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151040701000019)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翁伟镇曹会娟林炳亮陈俊峰高志良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不同时相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患者的疗效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患者合适时机。【方法】91例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患者分为两大组,干细胞治疗组45例,其中进展期12例,平台期33例;对照组46例,进展期13例,平台期33例。首要研究终点是比较12周不同组不同期患者生存状况;次要研究终点是观察干细胞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胆红素、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疾病进展期患者12周累积生存率(6/12,50%)与对照组进展期患者生存率(6/13,46.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02),疾病平台期患者12周累积生存率(28/33,84.8%)较对照组平台期患者生存率(18/33,52.2%)高(P=0.0037)。在干细胞治疗组中,疾病进展期患者12周累积生存率较疾病平台期患者12周累积生存率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9)。干细胞组平台期患者总胆红素(μmol/L)在2周、4周较基线变化分别为-97±124、-189±166,而进展期患者在2周、4周较基线变化分别为10±206、-10±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w=0.040;P4w=0.013)。平台期患者MELD评分在4、12周较基线变化分别为-3.8±4.5、-12.5±5.1,而进展期患者在4、12周较基线变化分别为3.8±8.1、-4.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w=0.000;P12w=0.005)。【结论】在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疾病平台期进行异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翁伟镇陈俊峰梅咏予李建国曹会娟谢冬英高志良林炳亮
-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
- 调节性B细胞在慢加急性肝衰竭小鼠中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调节性B细胞(Breg)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CCl4诱导造ACLF模型,分离脾脏、肝脏、外周血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19+IL-10+B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IL-10表达水平。结果 ACLF组小鼠的24 h存活率低于对照组(20%vs 100%,P<0.001),ACLF小鼠肝脏、脾脏、外周血CD19+IL-10+B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97±0.33)%vs(0.75±0.11)%,(4.13±0.67)%vs(0.79±0.11)%,(5.87±1.00)%vs(0.68±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CLF小鼠肝脏、脾脏、外周血IL-10的分泌水平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76±1.73)pg/ml vs(6.29±0.70)pg/ml,(21.21±1.62)pg/ml vs(8.23±1.52)pg/ml,(31.32±2.95)pg/ml vs(7.49±1.2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调节性B细胞可能在CCl4诱导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小鼠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 曾慧敏熊静张绍全曹会娟陈俊峰翁伟镇林炳亮
- 关键词:调节性B细胞慢加急性肝衰竭免疫调节IL-10
- 自然杀伤细胞在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细胞(NK)在急性肝衰竭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诱导急性肝衰竭,对照组则注射橄榄油。分离小鼠外周血、肝脏、脾脏的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NK细胞的比例及相关受体表达情况。结果急性肝衰竭小鼠肝脏NK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2±2.8)%vs(15.3±1.5)%,P=0.0004],外周血以及脾脏中NK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下降。急性肝衰竭小鼠肝脏活化性受体NKP46较抑制性受体NKG2A表达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7±1.5)%vs(4.9±2.3)%;t=3.95,P=0.016)]。结论肝脏局部NK细胞在药物诱导的急性肝衰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熊静翁伟镇陈俊峰曹会娟曾慧敏高志良林炳亮
-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自然杀伤细胞四氯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