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3012430)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2
相关作者:牛晓红李俊岩司芹芹金苗苗刘金霞更多>>
相关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一级亲属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血液
  • 1篇养阴
  • 1篇养阴活血
  • 1篇养阴活血方
  • 1篇医药治疗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抗药性
  • 1篇益气
  • 1篇震动感觉阈值
  • 1篇致病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变
  • 1篇肾病
  • 1篇糖耐量

机构

  • 4篇长治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牛晓红
  • 3篇李俊岩
  • 2篇刘金霞
  • 2篇司芹芹
  • 2篇金苗苗
  • 1篇宋祺
  • 1篇李建忠
  • 1篇王科峰
  • 1篇杨海卿
  • 1篇宋琪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血IL-6、超敏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2014年
目的探讨血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NGT)136例及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对照(NC)82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胰岛素、IL-6、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NGT组与NC组相比,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s-CRP、IL-6明显升高[分别是1.03—1.94vs0.42—0.95,P〈0.01;0.46—2.78mg/Lvs0.39—1.56mg/L,P〈0.01;(13.6±8.99)pg/mlvs(8.08±3.67)pg/ml,P〈0.01]。(2)T2DM患者一级亲属中血hs-CRP水平与HOMA—IR(r=0.326,P〈0.01)、IL-6(r=0.258,P〈0.05)均呈正相关;T2DM患者一级亲属中血IL-6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r=0.350,P〈0.01)。结论血清CRP和IL-6可能与T2DM患者一级亲属的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牛晓红李俊岩宋祺金苗苗刘金霞
关键词:近亲葡糖耐量试验血液血液胰岛素抗药性
山西省长治市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致病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1
2010年
2型糖尿病(T2DM)具有遗传倾向,因此调查患者的一级亲属,以便发现危险因素,对预防该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对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进行相关项目研究。
李建忠牛晓红李俊岩金苗苗刘金霞
关键词:一级亲属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VPT)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辛酸钴胺组和甲钴胺组,每组50例,甲钴胺组给予0.5 mg甲钴胺静脉推注治疗,辛酸钴胺组在此基础上给予0.6 gα-硫辛酸+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所有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清T-AOC、MDA、SOD水平和治疗前、治疗后7、15、30 d的VP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辛酸钴胺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甲钴胺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辛酸钴胺组治疗后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甲钴胺组,血清TAOC、SOD水平明显高于甲钴胺组(P<0.05);辛酸钴胺组治疗后7、15、30 d VPT水平明显低于甲钴胺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可有效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和VPT水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司芹芹牛晓红李俊岩宋琪
关键词:Α-硫辛酸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震动感觉阈值
温阳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温阳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6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温阳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并测定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肢体麻痛、面肢水肿、神疲乏力、咽干口渴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24 h蛋白尿、S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温阳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的效果加好,能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进展。
司芹芹牛晓红杨海卿王科峰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