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1425)

作品数:20 被引量:120H指数:8
相关作者:张宇昊马良黄丹丹韩霜于玮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渤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2篇胶原
  • 10篇蛋白
  • 9篇胶原蛋白
  • 8篇兔皮
  • 8篇明胶
  • 4篇超高压
  • 3篇皮胶原
  • 3篇猪皮
  • 3篇微观结构
  • 3篇酶解
  • 3篇ACE抑制
  • 2篇蛋白水解
  • 2篇预处理
  • 2篇添加量
  • 2篇猪皮胶原
  • 2篇酶法
  • 2篇分子
  • 2篇ACE抑制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水解物

机构

  • 20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渤海大学
  • 1篇河北金融学院
  • 1篇烟台南山学院

作者

  • 19篇张宇昊
  • 18篇马良
  • 9篇黄丹丹
  • 7篇于玮
  • 7篇韩霜
  • 6篇杨晖
  • 5篇刘轶
  • 5篇周梦柔
  • 3篇郭雪霞
  • 2篇张雨浩
  • 2篇张晓洁
  • 1篇贺稚非
  • 1篇蔡路昀
  • 1篇李洪军
  • 1篇陈丽清
  • 1篇郑红
  • 1篇赵格
  • 1篇王宏艳
  • 1篇孙艺
  • 1篇刘津宁

传媒

  • 5篇食品科学
  • 5篇现代食品科技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食品与机械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5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原明胶化程度快速评价体系构建分析与展望被引量:2
2015年
明胶得率和凝胶强度是传统胶原明胶化程度评价的主要指标,但其值测得必须要完成胶原蛋白明胶化和热力提胶两个过程。热力提胶后明胶得率和凝胶强度与明胶化过程中胶原蛋白微观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直接根据明胶化的胶原特征结构来评价其明胶化,可以大幅度节约研究时间和成本。本文根据传统酸碱法、酶法、超高压法诱导胶原明胶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合明胶化胶原特征结构及其评价的主要指标的关系,对基于特征分子结构的胶原明胶化评价方法的构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展望。
赵格康阳妃刘津宁张宇昊
关键词:明胶胶原蛋白微观结构
兔皮明胶功能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16年
为研究兔皮明胶的功能特性,对兔皮明胶的流体特性、全质构特性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兔皮明胶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较小,其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和弹性高于猪皮明胶,在耐咀嚼的糖果类食品、肉制品生产中具有应用优势。色差检测结果表明兔皮明胶对产品的外观颜色影响较小,在实际应用中可替代猪皮明胶。不同质量浓度和pH值条件下,兔皮明胶和猪皮明胶加工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兔皮明胶的黏度、起泡性总体均高于猪皮明胶;兔皮明胶的黏度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质量浓度为4 g/100 m L时达到最大,当pH值靠近等电点时,其黏度减小;兔皮明胶的起泡性随质量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在质量浓度为3 g/100 m L时达到最佳。兔皮明胶的乳化稳定性随质量浓度和pH值的增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质量浓度和pH值分别为3 g/100 m L和4.0时乳化稳定性达到最佳,且均高于猪皮明胶。
杨晖马良于玮韩霜黄丹丹张宇昊
关键词:兔皮明胶功能特性影响因素
豆豉纯种发酵过程中蛋白水解物与黑色素形成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由于豆豉传统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区系复杂,深入分析豆豉蛋白水解物与黑色素形成的关系存在一定难度,本试验以毛霉型豆豉自然发酵过程中四种主要毛霉(总状毛霉PR9.00140、雅致毛霉PR9.00018、腐乳毛霉PR9.00148和五通桥毛霉PR9.00151)为发酵菌种,通过分析豆豉纯种发酵过程中颜色变化和各种蛋白水解产物含量的变化趋势的关系,得出三种蛋白水解产物与颜色的相关性依次为多肽>游离氨基酸>大分子可溶性蛋白,其中多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与豆豉颜色变化高度相关。对豆豉纯种发酵过程中各个相对分子质量段多肽的含量变化与豆豉颜色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分子质量为500~200 u的多肽更多的参与了豆豉黑色素的形成。因此,本研究结果为完善豆豉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以及豆豉快速生产工艺的研发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雪蒙马良于玮郭雪霞张雨浩张宇昊
关键词:豆豉多肽黑色素
猪皮胶原蛋白提取过程中酶解条件优化及其结构鉴定被引量:16
2015年
采用酶法从猪皮中提取胶原蛋白,以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工艺中的酶解pH,酶解时间和胃蛋白酶用量3个因素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酶解液pH 2.2,酶解时间18h,酶用量1%为最佳工艺组合,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可达84.35%±0.33%,纯度为82.5%±1.6%;所得胶原主要由α,β和γ3种亚基组分组成,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测定结果显示,其具备典型的胶原蛋白吸收特征,证明胶原天然三螺旋结构保存完整.
于玮王雪蒙马良周梦柔张宇昊
关键词:猪皮胶原蛋白酶法
超高压作用时间影响胶原蛋白明胶化的分子机制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以猪皮胶原蛋白为原料,采用超高压协同稀盐酸诱导胶原明胶化。重点研究了不同诱导时间对胶原蛋白明胶化的分子机制的影响。处理时间5 min至30 min范围内,胶原的热变性温度Tm和热焓值H均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与明胶得率变化趋势一致。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超高压协同酸处理后大部分三螺旋结构被破坏,15 min处理对二级结构破坏最为严重,与得率变化趋势一致,说明胶原二级结构破坏程度与明胶得率相关。SDS-PAGE分析表明:超高压协同酸处理过程会降解胶原的亚基组分,不同处理时间对亚基组分破坏程度差别不明显,比较明胶化胶原和对应明胶的亚基组分含量,发现后期热处理后亚基组分降解程度很低,说明超高压协同酸处理抑制了热处理过程中亚基组分的过度降解。
于玮王雪蒙马良郭雪霞周梦柔张宇昊
关键词:猪皮胶原蛋白分子机制
兔皮胶原蛋白的加工特性被引量:4
2017年
以兔皮胶原蛋白为原料,对其加工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兔皮胶原蛋白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达到14.89 m L/g;其在酸性环境中有很高的溶解性,在p H值为3时,溶解度最高,在碱性环境中溶解度降至50%左右;离子质量浓度对胶原蛋白的溶解度有明显影响,其在Na Cl质量浓度为0~2 g/100 m L时保持相对稳定,在Na Cl质量浓度由2 g/100 m L增加至4 g/100 m L过程中急剧下降,而Na Cl质量浓度大于4 g/100 m L后,胶原蛋白溶解度变化不再明显;当胶原蛋白的质量浓度小于1 g/100 m L时,兔皮胶原蛋白的乳化性随着胶原蛋白质量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但质量浓度超过1 g/100 m L时,乳化性降低,乳化稳定性随胶原蛋白质量浓度的变化呈现与乳化性相反的趋势;低质量浓度的胶原蛋白溶液在p H 3~6过程中,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呈下降趋势,随后,p H 6~9时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缓慢增加后保持稳定;离子质量浓度在0.00~7.02 g/100 m L范围内,随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乳化性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乳化稳定性则呈现先增加随后保持稳定的趋势,在离子质量浓度为5.85 g/100 m L时,胶原蛋白的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较好。
韩霜马良王雪蒙杨晖黄丹丹张宇昊
关键词:胶原蛋白吸水性溶解性乳化性
明胶添加量对兔皮明胶膜特性与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从兔皮中提取明胶制备明胶膜,通过测定不同明胶添加量下膜的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率、亚基组成和结构,探究明胶添加量对明胶膜特性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明胶添加量的增加,明胶膜体系内网络空间结构变大,从而膜的厚度增加。力学结果显示,明胶添加量为4 g/100 m L(w/v)时,明胶膜抗拉强度最高(p<0.05);明胶添加量为6 g/100 m L(w/v)时,明胶膜断裂伸长率最低(p<0.05)。水蒸气透过率结果表明随着明胶添加量的增加,水蒸气透过率呈现上升趋势。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明胶添加量为4 g/100 m L(w/v)时,低分子量的蛋白组分产生更多交联,形成蛋白质-蛋白质交联的结构,此浓度下明胶膜的抗拉强度最大。FT-IR分析表明:当明胶添加量增加至4 g/100 m L(w/v)时,酰胺A带向高波数移动,说明肽链上的N-H基团并没有与甘油的-OH基团相互反应,而是明胶分子的官能团之间产生更强的相互作用,形成独特的网络结构。同时,酰胺Ⅰ带曲线拟合结果也表明当明胶添加量为4 g/100 m L时,膜内稳定结构较多,明胶分子之间的相互反应达到最大化,明胶膜的稳定性和成膜性能较优。
杨晖马良韩霜黄丹丹张宇昊
关键词:兔皮
超高压明胶理化性质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为探究超高压(UPH)明胶的理化特性,对超高压明胶的基本理化性质、氨基酸组成、胶凝/熔化温度、黏度特性、光谱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高压明胶水分、灰分、pH和凝胶强度等指标达到A级食用明胶标准,透明度和色泽明显优于商品明胶,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含量高于商品明胶;超高压明胶的胶凝/熔化温度较高,黏度对热稳定性较高,对剪切速率敏感性较低;紫外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证明超高压明胶具有胶原蛋白的特征结构,但完整性较商品明胶差,这有利于明胶凝胶化过程结构重排,使UPH明胶具有更好的胶凝性能。
刘轶马良陈丽清周梦柔张雨浩张宇昊
关键词:超高压明胶理化性质
超声辅助提取兔皮胶原蛋白及其理化特性被引量:15
2017年
以兔皮为原料,研究超声波在酶法提取胶原蛋白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制得的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83.69±0.51)%,与传统酶法相比提高了25%。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制得的兔皮胶原蛋白主要由α1,α2和β亚基组成,并未造成亚基的降解;紫外光谱表明,超声处理后的胶原蛋白的特征吸收波长为217nm,说明其较好地保持了I型胶原蛋白的特征;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经过超声处理后的胶原蛋白分子中的氢键遭到部分破坏,但其三螺旋结构仍保持完整;差示扫描量热仪结果表明,超声法制得的兔皮胶原蛋白的热变性温度和热焓值均略低于传统兔皮胶原,相对而言仍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张晓洁张宇昊马良马明思郑红孙艺
关键词:兔皮胶原蛋白超声波理化特性
甘油添加量对兔皮明胶膜性能与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5
2016年
以兔皮明胶为原料制备明胶膜,通过测定不同甘油添加量明胶膜的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率、亚基组成及结构,明确了甘油添加量对明胶膜性能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添加量对明胶膜厚度无显著性影响,而水蒸气透过率随甘油添加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甘油添加量达22%(以明胶质量计,m/m)时,明胶膜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显著增加(P<0.05)。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显示甘油并没有导致明胶分子的降解和聚集,膜内结构较稳定,并且当甘油添加量为30%时,膜的谱带强度增加,明胶膜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甘油添加量增加,酰胺A带吸收峰逐渐向低波数移动(3 446.9~3 398.9 cm^(-1)),说明甘油分子进入到膜基质,与明胶分子侧链的N—H基团相互反应形成氢键;酰胺Ⅰ带曲线拟合结果表明随甘油添加量的增加,膜内无规卷曲含量逐渐减少,而三螺旋结构含量逐渐增加,说明甘油的添加可促进明胶膜形成更有序的空间结构,进而提升明胶膜的成膜性能和力学性能。
杨晖马良韩霜黄丹丹张宇昊
关键词:兔皮甘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