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100375)

作品数:3 被引量:92H指数:3
相关作者:韩宝瑜林芳葛建李明揆江丽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计量学院苏州市吴中区农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小绿叶蝉
  • 2篇假眼小绿叶蝉
  • 2篇茶园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活性
  • 1篇太湖
  • 1篇取食
  • 1篇取食行为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组成
  • 1篇绿色防控
  • 1篇没食子
  • 1篇没食子儿茶素...
  • 1篇没食子酸
  • 1篇节肢动物
  • 1篇抗虫
  • 1篇抗虫性
  • 1篇活性
  • 1篇间作
  • 1篇间作茶园

机构

  • 4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苏州市吴中区...

作者

  • 3篇韩宝瑜
  • 1篇季小明
  • 1篇王梦馨
  • 1篇刘丽芳
  • 1篇江丽容
  • 1篇崔林
  • 1篇李明揆
  • 1篇葛建
  • 1篇穆丹
  • 1篇林芳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4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62
2011年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EGCG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EGCG在抗氧化、保护神经系统、抗肿瘤及保护心脑血管方面的活性,综述其在免疫、内分泌和代谢酶抑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展望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期望为茶多酚类物质深入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思路。
葛建林芳李明揆韩宝瑜
关键词:生物活性
EPG技术分析不同品种茶树抗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差异被引量:13
2011年
假眼小绿叶蝉是我国最严重的茶树害虫,不同品种对其表现出抗性或感性,EPG是近年用于快速检测作物抗刺吸式害虫的新技术。以浙江、江苏主推的6个茶树良种为供试材料,用可视的DC-EPG技术记录了该叶蝉的刺探取食行为。结果表明:(1)叶蝉在6个品种茶树上的7种基本刺吸波形是相同的。(2)在锡茶5号、苏茶1号上的刺探次数多,在韧皮部内的被动取食波-E波的持续时间长;在龙井43上刺探次数少,在韧皮部内的被动取食波E波持续时间短;苏茶120、中茶108和安吉白茶则居中。(3)使用聚类分析、多重比较分析,评判6个品种茶树抗叶蝉取食能力由强至弱的顺序为龙井43>苏茶120>中茶108>安吉白茶>苏茶1号>锡茶5号,该顺序与田间观察的6个品种茶树上叶蝉虫口密度由小到大的顺序基本一致。认为EPG技术可用于评判不同品种茶树对叶蝉抗性的强弱。
刘丽芳徐德良穆丹韩宝瑜
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茶树品种抗虫性
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绿色防控理论及应用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原为杂草和灌木上的多食性昆虫,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大面积垦荒,改丛栽为条植,加大种植密度,增强水肥管理,实施现代栽培制度,便茶树芽叶幼嫩、肥壮、富于营养。该叶蝉转...
崔林韩宝瑜
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茶园绿色防控
文献传递
太湖洞庭山十种茶果间作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的异同性被引量:17
2011年
为揭示茶园间作果树对于节肢动物群落数量、空间格局的影响,2009年夏茶期间,于具有悠久茶-果间作历史、名茶洞庭碧螺春原产地的太湖东洞庭山选10种间作茶园,2010年春茶时节于西洞庭山选10种同类型间作茶园,调查果树的树丛之间、茶丛上层、茶丛中层、茶丛下层、地表和土壤层中各种节肢动物数量。发现:(1)两次调查结果具有较好的重现性;(2)每种供试茶园优势种害虫都是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和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其它主要害虫种类相同,东、西洞庭山优势种天敌相同;(3)10种茶园中茶丛上层、茶丛中层物种数多于其它层次;茶丛下层的个体数最大,主要是粉虱类和蚧类等小型同翅目昆虫;茶丛中层多样性指数稍高;(4)茶-桔、茶-板栗间作茶园物种较多;茶-腊梅间作茶园物种数、个体数较少。研究结果表明:茶园中合理地间作果树,可以增大生物多样性,即使在果树树丛之间、地表和土壤层中也拥有一定数量的节肢动物,间作明显地影响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
季小明王梦馨江丽容韩宝瑜
关键词: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生物多样性太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