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08YBB129)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黎芳绒刘兴章闫慧远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易经
  • 1篇语言
  • 1篇语言观
  • 1篇主义
  • 1篇结构主义
  • 1篇二元对立
  • 1篇存在论
  • 1篇存在论视域

机构

  • 2篇吉首大学

作者

  • 1篇闫慧远
  • 1篇刘兴章
  • 1篇黎芳绒

传媒

  • 1篇唯实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国易经文化的结构主义分析
2012年
通过结构主义理论中的"深层结构"、"二元对立"等理论方法尝试,对周易八卦系统进行一番文化哲学的分析。以期在影响甚远的结构主义理论与东方古老的易经学说之间找到某种"深层"的相似和联系之处,也希望以此试图论证结构主义人类学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所认为的:人类作为一个"物类",在其心智活动的深层的所存在的普遍结构是无意识地发生作用的。
黎芳绒
关键词:结构主义二元对立
马克思存在论视域下的语言观
2009年
随着"感性活动"原则在存在论的根基处造成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哲学革命,马克思把语言也导向生存之维来理解。与传统形而上学对语言的理解不同,在马克思看来,语言乃是现实的、感性的意识;语言作为人对存在本身的一种前概念、前逻辑地领悟和把握的凝结,它表明的是人的本己的存在方式或活动方式;语言是历史的,因为语言根植于感性活动中人的存在的历史展开;说人生存于自己的文化世界中,实际上就是说人生存于语言的世界中;语言之所以是人自己的存在,是因为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
闫慧远刘兴章
关键词:存在论语言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