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13ZS030)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郑雄飞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社会建设
  • 1篇中国社会
  • 1篇土地换保障
  • 1篇权益
  • 1篇权益冲突

机构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郑雄飞

传媒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公共政策...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域际关系”视角下“土地换保障”权益冲突的原因探析被引量:2
2013年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换保障"作为一种权益协调机制得以产生,却陷入了权益冲突的困境。在揭示"土地换保障"内在利益争议和权益失衡之后,作者借助"域"的方法对"土地换保障"的置换平台和交换要素进行了域界划分,研究发现:"土地换保障"相关权益冲突的实质在于"域际关系混乱",是由于各利益相关者利用自身优势混淆"域"际界限甚至"越域"行动所造成的。
郑雄飞
关键词:土地换保障权益冲突
中国“社会建设”理论的当代转向被引量:5
2014年
无论是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进程",还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创新",社会建设伴随历代社会发展一直存在着。经历世纪轮回,社会建设的内涵已突破"将社会建设等同于各种社会事业建设"窠臼,逐渐深入到资源配置和改善民生;外延不再泛化为"谋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建设的总名",而逐步锁定于利益协调和格局优化;领域逐渐回归"社会性",不再从属于政治或经济领域;主体不再是"补政府设备之不足",突出了"社会"的主体地位;目标不仅是解决社会问题或笼统的"富泰康乐之社会",而聚焦于民生改善和利益关系协调;手段不再泛化为民主政治、文化、心理和教育等,则集中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社会发展路径优化。这些历史转向具有内在的动力机制、层次结构和相互关系,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在研究取向和关键点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郑雄飞
关键词: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建设思想和理论的当代转向
2013年
社会建设实践,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进程,伴随历代社会发展一直存在着;社会建设理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创新',承接了其本体固有的历史延续性而不断向前发展。文章立足历史的纵向性和时代的横向性,通过纵览典籍和梳理文献发现:社会建设思想已由古代的'朝野二分'、'君为臣纲'和'大同社会'转变到现代的'参政议政'、'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已突破'将社会建设等同于各种社会事业建设'的窠臼,逐渐深入到资源配置和改善民生;外延不再泛化为'谋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建设的总名',而逐步锁定于利益协调和格局优化;领域逐渐回归'社会性',不再从属于政治或经济领域;主体不再是'补政府设备之不足',突出了'社会'的主体地位;目标不再仅仅是解决社会问题或笼统的'富泰康乐之社会',而是聚焦于民生改善和利益关系协调;手段不再泛化为民主政治、文化、心理和教育等,而是集中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社会发展路径优化。思想与理论的历史转向具有内在的动力机制、层次结构上的关系,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在研究取向和关键点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郑雄飞
关键词:社会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