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09DJL047)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为杰蒋媛媛李雪增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企业通用人力资本培训激励研究——基于贝克尔模型的视角被引量:8
- 2011年
- 在人力资本成为企业核心要素的背景下,研究企业培训通用人力资本的激励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对贝克尔模型进行扩展发现,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由于交易成本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压缩的工资结构以及企业培训雇员的潜在收益使企业具有对雇员通用性人力资本的培训激励,并获得一定的培训利益。但是这种培训激励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制约,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劳资双方对培训利益的分享发生变化。
- 张为杰
- 关键词:贝克尔模型
- 公共支出结构的增长效应与基于地方政府激励的解释——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被引量:2
- 2012年
- 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运用全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央政治集权—地方经济分权的情况下,公共支出结构的增长效应具有一定的制度特征。现实中地方政府倾向于生产性支出,忽视民生性支出。但是,前者对滞后期的增长效应相对较小,而后者对滞后期增长的效应较为明显。研究进一步发现,地方政府行为的根源在于面对较强的政治激励、经济激励与较小的公众声誉机制约束。
- 张为杰
- 关键词:公共支出结构地方政府行为激励机制
-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脉络发展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契约理论(Contract Theory)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为零与信息完全两大假设,主要包含完全契约理论与不完全契约理论两大研究框架。实际上,信息经济学及其方向上的研究逐渐发展为完全契约理论,而新制度经济学及其方向上的研究逐渐演变为不完全契约理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逻辑表明,契约是完全的,因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而解决。新制度经济学则通过假定制度的选择是有成本的,着重考虑不同的制度安排对经济当事人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制度的激励效果和经济绩效。按照产权理论(Property Rights Theory)GHM模型和交易成本经济学(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的观点,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相关变量的"可观察但不可证实性"、交易成本过高等原因,拟定完全契约是不可能的,不完全契约才是必然和经常存在的。
- 蒋媛媛李雪增
- 关键词:契约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
- 契约经济学视角的激励扭曲--高校教师任用制度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以高等学校教师任用制度为例,分析高校内部不同于其他组织的激励特点,利用三角函数对包括高校在内的非营利性组织的绩效测量扭曲提供了较为直观的表达,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晋升、评审与终身教职三种任用制度之间的激励强度,最终根据不完全契约理论,提出了非盈利组织内部采取弱激励的观点。应用在高校教师任用制度中,本文建议采取西方终身教职制的做法。
- 蒋媛媛李雪增
- 关键词:任用制度契约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