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州市科技局苏州轨道交通专项课题

作品数:17 被引量:223H指数:9
相关作者:杨平胡俊王效宾曾晖夏江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五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建筑科学
  • 1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盾构
  • 5篇地铁
  • 4篇冻土
  • 4篇盾构始发
  • 4篇始发
  • 4篇苏州地铁
  • 3篇温度场
  • 3篇加固方式
  • 3篇出洞
  • 2篇端头
  • 2篇盾构出洞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水泥土
  • 2篇水泥土加固
  • 2篇水平冻结加固
  • 2篇人工冻土
  • 2篇值模拟
  • 1篇地表沉降
  • 1篇地表沉降预测
  • 1篇冻结温度

机构

  • 14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苏州轨道交通...
  • 3篇淮阴工学院
  • 3篇五邑大学
  • 2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江苏建筑职业...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铁路局
  • 1篇淮安市城市建...
  • 1篇上海市政工程...

作者

  • 13篇杨平
  • 6篇胡俊
  • 3篇王效宾
  • 3篇曾晖
  • 3篇夏江涛
  • 2篇王许诺
  • 2篇董朝文
  • 2篇王杰
  • 2篇蔡荣
  • 1篇鲍俊安
  • 1篇张婷
  • 1篇江帆
  • 1篇张翔宇
  • 1篇王海波
  • 1篇贺俊
  • 1篇周明保
  • 1篇施毅
  • 1篇马天文
  • 1篇何文龙
  • 1篇黄宏伟

传媒

  • 6篇铁道建筑
  • 1篇城市轨道交通...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五邑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殊地层下盾构始发端头加固技术实例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归纳了盾构隧道端头常用的土体加固方式,并结合南京地铁岔路口站北端头盾构始发工程,提出了在特殊地层下端头的加固方式以及相应的施工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实践表明,对特殊地层采用素钻孔灌注桩挡土+桩间旋喷止水的加固方式效果良好。
曾晖杨平胡俊
关键词:盾构始发南京地铁特殊地层加固方式
冻融作用对黏土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1
2009年
为揭示冻融作用对黏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原状土及不同冻融条件下的融土进行了压缩试验和固结排水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黏土冻融后,压缩系数大于原状土的压缩系数;封闭型冻融时,冷端温度越低、含水率越大,则压缩性的变化越大;融化温度对融土压缩特性基本无影响;冻融对不同干密度的重塑黏性土具有双向作用,使松散的低密度土压缩性减小,密实的高密度土压缩性增大。黏土冻融后,黏聚力降低,内摩擦角增大;封闭型冻融时,冷端温度越低,内摩擦角变化越大;融化温度对融土的强度影响很小。
王效宾杨平王海波戴海明
关键词:原状土重塑土影响因素力学性能
苏州地铁典型土层冻土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人工冻结法已经并将大量用于苏州轨道交通连通道及盾构进出洞施工,而冻土力学特性是冻结法设计所需的重要参数,此前尚无苏州地区冻土物理力学参数相关试验研究资料,若参考其它地区参数进行冻结设计将会给施工带来许多不确定性。本文以苏州地铁典型土层为研究对象,对其冻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进行室内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曲线,分析总结了抗压强度随不同温度、含水率、干密度的破坏形态和变化规律以及弹性模量、泊松比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并作出了定量和机理分析,研究成果对苏州轨道交通建设冻结法设计指标的确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贺俊杨平何文龙
关键词:人工冻土抗压强度含水率干密度
人工冻土融沉对地层位移场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为揭示人工冻土解冻对地层位移场影响的规律,以某地铁区间隧道盾构出洞水平冻结工程为例,对由人工冻土融沉引起的地层位移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可分为缓慢沉降、快速沉降、平稳沉降和固结沉降4个阶段;在隧道中轴线上方,随着与出洞口距离的增大,地表沉降先增大后减小;地面沉降在横断面上的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曲线,随着与中轴线水平距离的增加,地表沉降逐渐减小,存在明显的曲线反弯点;地面水平位移随距隧道中轴线距离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水平位移对应于地面沉降分布曲线反弯点对应的位置;隧道上方由融沉引起的土体沉降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距离冻结区域越远,土体沉降越小。
王效宾杨平胡俊
关键词:人工冻土融沉三维有限元分析
盾构始发端头化学加固范围及加固工艺研究被引量:66
2010年
盾构始发是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关键风险点,确定始发端头土体加固的范围及加固工艺是盾构隧道施工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盾构隧道端头常用土体加固方式与相关计算理论及模型的讨论,结合苏州地铁苏州乐园站南端头盾构始发工程理论计算与验算,研究了软土地区常用加固方式的加固时机与加固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软土加粉土和粉砂地层采用三轴深层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的加固方式安全可行;抗滑移验算对安全系数起主导因素的是加固土体的黏聚力C;土体扰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得出的横向加固尺寸小于工艺构造要求,只要能够满足工艺构造要求,土体在抵抗扰动上就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并提出了苏州地铁始发端头具体加固范围和加固时机。
胡俊杨平董朝文马天文张婷
关键词:盾构始发加固工艺
水平冻结水泥土加固盾构洞门温度场数值研究
依托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火车站东风井盾构进出洞2#洞门水平冻结加固工程,利用ADINA有限元软件对加固工程进行数值模拟,对冻结温度场的分布规律、杯底厚度、冻结管底部冻土壁厚度、杯体厚度、冻结锋面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
王杰杨平张翔宇王许诺
关键词:水泥土温度场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苏州地铁一号线联络通道加固方式比选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联络通道施工是盾构隧道施工中的事故多发阶段,如何选择合理的周边土体加固方式是保证联络通道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联络通道的结构形式和常见的施工方法,详细比较了各种加固方式的利弊。结合苏州地铁一号线各个联络通道所处地层情况,给出了各个联络通道拟采用的加固方式。实践证明采用水平冻结加固方式,可以保证联络通道施工的安全。最后给出了几点体会与建议。
曾晖胡俊王效宾
关键词:苏州地铁联络通道加固方式
苏州地铁一号线盾构隧道端头加固方式现场调查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苏州地铁一号线建设期间,盾构进出洞施工为盾构隧道施工的关键,如何选择安全的盾构隧道端头的加固方式,已成为苏州地铁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课题。通过采用观察法、访谈法、资料法等现场调研方式,了解到一号线各标段盾构进出洞端头加固几乎都采用三轴深层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的加固方式,归纳总结了端头具体加固范围和加固工艺,给出了几点体会与建议。
胡俊杨平董朝文蔡荣
关键词:苏州地铁盾构进出洞加固方式
水平冻结法施工杯型冻土壁温度场影响参数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依托于某地铁车站盾构出洞水平冻结加固工程,利用经验证的模型和计算方法,研究了盐水温度、冻结管间距、冻结管直径和不同土层4大因素对杯型冻土壁温度场的影响。得出了各因素对杯型冻土壁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冻结管间距大小对冻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阶段相邻冻结管交圈时间的快慢,进而影响整个冻土壁达到设计厚度所需的冻结时间;砂质粉土的温度下降速率比粉质黏土要快,在冻结中前期下降的速率更加明显,后期影响并不显著;单从冻结时间考虑,冻结管内盐水温度越低越好;冻结管直径的增大在冻结前期对土体温度下降速率的影响尤其明显。
夏江涛蔡荣杨平沈亚
关键词:温度场不同土层
盾构出洞水平冻结加固杯形冻土壁温度场监测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依托于某地铁车站盾构出洞水平冻结加固工程,通过实时监测对杯型冻土壁温度场,分析了盐水温度、冻结区不同区域土体温度的发展特征,并计算了冻结区不同区域冻土壁交圈时间和发展速度.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同一测温孔内埋深较深的测点与埋深较浅的测点相比,板块加固体区的冻土交圈时间较长,发展速度较慢,而圆柱体加固区的冻土交圈时间与发展速度变化并不明显;冻土与地下连续墙间界面处,板块加固区的冻土平均发展速度明显比圆柱体加固区快,圆柱体加固区冻土壁交圈时间为31 d,其平均发展速度为20.9 mm/d,而板块加固区不同区域冻土壁平均发展速度差异明显,最快发展速度为60.5 mm/d,最慢发展速度为35.3 mm/d.
夏江涛杨平
关键词:盾构出洞水平冻结加固温度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