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青海省科技攻关计划(2004-N-139)
青海省科技攻关计划(2004-N-139)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登峰更多>>
- 相关机构:青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坎布拉林场横坑切梢小蠹发生为害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为摸清横坑切梢小蠹在坎布拉林场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在林区实地定株定期系统调查,采集虫梢网袋单头饲养观察,进行了室内虫梢剖查测量与描述。该虫在青海省一年发生一代,越冬代成虫于4月中旬出蛰蛀食为害松梢,5月上旬开始转杆为害并繁殖下一代,7月下旬新一代成虫羽化扬飞进入转梢为害阶段,至11月下旬转入主杆基部越冬。转杆为害阶段成虫大多数从主杆北面蛀入,为害高度以地面上50~150 cm为主。母坑道复横坑型,平均长度7.93 cm,一头雌成虫有效繁殖数量平均36.1头。母坑道密度平均0.111条/10 cm2,新一代虫口密度平均1.35头/10 cm2。第一代成虫从羽化孔陆续出孔扬飞进入转梢为害阶段,一头成虫一般只为害一个松梢,在松梢上的蛀食道长度为6~30 mm。
- 张登峰
- 关键词:横坑切梢小蠹为害特性
- 青海省坎布拉林场纵坑切梢小蠹发生危害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为摸清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在坎布拉林场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在林地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受害虫梢调查,在室内进行了虫梢测量与描述。结果表明该虫在青海省1 a发生1代,越冬代成虫于4月中旬出蛰蛀食危害松梢,5月中下旬开始蛀干危害并繁殖下一代。母坑道单纵坑型,平均长度5.1 cm,母坑道密度平均0.05条/10 cm2,新一代虫口密度平均1.35头/10 cm2。8月下旬新一代成虫集中羽化扬飞,造成突发性危害,至11月中下旬转入主干基部越冬。
- 张登峰
-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