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503-002)
- 作品数:55 被引量:652H指数:14
- 相关作者:秦延文郑丙辉马迎群王丽婧张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江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湖库生态安全调控技术框架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针对湖库生态安全综合性调控技术缺乏的现状,为支撑和保障湖库型水体生态安全,开展了湖库生态安全调控概念、特征及技术需求分析,研究并系统构建了湖库生态安全调控技术框架(T-PIRLEP),阐述和分析了该框架的主要技术环节.根据研究结果,认为湖库生态安全具备可调控的特性,调控目的旨在维护以人类为终点的湖库生态环境和生态服务的安全.湖库生态安全调控具有综合性、功能导向性、类型差异性、空间异质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基于T-PIRLEP的调控技术框架以湖库生态安全保障目标(T)为核心,以生态承载力为重要约束参考,从影响湖库生态安全状况的人口增长产业发展资源利用污染排放生态保护政策管理的耦合作用过程出发,采取以人口调控(P)、产业调控(I)、资源利用调控(R)、负荷控制(L)、生态调控(E)、政策调控(P)6类要素为主的调控措施来实现湖库生态安全调控.研究指出,调控过程需以湖库调控类型和其调控定位为引导,注重调控目标、调控措施、目标可达性分析之间的相互反馈,强化与生态安全评估研究的有机衔接.
- 郑丙辉王丽婧李虹李小宝
- 关键词:湖泊水库
- 台风对太湖微囊藻群体大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为了解台风对太湖微囊藻群体大小及在水体中分布的影响,于2013年7月12—16日台风苏力经过太湖期间,测定并分析了风速、总氮、总磷、微囊藻群体大小和Chl-a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台风过程中水体中总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从1.33 mg·L^(-1)和0.07 mg·L^(-1)提高到2.70 mg·L^(-1)和0.23 mg·L^(-1),48 h内微囊藻群体平均大小从32.80μm增加到69.43μm。此外,水体中Chl-a浓度与风速显著正相关(r=0.472,P<0.01),即风速越大,Chl-a浓度越高,14日22:10达到最大值(13.30μg·L^(-1))。研究表明,强风浪扰动(如台风)能够引起水体中氮磷浓度的提高,改变微囊藻在水体中的分布,并且能够促进微囊藻群体的迅速增大。
- 王玉兵杨桂军秦伯强王晓平吴挺峰
- 关键词:台风太湖微囊藻
- 长江流域污染负荷核算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9
- 2013年
- 为研究长江流域污染物输出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来源,将长江流域划分为114个排污单元,195个纳污河段,应用污染物"产生-排放-入河-消减-输出"模型,结合长江流域2004—2007年的社会经济、水文监测资料,利用朱坨、寸滩、宜昌、大通4个监测断面2004—2007年逐月的水量和水质数据,通过连续演算核算长江流域各河段的污染物输出过程,进行区间污染物输出平衡分析,估算出姚港断面污染物输出过程.结果表明,各断面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相对误差不超过20%,模型及参数组合的可靠性较好.点源对CODMn输出贡献较大,占56.4%;非点源对TN、TP的贡献大,分别占74.3%和92.1%.从污染物输出分布来看,江西、四川、湖南、湖北四省占流域污染物输出总量的60%以上,贡献率较大,是流域污染物输出的重要区域.
- 乔飞孟伟郑丙辉雷坤周刚李子成
- 关键词:长江流域污染负荷输出通量污染贡献率
- 铬-菲复合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效果被引量:10
- 2016年
- 为了解决常规电动修复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去除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向电解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以及控制阴极电解液为酸性的电动强化修复技术,以Cr和菲为代表性污染物,研究电压和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曲拉通100)、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及阴极电解液p H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r(Ⅵ)以阴离子团形式呈现向阳极迁移的趋势,菲呈现向阴极迁移的趋势;随着施加电压的升高,污染物去除率也会相应提高,当电压梯度升至1.0 V/cm时,Cr(T)、Cr(Ⅵ)、菲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4.3%、76.9%、12.7%.在电压梯度为1 V/cm的条件下,控制阴极电解液p H为4.00时,Cr(T)、Cr(Ⅵ)、菲的去除率分别升至45.1%、84.8%、23.1%;向电解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后能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其中,添加SDBS能够将Cr-菲复合污染土壤中Cr(T)、Cr(Ⅵ)的去除率由34.3%、76.9%升至39.9%、82.0%,添加Triton X-100能够将有机物菲的去除率由12.7%升至27.0%.研究显示,修复处理后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充分表明电动处理时提高修复电压、添加表面活性剂以及控制阴极电解液的酸碱性可以明显促进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
- 杜玮张光生邹华朱荣
- 关键词:电动修复复合污染CR表面活性剂
- 三峡库区大宁河枯水期藻细胞的时空分布被引量:7
- 2013年
- 本研究旨在为三峡库区大宁河藻华预警提供基础数据,于2011年4~9月期间在大宁河流域选择4个取样点开展藻细胞时空变化研究.藻细胞在时间序列表现为:4~9月,藻种主要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藻密度呈逐步递增趋势;在此期间4个取样点的蓝藻比重均逐步增大,硅藻比重逐步降低,绿藻比重变化不显著.藻细胞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藻密度与水温和叶绿素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95,与光照、溶解氧、pH值和可溶性磷盐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83、0.82、0.82;菜子坝在整个试验期间0 m处藻密度比其他水层的藻密度高,白水河在6月和7月的2.0 m处藻密度最高,双龙在7、8和9月的0 m和2.0 m处藻密度较高,大昌在整个试验期间,藻密度变化不大;不同藻细胞在垂向水层中的比重也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可能是不同藻细胞适合不同生态环境所致.
- 张永生郑丙辉王坤姜霞郑浩
- 关键词:三峡水库藻华
- 基于流域控制单元的水污染防治“战略地图”系统研究
- 究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按照流域管理的原则,面向和贴近水污染防治日常管理需求,以水质目标考核倒逼环境管理工作,基于流域控制单元,形成水质考核、污染源清单管理、重点工程、区县考核、问题清单等流域管理水污染防治“战略地图”...
- 刘晓罗庆俊王陆潇曾可
- 关键词:水污染水环境质量
- 重庆市环评会商系统集成与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针对当前环评工作人员获取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数据手段比较单一,难以对工作进行有效支撑的问题,通过分析环评业务应用需求,结合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设计了重庆市环评会商系统的整体架构,提出了基于GIS的基础数据、环评专题和建设项目三大类专题服务目录,集成了具有环评技术评估、选址预判、会商应用平台、内外网门户等功能模块的系统,并在市级环评评估部门试点应用。
- 张艳军余游刘晓游波
- 关键词:GIS技术
- 重庆市智慧环评审批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 2017年
- 为适应环评审批改革新要求,按照"监管下沉、信息上浮"思路,设计和开发了基于SOA架构的智慧环评审批信息系统,在原有审批电子化基础上统一全市审批流程,夯实环评数据基础,实现了"一纵一横"的环评审批数据共享,并结合GIS技术和.net开发平台,实现了建设项目环评的"带图审批"、全生命周期闭环电子档案管理、数据校验、报警与提醒、综合统计、移动审批等功能,为实现环评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透明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信息技术有效提升政府服务和治理能力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 刘晓余游王陆潇黄孝艳
- 关键词:环评审批信息系统
- 重庆市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
- 2016年
- 以2000年2月至2015年9月的188期MODIS NDVI数据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法,提取重庆市近16年来的植被覆盖度(FVC)数据,并进一步分析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上来看,2000—2015年,研究区的多年均植被覆盖度为91.58%,年际之间的变化除个别年份由于极端气候影响(2006年干旱)出现低值外,16年来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呈现较为稳定和升降交替的趋势;月均值呈规律性波动,5—8月最高,12月至次年3月最低。(2)研究区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总体上呈西低东高,由西向东南和东北两翼增加,其中秦巴山地和武陵山区的植被覆盖情况最好;就区县行政单元划分,城口县的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为97.28%,为全市最高,主城6区为84.87%,为全市最低。
- 张艳军李振亮
- 关键词:遥感植被覆盖度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地利用
- 重金属污染沉积物质量评价研究-以太湖为例被引量:16
- 2012年
- 以太湖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平衡分配法(EqP)探讨了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u,Pb,Zn,Cd)的沉积物质量基准(CSQC)值;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基于水生生物对重金属的最终慢性毒理水平的淡水水质基准,制定了太湖4种重金属(Cu,Pb,Zn,和Cd)的沉积物质量基准值分别为145.2,308.72,293.01,0.46mg/kg.以此CSQC为参比值,参考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各元素赋予不同的权重值,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太湖沉积物重金属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8~9月太湖沉积物质量基本为良.这一结果与沉积物重金属总量分析结果一致.
- 郑丙辉秦延文张雷曹伟
- 关键词:太湖重金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