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ZW063)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续静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英语世界对老舍长篇小说的叙述学研究分析——以《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为例
- 2021年
- 英语世界的汉学家在发掘老舍短篇小说叙述学技巧的同时,对其长篇小说的代表篇目进行叙述学剖析。陈国球在分子结构层面对《骆驼祥子》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展开叙事元素解剖、提取,予以从形式到意义层面的比较;Jingyu Gu以巴赫金"对话"理论等叙述学理论为分析工具,对夏志清、王德威等关于小说主题的论断进行辩驳;从共时性结构下的群聚焦探讨群像描绘、社群主题的叙述策略;通过公共对话呈现核心价值观等问题论证,最终揭示小说多元主题。目的是通过跟踪式评论,采用中西比较方法对核心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以总结对老舍这类传统写实作品进行叙述学、主题学等现代研究的经验。
- 续静
- 关键词:英语世界叙述学
- 英语世界老舍女性书写特征研究综论被引量:1
- 2020年
- 老舍被历届学者推定为相对男性更不擅长细腻地刻画女性。英语世界学者认为老舍对女性书写的特色集中体现在其诸多短篇小说的两性关系叙述中,并以其长篇小说作为映衬。主要观点如下:老舍笔下的女性各具情态,更多在家族关系中被加以表现;考察儒家价值观崩塌如何影响女性地位和男女关系;将同情和忧虑的眼光投向所谓的“新”女性;对女性的刻画暴露出某种程度的偏见甚至厌女情绪,至少没有达到同类男性角色的道德高度和复杂程度。
- 续静
- 关键词:女性书写
- 论英语世界的老舍短篇小说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英语世界的老舍短篇小说研究具有如下特点:相对长篇小说"经典化"而言,老舍短篇小说阐释视野体现更多"时代性";现代叙述学的批评路数对短篇而言更有"用武之地","互文性"研究有助于中西文化打通;由于文体特点、译本、立场、阐释框架等的差异,老舍短篇小说研究呈现较明显的"他国化"特征。
- 续静
- 关键词:英语世界叙述学
- 英语世界对老舍小说的男性气质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20世纪之交的中国,性别与权力的传统关系被动摇,但受西方文化冲击背景关于中国男性化建构的命题较少被研究。老舍小说是其人格气质及人格理想的集中呈现,表现出对中国现代化转型期的男性气质建构及理想形象的深入思考。英语世界学者雷金庆及陈伟明从现代与传统的衔接点切入,考察传统中国男性化模型的理论基础,分析西方语境可能对中国知识分子重建这些模型造成影响,探究新的男性气质类型及其文化史意义。老舍小说《二马》及一些短篇小说成为主要研究案例。
- 续静
- 关键词:男性气质老舍小说《二马》
- 论英语世界研究视野中的老舍多重形象
- 2016年
- 老舍所处的时代、遭遇、气质和创作历程是复杂多变的,造成历代学者对"老舍多重形象"持续不断的研究兴趣。英语世界研究视野下的老舍形象经过变异呈现出特别的景观。通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证:满族与穷人,老舍与中国革命,"写家"与"艺匠","人民艺术家"与"人民的敌人",希望达到在与国内研究呼应中推动"老舍学"进展的目的。
- 续静
- 关键词:民族文学老舍满族
- “变异学”视野下的英语世界老舍研究
- 2015年
- 英语世界老舍研究同老舍作品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有"变异"性质。"变异学"视野下的英语世界老舍研究不可忽视研究队伍分层,其中,汉学家的系统理论建构和新颖视角有助于突破难题。由于老舍研究"他国化"利弊共存,因此,应坚持贯彻"双向阐发",实现学术对话和视界融合,促进老舍研究在碰撞、沟通中走上世界化之路。
- 续静
- 关键词:英语世界老舍研究
- 对老舍《小坡的生日》研究的解读
- 2015年
- 老舍小说《小坡的生日》在研究史上一度被冷落。在梳理英语世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对照国内研究,试图解决这个有趣的谜题:《小坡的生日》何以被边缘化?中西学者的论争是在对这个问题做出解答;而体裁之争的实质是意识形态之争。在这个层面上,研究者不妨参照西方《猫城记》研究个案,拓展视域并加强挖掘深度,而非囿于一隅,方能最大限度呈现小说的文学史价值。
- 续静
- 关键词:体裁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