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1B050400007)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林松盛代明江胡芳侯惠君韦春贝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类金刚石
  • 3篇磁控
  • 3篇磁控溅射
  • 2篇离子
  • 2篇离子源
  • 2篇摩擦学
  • 2篇金刚石薄膜
  • 2篇类金刚石薄膜
  • 2篇溅射
  • 1篇多层膜
  • 1篇性能表征
  • 1篇碳化钨
  • 1篇微观结构
  • 1篇磨损率
  • 1篇摩擦学性能
  • 1篇环境湿度
  • 1篇功率
  • 1篇功率密度
  • 1篇合金
  • 1篇合金表面

机构

  • 4篇广州有色金属...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4篇代明江
  • 4篇林松盛
  • 3篇胡芳
  • 2篇韦春贝
  • 2篇侯惠君
  • 1篇罗顺
  • 1篇赵齐
  • 1篇周克崧
  • 1篇谭笛
  • 1篇石倩
  • 1篇周宏明
  • 1篇张贺勇

传媒

  • 3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类金刚石/碳化钨多层膜的制备及其结构被引量:11
2013年
采用阳极型气体离子源结合非平衡磁控溅射的方法,在单晶硅及Ti6Al4V钛合金基体上制备掺钨类金刚石多层膜(DLC/WC),利用俄歇电子谱(AES)、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X射线衍射(XRD)等对膜层的过渡层、界面及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膜层厚2.7μm,硬度高达3 550HV,摩擦因数为0.139,与Ti6Al4V基体结合力为52 N;W主要以纳米晶WC的形式与非晶DLC形成WC/DLC多层膜,该多层膜仍呈现出类金刚石膜的主要特征。
林松盛周克崧代明江
关键词:类金刚石微观结构离子源非平衡磁控溅射
CoCrMo合金表面掺金属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学性能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结合阳极型气体离子源技术在CoCrMo合金表面制备掺钨类金刚石薄膜(WDLC)和掺钛类金刚石薄膜(Ti-DLC)。利用努氏显微硬度计、结合力划痕仪、摩擦磨损试验机、表面形貌仪和洛氏硬度计表征膜层的力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分析磨损形貌,探讨薄膜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2种薄膜均具有典型的DLC薄膜特征,W-DLC薄膜的硬度、结合力和摩擦磨损性能均优于Ti-DLC薄膜,更适合于CoCrMo合金的表面强化处理;CoCrMo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而Ti-DLC/CoCrMo和W-DLC/CoCrMo的磨损机制以滑动磨损为主伴随极少量的磨粒磨损;经DLC薄膜处理,摩擦因数从CoCrMo合金的0.578降低到0.2以下,磨损率也降低了2个数量级,大幅度地提高了CoCrMo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
谭笛代明江林松盛胡芳周宏明赵齐
含氢掺硅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磁控溅射和离子源复合沉积技术,在Si片、模具钢和硬质合金上制备了均匀致密的含氢掺硅类金刚石薄膜。先用正交法优化含氢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工艺,然后通过控制中频碳化硅靶的功率密度向含氢类金刚石膜层中成功掺入Si元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衍射仪(XRD)、硬度计、划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手段测试和研究了膜层的形貌、成分、sp3和sp2含量及其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含氢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工艺为:30mL/min甲烷流量,100V偏压,0.8A离子源电流;所制备的含氢掺硅类金刚石薄膜是非晶结构,膜厚2.20μm,膜/基结合力为30N,膜层硬度达到2039HV。含氢掺硅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因数受环境湿度变化很小,可应用于精密传动部件提高其使用精度。
胡芳代明江林松盛罗顺侯惠君石倩韦春贝
关键词:磁控溅射离子源类金刚石薄膜非晶环境湿度
SiC靶功率密度对无氢掺硅类金刚石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石墨靶、中频磁控溅射碳化硅靶以及离子源辅助的复合沉积技术,制备出膜层质量优异、摩擦因数和磨损率较低的具有不同Si含量的无氢掺硅类金刚石薄膜。使用XPS、拉曼光谱仪、台阶仪、纳米硬度计、SEM、EDS以及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仪测试并表征薄膜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研究表明,该技术能够成功制备出无氢掺硅类金刚石薄膜;随着SiC靶功率密度的增加,薄膜中Si的含量和sp3键的含量逐渐增加,其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摩擦因数由0.277降低至0.066,但其磨损率从6.29×10-11 mm3/Nm增加至1.45×10-9 mm3/Nm;当SiC靶功率密度为1.37W/cm2时,薄膜的纳米硬度与弹性模量分别达到最大值16.82GPa和250.2GPa。
张贺勇代明江胡芳韦春贝林松盛侯惠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