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玉米育种攻关项目

作品数:37 被引量:323H指数:11
相关作者:杨克诚潘光堂荣廷昭苟才明向葵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6篇玉米
  • 13篇配合力
  • 12篇人工合成群体
  • 8篇性状
  • 7篇玉米群体
  • 7篇杂交
  • 7篇自交
  • 6篇自交系
  • 6篇SSR
  • 6篇SSR标记
  • 5篇杂交种
  • 5篇种质
  • 4篇地方种
  • 4篇地方种质
  • 4篇玉米新品种
  • 4篇主要性状
  • 3篇玉米地
  • 3篇玉米地方种质
  • 3篇育种
  • 3篇杂优类群

机构

  • 29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凉山州西昌农...
  • 2篇山西工程技术...
  • 1篇绵阳市农业科...
  • 1篇宜宾市农业科...
  • 1篇阿坝藏族羌族...
  • 1篇宁南县农业局
  • 1篇泸州市农业局
  • 1篇盐源县农业局
  • 1篇越西县农业局

作者

  • 25篇杨克诚
  • 14篇荣廷昭
  • 14篇潘光堂
  • 4篇苟才明
  • 3篇向葵
  • 3篇李芦江
  • 3篇江舟
  • 3篇高世斌
  • 3篇张建辉
  • 3篇任纬
  • 3篇龙永昌
  • 3篇秦燕
  • 2篇乔善宝
  • 2篇邹超英
  • 2篇杨俊品
  • 2篇马燕斌
  • 2篇陈发波
  • 2篇何志晶
  • 2篇唐文峰
  • 2篇奚国华

传媒

  • 11篇玉米科学
  • 8篇华北农学报
  • 5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业信息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绵阳经济技术...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遗传潜势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分析9个不同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产量一般配合力(GCA)表现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0对覆盖玉米基因组的SSR引物在9个群体中共扩增出189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12个,平均6.3个。9个群体中,06P1的多态位点数相对较高,群体GP-5的基因型数在所有供试群体中最为丰富。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实际等位基因数和期望基因杂合度的比较结果表明,9个供试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的平均值都较大,遗传相似系数相对较小,说明这些群体遗传变异度较高;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远大于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产量GCA分析结果表明,群体06P7和06P8表现最优。综合分析SSR标记的各项遗传参数及产量GCA,群体06P1、06P4、06P5和GP-5是遗传变异相对较为丰富的基础群体;群体遗传变异度大小与产量GCA高低并无必然的联系。群体比较结果表明,按田间表现选择3~4个单交种合成小群体同样可以得到遗传变异较丰富且产量GCA较高的基础群体。
江舟杨麟杨克诚高世斌潘光堂荣廷昭
关键词:玉米群体SSR标记产量配合力
不同供体及不同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R08的改良效应被引量:21
2009年
以R08为轮回亲本,18个优良自交系为供体亲本,经过不同代的回交和自交,选育出遗传背景与R08相近、但相互之间又存在一定差异的BC1F3和BC2F2各18个R08改良系。通过抗病性鉴定、配合力及SSR分子标记分析,探讨不同供体及不同回交次数对R08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36个改良系中,29个抗或高抗大斑病,大部分改良系的多数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CA)与R08相比并无下降或有所提高;相同供体不同回交次数选系的比较显示,对大斑病抗性的改良,回交1次自交2次(BC1F3)优于回交2次自交1次(BC2F2),且改良后代选系多数产量性状GCA大体相当;相同回交次数不同供体选系的比较表明,供体对回交后代的影响较大,供体不同回交后代选系大斑病抗性及多数产量性状GCA存在较大的差异;SSR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相同供体不同回交次数所创造的遗传变异无明显差异,相同回交次数不同供体选系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供体昌7-2和川321对改良R08的大斑病抗性和产量性状GCA作用较大,属优良供体亲本;w4-1和w10-1属回交改良优良选系。因此,利用回交法改良玉米自交系,在选准供体亲本的基础上,回交1次后,在自交过程中加强目标性状的鉴定选择及配合力测定,可提高回交改良的育种效率。
乔善宝王玉花杨克诚荣廷昭潘光堂高世斌
关键词:玉米供体回交法出苗率配合力SSR标记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穗部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糯玉米杂交种的7个主要果穗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杂交种鲜穗产量与各穗部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穗长>行粒数>秃尖长。
李永洪谢戎李乾平唐春刘成元
关键词:糯玉米鲜穗产量穗部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四川地方玉米种质的SSR聚类分析被引量:78
2004年
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研究 2 8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分析四川地方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 ,并进行SSR聚类分析 ,探讨四川地方玉米种质与国内主要杂种优势群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部分四川地方玉米种质均可被划分到常见的几大杂种优势群中去 ,少数地方玉米自交系可形成单独的类群 ,四川地方玉米种质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 ;SSRs能较真实地揭示自交系间的遗传多样性 ,可以认定是进行杂种优势类群划分的有效分子标记方法。
刘世建荣廷昭杨俊品潘光堂
关键词:玉米地方种质SSR聚类分析杂种优势群分子标记
9个不同玉米人工合成群体育种潜势的比较
2009年
借助不完全双列杂交遗传交配设计,采用群体性状表型鉴定结合配合力分析的方法,对9个供试群体的育种潜势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群体合成的方式做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供试群体内均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变异,且经济性状变异程度普遍高于农艺性状,群体间主要性状及其配合力差异更为明显。群体06P7和06P8主要产量性状及其GCA表现较好,较对照高产组合出现次数多,且平均对照优势大,具有较大的改良利用潜力;对照群体GP-5虽主要产量性状均值较高,变异程度较大,且株高、穗位相对较矮,GCA负向效应较大,但主要产量性状GCA表现较差,需导人高配基因重组后,方可进一步改良利用;群体06P2和06P6主要产量性状及其GCA表现较差,育种潜力不大。小群体06P1—06P8与大群体GP-5的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亲本数量的基础上,合成群体水平的高低与其参与合成亲本的优劣以及重组次数的多少关系更为密切。
江舟杨克诚高世斌潘光堂荣廷昭
关键词:玉米群体配合力
玉米杂交种凉单4号的选育及应用
2009年
玉米杂交种凉单4号是由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该品种表现为高产、稳产、抗瘠、抗旱、抗病力强、结实性好,审定以来面积迅速扩大,该文着重介绍凉单4号的选育经过技术措施、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让优良玉米杂交种凉单4号更好的应用于生产,获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龙永昌谢凤军王志全童正新宋建国杨辉光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抗病性适应性
适合中国南方生态区玉米优良群体的创建与改良被引量:6
2003年
在基础群体BC4中输入热带血缘,创建了适合中国南方生态区的玉米优良群体BCC0,采用S1法对BCC0进行一轮改良得到改良群体BCC1。在产量等11个农艺性状上,BCC1比BCC0,BCC1、BCC0比BC4均有明显改善。BCC1在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上具有一定增益。三群体在产量等8个性状上的群体方差无变化,遗传基础未变窄。BCC1和BCC0群体产量等主要性状无上位性效应,且主要受一般配合力效应影响,采用S1法改良是有效的。
杨俊品周家华唐海涛
关键词:生态区玉米农艺性状配合力
川西北高原地区玉米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玉米作为川西北高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重要饲料作物,其生产水平仍较低,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针对此情况,文章简述了川西北地区生态特点,概述了该地区玉米育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原玉米育种特点及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苟才明黄宁张吉海徐克诚吴全一杨荣志
关键词:高原玉米育种现状
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对不同玉米合成群体的改良效应被引量:8
2010年
基于田间试验的统计分析和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参数评估,分析了3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GP3、GP4和GP5经4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多数性状在不同群体及不同轮回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粒深遗传增益以GP4>GP5>GP3,穗行遗传增益以GP3>GP5>GP4,各个群体C4的粒深、穗行均值都显著或极显著大于C0,直接选择效应显著;株高和穗位高随选择周期增加呈明显增加趋势,且GP4的增幅显著大于GP3和GP5,单株产量及穗粗的遗传增益以GP4大于GP3和GP5,各群体多数产量性状的均值以C4显著大于C0,相关选择效应显著;除株高、穗位高外,其他性状GCA变异群体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GP5多数产量性状的GCA优于GP3和GP4,各群体多数产量性状的GCA效应值随改良进展呈增加趋势,对照优势大于8%的大部分测交组合均为各群体C4所配组合,间接选择效应显著;随改良世代进行,群体部分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虽有所减小,但变化幅度不大;基于SSR分子标记估算的群体内遗传相似系数,GP3和GP4改良后代呈略增趋势,GP5变化不大,对于群体基因型数,GP3和GP4随改良代数增加呈略减趋势,GP5呈略增趋势。上述结果说明,适度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在有效改良群体的同时,还能较好地保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但不同基础群体及不同性状间,其改良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
邹超英李芦江杨克诚潘光堂荣廷昭
关键词:玉米SSR
2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S_2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16
2007年
以48-2,9636,RP125为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2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S260个单株的配合力进行研究,以分析不同群体自交后代间、群体内S2株系间、株系内个体间配合力差异。结果表明,除株高、穗位高、行粒数外,其余性状GP-5 S2GCA优于GP-4 S2,多数性状群体内S2株系间GCA具有较大差异,株系内个体间经济性状GCA的差异远远大于农艺性状;不同性状及同一性状不同群体自交后代所配组合SCA效应值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的数目均有一定差异,且GCA与SCA无明显相关关系。55,57,89,93,105,107株系多数性状具有较高的GCA,可能有较大利用潜势。
秦燕任纬杨克诚
关键词:玉米株系配合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