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03630600092)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2
相关作者:徐海量李吉玫赵新风牛俊勇张青青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塔里木河下游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埋深
  • 1篇植物
  • 1篇生态输水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塔里木河
  • 1篇土壤种子库
  • 1篇种子库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埋深
  • 1篇荒漠
  • 1篇荒漠河岸林
  • 1篇河岸林
  • 1篇繁殖体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新疆塔里木河...
  • 1篇塔里木河流域...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篇徐海量
  • 2篇赵新风
  • 2篇李吉玫
  • 1篇张占江
  • 1篇杨红梅
  • 1篇尹林克
  • 1篇王增如
  • 1篇张青青
  • 1篇牛俊勇
  • 1篇叶茂
  • 1篇王卫江
  • 1篇周彩霞

传媒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当地经济影响实证研究
2008年
文章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入户访问和统计资料相结合方法,塔里木河对下游输水后农牧民经济收入和当地经济变化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被调查者赞同生态输水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利益,至少76%的农户家庭收入在输水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农牧民家庭收入增加更显著。随着输水后放牧数量增加193%,平均家庭收入相应增加了近2倍,人均收入提高了181%;96%的居民认为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输水有关。输水后两团场农林牧渔业生产年平均产值提高了141%,实际播种面积也增加18%。问卷调查的民意结果充分说明生态输水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给当地农牧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突现出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社会经济效益。
叶茂徐海量吾买尔江.吾布力王卫江周彩霞
关键词: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问卷调查
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不同退化区胡杨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对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退化程度不同的4个典型断面胡杨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胡杨种群密度从英苏断面的8.01株/(25 m×25 m)下降至依干不及麻断面的0.62株/(25 m×25 m),同时伴生种数量和种类不断减少。②胡杨种群整体分布不均匀,幼苗和小树缺乏,中龄和老龄植株所占比例较高。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幼苗和小树所占比例不断降低,而中龄和老龄植株所占比例明显增加。③胡杨种群整体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聚集度Moristia指数Iδ从英苏断面的1.67增至依干不及麻断面的4.99,并且幼苗和小树发育阶段的胡杨种群分布格局因植株数量的不断减少,逐渐由聚集分布过渡为随机分布,而中龄和老龄发育阶段的胡杨种群均为聚集分布。④影响胡杨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变化的主要因子是地下水埋深,浅层土壤含水率对其影响不大。
李吉玫徐海量张青青杨红梅牛俊勇赵新风库尔班.克依木
关键词:荒漠河岸林地下水埋深塔里木河下游
塔里木河下游常见植物繁殖体形态特征比较被引量:4
2010年
4-以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21种常见植物繁殖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繁殖体之间重量差别很大。单粒重最小的是多花柽柳(0.019 8 mg),最大的是沙枣(131.387 2 mg);(2)繁殖体三维(长、宽、高)的方差最小的是胀果甘草(0.022),方差最大的是蒲公英0.145。菊科、禾本科、茄科和荚竹桃科植物繁殖体均偏离圆球形较大(方差>0.05);(3)柽柳科、杨柳科、菊科和夹竹桃科均具有附属物,这些形态特征有利于物种的扩散和定居;(4)有7种植物的繁殖体重量小于1 mg,且比较接近圆球形(方差小于0.09),有利于形成持久土壤种子库。
李媛徐海量尹林克李吉玫张占江王增如赵新风
关键词:繁殖体土壤种子库塔里木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