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3B00)
- 作品数:33 被引量:308H指数:11
- 相关作者:郝永清吕世杰卫智军刘文亭孙世贤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青藏高原腹地青藏苔草草原不同退化程度的植物群落特征被引量:24
- 2014年
- 为揭示高寒草地退化演替过程,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腹地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草原不同退化程度的植物群落特征.结果显示:青藏苔草草原退化过程中优势种从未退化时的青藏苔草演变为轻度和中度退化程度时的青藏苔草和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并存,重度退化程度时则无明显优势种;主要伴生种表现为湿生植物逐渐消失,中生和旱生毒杂草逐渐增加;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先增加后降低,中度退化程度最大,此时优质豆科(Leguminose)植物入侵,物种更替速率最大,β多样性指数最高.盖度、高度、地上总生物量均明显降低,而禾本科(Gramineae)生物量和豆科生物量均先增加后减少,中度退化程度时最大.相关分析表明,青藏苔草草原群落高度、盖度和均匀度指数与初级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6(P<0.01)、0.961(P<0.01)和0.743(P<0.05).说明植物群落组分是青藏苔草草原不同退化程度植物群落结构和生产力变化的核心,在揭示青藏苔草草原逆向演替机制的过程中应注重阐明植物群落组分更替规律.
- 肖玉陈米贵周杰郭正刚
-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地上生物量
- 放牧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9
- 2017年
- 放牧干扰对草原植物多样性影响机制是放牧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长期放牧控制实验为平台,系统研究了放牧调控下植物多样性随组织尺度转换的影响,为荒漠草原植物多样性尺度推绎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1)现存草地物种数未放牧最高,适度放牧次之,重度放牧最低,差异体现在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草本2个功能群上,且各功能群的权重基本不受放牧强度影响;2)群落尺度,放牧强度没有显著影响丰富度指数,未放牧小区的植物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大于适度放牧小区,显著大于重度放牧小区(P<0.05);功能群尺度,多年生禾草与一年生草本的多样性指数对放牧无显著响应,多年生杂类草的多样性指数未放牧小区最高,适度放牧小区次之。3)Godron群落稳定性指数显示,适度放牧的小区稳定性高于未放牧小区和重度放牧小区。研究表明,放牧强度的上升使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组织尺度植物多样性降低,但群落稳定性结果显示适度放牧的草地表现出了更高的稳定性,植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权衡将是合理制定区域科学放牧强度的重要途径。
- 刘文亭卫智军吕世杰王天乐张爽
-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放牧强度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稳定性
- 内蒙古荒漠草原短花针茅叶片功能性状对不同草地经营方式的响应被引量:16
- 2016年
-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不同草地经营方式的适应是一种有效地生态对策。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是亚洲中部暖温性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种,通过调查生长良好的不同龄级短花针茅叶性状,试图揭示荒漠草地利用模式与植物生态响应机制。该研究测量自然叶高(LNH,leaf natural height)、叶长(LL,leaf length)、叶鲜质量(LFW,leaf fresh weight)、叶干质量(LDW,leaf dry weight)、自然叶宽(LW,leaf width)、叶缘距(LED,leaf edge distance)、叶直立度(leaf erection index,LEI)、叶卷曲度(leaf rolling index,LRI)和叶干物质含量(leaf dry matter content,LDMC)等叶性状指标。结果表明,(1)短花针茅的LNH、LL、LFW、LDW、LW、LED等叶性状在灌溉草地几乎都显著大于放牧草地和围封草地。(2)LEI、LFW为生境干扰响应的敏感性状;LW、LDMC为生境干扰响应的惰性性状。(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可知,放牧对短花针茅叶性状影响最大。研究认为,短花针茅叶片功能性状对不同草地经营方式的的适应对策,是通过对不同性状的权衡,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来完成的。
- 刘文亭卫智军吕世杰白玉婷肖嘉圃代景忠孙世贤
- 关键词:短花针茅
- 四种分子伴侣促进牛支原体膜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为研究分子伴侣是否可以促进牛支原体膜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及表达的蛋白是否具有活性,应用原核表达和Western blot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牛支原体一个膜蛋白M1的截短片段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改变诱导时间、温度以及诱导剂浓度均未改变其表达形式;2)将4种分子伴侣pGKJE8、pGro7、pG-Tf2和pTf16分别与含有目的蛋白的重组质粒在表达工程菌(BL21)中共表达,当加入终浓度为1.0mmol/L IPTG以及0.5mg/mL L-阿拉伯糖或5.0ng/mL四环素的诱导剂,37℃诱导5h,发现分子伴侣pGTf2和pG-KJE8能显著提高M1截短片段的可溶性表达,其他2种分子伴侣未改变M1的表达形式;3)可溶性表达的M1截短片段与牛支原体阳性血清可以发生特异性反应。因此,研究发现2种分子伴侣可以使牛支原体膜蛋白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以可溶性形式表达,但未改变其生物活性,该研究结果可为建立牛支原体有效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 王艳芳王艳芳张新竹李松建李松建黄海碧黄海碧
- 关键词:分子伴侣牛支原体膜蛋白可溶性表达原核表达系统
- 青藏高原腹地退化青藏苔草草原植物生态位的特征被引量:15
- 2015年
- 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腹地退化青藏苔草草原植物生态位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青藏苔草草原的退化,青藏苔草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逐渐降低,莎草科的高山嵩草、禾本科的紫羊茅和波伐早熟禾、豆科的黄花棘豆和多枝黄耆的生态位宽度先升高后降低,轻度和中度退化阶段时最大,杂类草西伯利亚蓼自出现后随退化程度增强,其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逐渐增加。不同退化阶段,植物间生态位重叠度最大的物种对存在分异,在未退化、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阶段,青藏苔草分别与矮火绒草、紫羊茅、珠芽蓼和高山嵩草的生态位重叠度最高;中度退化时,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度最低的是兰石草和线叶龙胆,但其余各阶段多枝黄耆是生态位重叠度最低的物种之一。
- 肖玉贾婷婷赵旭雒明伟郭正刚
-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
- 牛尾静脉采血技术被引量:4
- 2014年
- 本文从牛尾静脉采血部位、牛尾静脉采血过程、牛尾静脉采血的优点及牛尾静脉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提供临床实际操作的照片作为参考,以期为临床实践、科研的业医者提供帮助。
- 周绪正张继瑜李冰魏小娟牛建荣李金善李剑勇杨亚军刘希望
- 关键词:静脉采血
- 金黄色葡萄球菌CP8-FnBPB-ClfA偶联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的免疫效果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为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CP8-Fn BPB-Clf A偶联物对S.aureus性奶牛乳房炎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将脂质体、氢氧化铝(ALUM)或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LTB)作为佐剂与纯化的CP8-Fn BPB-Clf A混合分别免疫泌乳期奶牛,通过检测乳汁中体细胞数(SCC)、监测血清中Ig G、Ig A及乳汁中Ig G水平,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通过ALUM佐剂乳化后的CP8-Fn BPB-Clf A免疫泌乳期奶牛,其血清及乳汁中抗体水平最高,持续时间最长,并且乳汁中SCC下降幅度最大。本研究结果表明,CP8-Fn BPB-Clf A经ALUM乳化后免疫奶牛,能够有效降低奶牛乳汁中的SCC,激发奶牛免疫反应。
- 杨岚郝永清何焱潘海婷许金朋于自民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体细胞数
- 藏汉双语应急救灾专题数据库系统建设及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PHP技术、XML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基于B/S/D 3层架构设计完成的藏汉双语应急救灾专题数据库系统,涉及了从采集、加工、发布、检索到管理的专题数据库建设全过程,满足用户快速建立藏汉双语应急救灾数据库的需求,突破在藏区应急救灾过程中藏语与汉语信息沟通的障碍,为应急救灾争取时间,降低灾害损失;加强对数据库的质量控制,为应急救灾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详细介绍系统研发所采用的PHP和XML等关键技术、系统的整体架构、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数据质量的控制方法,并给出关键代码,最后介绍该系统的应用情况。
- 曹方杨生举苏海龙蒙杰
- 关键词:应急救灾专题数据库
- 黑水藏猪肌肉营养成分及肌纤维的分析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随机选取5头黑水藏猪,体重(64.2±4.49)kg,测定背最长肌中氨基酸、脂肪酸、肌苷酸含量及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结果显示,背最长肌中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肌内肌苷酸含量分别为170.0、64.5、74.1和2.45 mg/g,同时,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中,肌内脂肪酸以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和亚油酸(C18:2)为主,含量分别为23.02%、10.76%、46.35%和13.39%;肌纤维面积和密度分别为1361.10μm2及427.86根/mm2。此研究明确了黑水藏猪肉质营养成分及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同时,为进一步研究黑水藏猪肉质等相关特性以及保护和开发藏区当地稀有遗传资源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 王蜀金韩帅娟郭春华彭忠利西格基王永付国英
- 关键词:氨基酸脂肪酸肌苷酸肌纤维
- 牛支原体EF-Tu基因的克隆表达、亚细胞定位及间接ELISA方法建立被引量:9
- 2019年
- 旨在获得牛支原体延伸因子EF-Tu蛋白,分析其在牛支原体菌体内的分布情况,建立EF-Tu间接ELISA法,为进一步研究牛支原体EF-Tu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建立牛支原体有效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和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参照Uniprot数据库中M.bovis PG45株EF-Tu基因序列,应用Overlap PCR扩增获得EF-Tu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MD19-T载体,测序正确后,构建pET32a-EF-Tu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表达菌,IPTG诱导表达,纯化后的表达产物免疫新西兰兔(New Zealand rabbit)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ELISA测定高免血清抗体效价,用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法初步定位EF-Tu在菌体内的分布,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间接ELISA检测法。结果表明:重组蛋白EF-Tu约为66ku,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采用间接ELISA测定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6400;Western blot和ELISA表明该蛋白在牛支原体细胞质和细胞膜中均有表达,且含量相当。利用EF-Tu建立的ELISA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通过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得到牛支原体延伸因子的重组蛋白,该蛋白分布于菌体细胞质和膜表面,且含量基本相当。本研究所建立的EF-Tu ELISA法适合大规模的血清学诊断检测。
- 王艳芳王艳芳郭婷张新竹吴倩陈昕迪郝永清
- 关键词:牛支原体多克隆抗体亚细胞定位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