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110353)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刚欧册华吴刚明王袁魏继承更多>>
- 相关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磺脲类受体1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研究进展
- 2014年
- 2006年SIMARD3首次在缺血性星形胶质细胞中发现一种由磺脲类受体1(sulfonylurea receptor 1,SUR1)调控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即SUR1-调节性NCCa-ATP通道(SUR1-regulated ATP-sensitive non-selective cation channels).该通道对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中的细胞水肿、坏死以及微血管功能障碍发挥着重要作用[2].目前关于SUR1-调节性NCCa-ATP通道在急性CNS损伤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 赵姣妹李刚欧册华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受体1RECEPTOR微血管功能障碍星形胶质细胞CNS损伤
- 右美托咪定联合远程缺血后处理增强脑保护效应的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DEX)联合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对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C组)、远程缺血后处理组(R组)、DEX后处理组(D组)和联合处理组(R/D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C组作大脑中动脉阻闭模型,分离左股动脉但不予阻断;R组脑缺血120min,恢复再灌注前予以左股动脉钳夹10min、再灌注10min共3个循环;D组恢复再灌注前15min腹腔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3μg/kg;R/D组联合上述两种处理方法。各组于再灌注24h作Longa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48h处死大鼠,测定脑梗死容积。结果再灌注24hD、R、R/D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再灌注48h大鼠脑梗死容积百分比D、R、R/D组均较C组显著降低(均P<0.01);R/D组与R组比较,梗死区体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R/D组与D组比较,梗死区体积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和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都可以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二者联合应用能更显著地减小脑梗死容积,具有协同保护效应。
- 李刚王袁赵娇妹吴刚明欧册华魏继承
- 关键词:脑缺血脑保护再灌注损伤
- 阿片受体在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对脊髓保护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阿片受体在此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缺血组(SCII组):阻断肾下腹主动脉25 min后再灌注;远程缺血后处理组(RIP组):脊髓缺血操作同SCII组,在开放腹主动脉前2 min予3个循环双下肢缺血后处理;吗啡组(MOR组)及纳洛酮组(NAL组):脊髓缺血前经耳缘静脉分别给予吗啡、纳洛酮1 mg/kg,余操作同RIP组。分别于再灌注4、12、24、48 h对所有动物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再灌注48 h后行脊髓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计数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行再灌注48 h神经功能评分与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计数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 RIP组再灌注4、12、24、48 h神经功能评分及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计数均明显高于SCII组(P<0.05);再灌注4 h MOR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RIP组(P<0.05),而再灌注12、24、48 h神经功能评分及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计数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L组再灌后4、12、24、48 h神经功能评分及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计数均明显低于RIP组(P<0.05);再灌注48 h神经功能评分与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之间等级相关系数r_S=0.882(P<0.001),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被纳洛酮阻断,提示阿片受体参与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的脊髓保护作用机制。
- 赵姣妹欧册华周军李刚
-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阿片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