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908专项(908-01-ZH3)

作品数:16 被引量:109H指数:7
相关作者:梁玉波刘仁沿许道艳樊景凤杨清良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大连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908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麻痹性贝毒
  • 2篇植物
  • 2篇扇贝
  • 2篇细胞
  • 2篇虾夷扇贝
  • 2篇免疫
  • 2篇浮游植物
  • 2篇爱德华氏菌
  • 2篇EDWARD...
  • 2篇迟缓爱德华氏...
  • 2篇大菱鲆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单孢子
  • 1篇单孢子虫
  • 1篇毒性
  • 1篇对虾
  • 1篇血细胞
  • 1篇压舱水
  • 1篇亚历山大藻

机构

  • 9篇国家海洋环境...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大连水产学院
  • 2篇大连海事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省水产研...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上海海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9篇梁玉波
  • 5篇刘仁沿
  • 3篇杨清良
  • 3篇樊景凤
  • 3篇许道艳
  • 2篇茅云翔
  • 2篇梁君荣
  • 2篇高亚辉
  • 2篇李炳乾
  • 2篇李杰
  • 2篇莫照兰
  • 2篇陈长平
  • 2篇林更铭
  • 2篇王中卫
  • 2篇吕昕
  • 1篇孔晓瑜
  • 1篇苏展
  • 1篇刘永健
  • 1篇史成银
  • 1篇杨佳银

传媒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水产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台湾海峡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虾的免疫机制及其疾病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7年
李光樊景凤林凤翱梁玉波
关键词:对虾血细胞免疫因子免疫预防
基于磷酸盐浓度和起始细胞密度的沃氏藻与塔玛亚历山大藻种间竞争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以分离自厦门港船舶压舱水箱及沉积底泥中的一种潜在入侵藻类—沃氏藻(Woloszynskiasp.)MMDL3013和一种常见有害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Lebour)Balech)MMDL3041为研究对象,采用半连续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磷酸盐浓度和藻类不同起始细胞密度两因子对这两种藻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酸盐限制条件下,沃氏藻为竞争的优势种,沃氏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表现为资源利用性竞争;而在磷酸盐丰富的环境中种间竞争具有藻类细胞密度依赖性,起始细胞密度的不同可以影响竞争的结果.
杨阳李炳乾陈长平梁君荣杨清良高亚辉
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种间竞争磷酸盐细胞密度
从迟缓爱德华氏菌fosmid文库克隆编码寡肽透过酶的opp基因簇被引量:1
2008年
从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clsiellatarda)LSE40 fosmid文库克隆到编码寡肽透过酶的opp基因簇。该基因簇全长6741bp,含有5个ORF,依次编码OppA—B-C-D-F5个蛋白;位于oppA翻译起始住点上游385bp处有一个推测的转录起始位点,在该转录起点的-35和-10区分别有TAGACA和TATATT两个特征性启动子序列;位于oppA和oppB的间隔区和oppF之后的非编码区各有一个茎环结构,推测分别为oppA和opp基因簇的转录终止子。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簇编码的各个蛋白与同属细菌鲶鱼爱德华氏菌(E.ictaluri)对应的各个蛋白高度相似,相似性在96%~98%;与其他革兰氏阴性菌相似性在56%~89%;与革兰氏阳性菌的相似性在27%~53%。以细菌OppA的保守结构域SBP_bac_5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E.tardaLSE40与同属细菌E.ictaluri的亲缘关系最近,与肠杆菌科细菌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亲缘关系较远,表明oppA的SBP_bac_5结构域可作为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opp基因簇的获取为深入了解E.tarda适应环境和宿主的生存机制奠定了基础。
杨佳银莫照兰茅云翔李杰叶旭红王波
关键词:FOSMID文库
两株养殖大菱鲆体表出血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3
2008年
从秦皇岛和胶南患出血病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肾脏中分别分离得到优势菌株MHK。和JN,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这两株菌对大菱鲆有较强的致病性,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6.30×10^3cfu/尾和2.51×10^4cfu/尾。对病原菌16SrDNA序列对比分析及进化树分析表明,MHK2和JN与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高度一致。API ID32E快速鉴定结果表明,MHK2和JN生理生化特征与非致病性迟缓爱德华氏菌标准菌株LSE6一致,属于迟缓爱德华氏菌。经APIZYM酶活检测,MHK2和JN的碱性磷酸盐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LSE6这两项酶活特征有望作为区别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迟缓爱德华氏菌的一个标准。
李杰莫照兰茅云翔肖鹏
关键词:出血病
扇贝毒素pectenotoxins(PTXs)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扇贝毒素(pectenotoxins,PTXs)是一类聚醚大环内酯结构的脂溶性海洋生物毒素,是由海洋甲藻中的鳍藻属Dinophysisspp.的几个种产生的,1984年首次从日本的养殖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中发现鉴定,具有很高的小鼠腹腔注射致死毒性。近年发现的地理区域不断扩大,我国尚属空白。就这一毒素的结构、来源生物、毒性、携带生物、地理分布、降解代谢及风险评估等研究现状作一系统综述,并分析展望了今后我国藻毒素研究的重点方向。
刘仁沿梁玉波
关键词:毒性
麻痹性贝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麻痹性贝毒(PSP)的单克隆抗体,以便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毒素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甲醛法将半抗原石房蛤毒素(STX)与血蓝蛋白(KLH)偶联制备成完全抗原STX-KLH,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和克隆,HAT选择培养杂交瘤细胞,利用ELISA方法筛选出分泌抗STX-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通过小鼠体内诱生腹水的方法获得单克隆抗体。结果:共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麻痹性贝毒抗体的阳性细胞株,建立了分析检测麻痹性贝毒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方法。对PSP中STX组分的检出限为20 ng/ml,IC50为220 ng/ml;对GTX2/3的检出限为10 ng/ml,IC50为50 ng/ml。结论:所制备抗体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性,可用于研制高质量的国产快速检测麻痹性贝毒ELISA试剂盒。
许道艳刘磊刘仁沿梁玉波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近岸海洋环境中人类致病性病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海洋环境中存在着多种人类致病性病毒。本文综述了海洋环境中人类致病性病毒给公众健康、休闲娱乐带来的风险,病毒的发生及其在海水中的命运以及检测手段的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樊景凤陈吉平
福建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丰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2006~2008年间对进入福建沿海4个主要港口的12艘国际航船所携带的压舱水进行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的调查.此调查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个门86属239种(含变种和变型),77μm孔径网滤样和20μm孔径网滤样的平均藻类丰度分别为1.2×10^2cells/dm^3(变动在0~9.1×10^2cells/dm^3间)和3.4×10^3cells/dm^3(变动在0~3.0×10^4cells/dm^3间).同时对其中6艘船舶的压舱水样品用f/2培养基培养,共有13种硅藻和1种甲藻被成功培养.文中还分析了压舱水中浮游植物丰度与盐度、水龄的关系,并结合历史资料讨论了压舱水里各类浮游植物的分布.
李炳乾陈长平杨清良蔡良候高亚辉梁君荣苏展邢小丽许翠娅郑惠东林更铭项鹏方民杰
关键词:压舱水生物入侵浮游植物盐度
赤潮毒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8年
近年来,赤潮是全球最严重的海洋生态灾害之一,在我国也尤为突出。本文就赤潮毒素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神经性贝毒,以及西加鱼毒的分布特征、产毒藻类、化学组分与结构、毒素转化、致毒机理、食用标准、检测方法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论述,为我国的赤潮监测和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刘永健刘娜刘仁沿梁玉波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
广东东部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为了弄清广东东部沿海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主要成分及其藻类来源,运用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技术,对2005-2006年间在粤东近岸重点养殖区采集的主要经济贝类进行了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染毒的贝类样品中共检出PSP的12种成分,各成分的检出率时空分布特征有所不同,其中N-磺酸氨甲酰基类毒素C1和氨基甲酸酯类毒素GTX1的检出率最高,均达78%以上;其次为GTX4,达71%。在毒素含量方面,C1普遍较低,春季含量较其他季节高,而在春秋两季贝类中,GTX1和GTX4含量普遍较高。总体上,麻痹性贝毒在粤东海域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和贝类种间差异。地域上以柘林湾污染较为严重,毒素成分最多,且含量较高;季节上春季为染毒高峰期,秋季次之;主要染毒贝类为牡蛎(Crassostrea spp.)、结蚶(Tegillarca nodifera)、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和蚶(Scapharca spp.),柘林湾2005年9月14日的结蚶毒性最高,其毒性当量值达到370μgSTX/100g。与其他贝类相比,蚶类对高毒力的GTX毒素有更强的积累能力。
江天久包财雷芳吴锋江涛
关键词:麻痹性贝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