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352) 作品数:4 被引量:19 H指数:2 相关作者: 崔丽英 王含 王悦 管宇宙 吴双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三重刺激技术定量评价多系统萎缩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二例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研究背景既往研究显示,初级运动皮质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皮质脊髓束损害。本研究采用三重刺激技术定量评价2例以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萎缩(MSA-P)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前后皮质脊髓束功能变化,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皮质脊髓束损害的改善作用。方法 2例MSA-P型患者(1例为62岁男性,1例为44岁女性),病程1年,均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采用小指展肌三重刺激技术波幅比和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价量表第二部分(UMSARSⅡ)评价治疗前后皮质脊髓束功能和运动功能。结果 2例MSA-P型患者治疗前小指展肌三重刺激技术波幅比为28.30%和69.10%,UMSARSⅡ评分22和20分;治疗后即刻小指展肌三重刺激技术波幅比为58.40%和71.70%,UMSARSⅡ评分16和12分,其中例1随访至重复经颅磁刺激后2个月,治疗后1和2个月小指展肌三重刺激技术波幅比分别为90.70%和50.70%,UMSARSⅡ评分17和23分。结论采用三重刺激技术可以定量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对MSA-P型患者皮质脊髓束损害的改善作用。 王含 王悦 崔丽英关键词:诱发电位 多系统萎缩 经颅磁刺激 不典型帕金森患者皮质脊髓束损害的电生理特点——三重刺激技术研究初探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分析三重刺激技术(TST)对评价不典型帕金森患者皮质脊髓束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组为2009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6例不典型帕金森患者(多系统萎缩5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例),对照组为12例年龄匹配的正常人或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受试者进行右上肢小指展肌TST和传统运动诱发电位(MEP)测定,分析TST波幅比(TST测试/TST对照)、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静息运动阈值(RMT)、MEP潜伏期特点。对上述电生理指标进行与病程和年龄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典型帕金森患者的TST波幅比明显降低[(40.7%±18.6%) vs (96.8%±3.0%),P=0.001],RMT明显升高[(63.3±5.2) vs (48.6±8.4),P=0.001],MEP潜伏期和CMCT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T和传统MEP相关参数与病程或年龄之间均未见显著性相关,但是TST波幅比与病程呈现负相关趋势。结论 TST较传统MEP能更好地评价不典型帕金森患者的皮质脊髓束损害。 王含 王悦 崔丽英关键词:皮质脊髓束 帕金森病、P型多系统萎缩及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及相关自主神经损害特点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多系统萎缩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的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及相关自主神经损害特点,进一步探讨EAS-EMG在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9年12月我院神经科肌电图室进行EAS—EMG检查的562例患者,对其中60例PD患者(男41例、女19例),68例以帕金森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萎缩(MSA.P)患者(男35例、女33例),13例PSP患者(男10例、女3例)的相关自主神经损害情况及肌电图进行比较。EAS—EMG选取平均时限、多相波比例和卫星电位出现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各参数的组间差异,其中平均时限按照延长的程度分为轻度(10.0~11.9ms)、中度(12.0~13.9ms)、重度(≥14.0ms)。结果在相关自主神经症状中,阳痿、便秘、尿失禁、尿急、尿频在MSA—P组中的出现率[95.8%(23/24)、94.6%(53/56)、87.7%(50/57)、85.7%(42/49)、76.5%(39/51)]明显高于PD组[61.5%(16/26)、62.3%(33/53)、30.6%(15/49)、46.2%(24/52)、45.7%(21/46)]及PSP组[75.0%(3/4)、62.5%(5/8)、50.0%(4/8)、42.9%(3/7)、42.9%(3/7)]。PD、MSA—P和PSP的EAS—EMG异常出现率分别为60%(36/60)、94.1%(64/68)和84.6%(11/13)。PD、MSA—P和PSP组问平均时限(I/IS,12.0±1.6、15.4±3.0、13.8±1.8)、多相波(46.2%±19.2%、63.9%±15.8%、51.5%±12.1%)和卫星电位出现率(9.5%±8.3%、26.5%±15.9%、19.2%±12.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724、F=17.412、)(2=45.335,均P〈0.01)。平均时限延长程度PD组:轻度36.7%、中度36.7%、重度11.7%,正常15.O%;MSA—P组:轻度10.3%、中度23.5%、重度66.2%;PSP组:轻度7.7%、中度61.5%� 王含 崔丽英 杜华 李本红 吴双 管宇宙关键词:帕金森病 多系统萎缩 核上性麻痹 进行性 肌管 血管生成素基因与肌萎缩侧索硬化 被引量:2 2012年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同时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数患者病情进展较快,于3~5年内死于呼吸衰竭。ALS可分为散发性ALS(sporadic ALS,SALS,约占90%)和家族性ALS(familialALS,FALS,约占10%)。尽管ALS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生成因子可能参与其中。 邹漳钰 刘明生 李晓光 崔丽英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 血管生成素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下运动神经元 血管生成因子 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