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2JHQ016)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4
- 相关作者:栗峥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离土时代下的纠纷及其解决被引量:1
- 2013年
- 转型期的中国乡村呈现出各种规制方式并立丛生的局面。经济能力的巨大差异改变了传统家庭中长辈与晚辈的关系,父权的式微与姻亲关系的崛起成为当代家庭纠纷的一大特征。面对日益频繁的民间借贷,作为乡村灰色势力的混混用非正常的灰色方式不经意地承担起常规性的追债职能。而失去了乡村内在秩序的结构性支持,调解这一重要的纠纷解决手段也因结构化能力的不足而日趋乏术。这表明,现代法制还未能及时下沉到乡村的深处。
- 栗峥
- 关键词:社会纠纷调解
- 流动中的乡村纠纷被引量:7
- 2013年
- 城乡间的巨大流动瓦解了中国乡村的传统秩序,冲破了差序格局的边界,个体得以迅速崛起。流动所带来的个体化广泛渗透入社会领域、家庭结构和私人空间之中,它直接决定了村民生存的逻辑,同样也决定着面对纠纷时的立场、观点、方式与解决办法。这种国家与农民之间关系的巨大变化也消解了乡村基层解纷组织的功能,导致乡村纠纷解决上的乱象局面。调解因此失去了其固着的组织结构,也随之丧失了其神奇的效力。在离土情境下,原有的"结构性调解"蜕变成为"尝试性调解"。
- 栗峥
- 关键词:乡村纠纷纠纷解决调解
- 离土中国背景下的乡村纠纷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当下中国乡土社会的最大特征是"离土"。城乡的巨大流动动摇了中国乡村的传统秩序,冲破了差序格局的边界,个体得以迅速崛起。流动所带来的个体化广泛渗透入社会领域、家庭结构和私人空间之中,它直接决定了村民生存的逻辑,同样也决定着面对纠纷时的立场、观点、方式与解决办法。在此影响下,国家与农民之间关系的巨大变化也消解了乡村基层组织的功能,导致乡村纠纷解决上的乱象局面。在离土情境下,调解的作用逐渐减弱,原有的"实质性解决"蜕变成为"形式性解决"。
- 栗峥
- 关键词:纠纷解决调解机制
- 被害人抗争与压力型司法被引量:4
- 2013年
- 当下中国的被害人抗争形态多样,有一种由弱到强的梯度变化,因具体案件性质、惩罚方式、犯罪的严重程度、对被害人伤害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影响与决定抗争力度的维度是多方面的。被害人抗争的用意在于给司法机关施压,一旦抗争产生效果,刑事司法的压力即明显升级,其直接后果是形成一种独特的司法形态———压力型司法。被害人抗争不能成为束缚司法运作的手段,现代司法应当理性对待与处理被害人抗争的问题。
- 栗峥
- 中国乡村的纠纷图景及其调解困境被引量:5
- 2013年
- 在当今转型的社会背景下,乡村社会各方以新的力量重新建构着中国农村的秩序格局,乡村社会的治理与纠纷解决也被拉进宏观社会结构之中并呈现出一幅非惯常的纠纷图景。家庭对流动和独立的个体逐渐削减了聚集而居的内在牵制力,"乡土纠纷"也经历着向"离土纠纷"的转变,纠纷解决上的暴力催债也使基层调处组织面临着双重困境。乡村调解制度的不断完善无法掩饰其诸多问题。中国乡村的纠纷生态呈现出的"乱象"局面和纠纷化解的凌乱状态必须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
- 栗峥
- 关键词:乡土社会乡村纠纷调解机制
- 转型社会中乡土纠纷的变迁被引量:2
- 2012年
- 转型期中国乡村的传统秩序正在经受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呈现为机制观念的转变、人际交往的疏离、权力关系的演变与独立个体的崛起。城乡的巨大流动使得独立的个体在纠纷处理上具有足够的自由与话语权,不再受制于乡土秩序的约束。乡村纠纷因流动而出现了解决上的"无主地带",进而刺激了乡村"混混"的"暴力救济"与纠纷解决上的"丛林法则"。乡村基层组织"悬浮"于乡土之上,不再具有支配乡村个体的机制与力量。"调解"失去了其固着的乡村组织结构与秩序保障,随之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效力,原有的"实质性调解"被弱化成了"表象性调解"。
- 栗峥
- 转型乡村中的社会治理与纠纷解决被引量:4
- 2013年
-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乡村社会治理与纠纷解决正在发生着结构性变化,其特点是乡村纠纷及其解决均处于流动之中,而不再固着于乡土逻辑与既定格局之上。这一特点直接导致乡村旧有秩序的瓦解、传统治理方式的退化、常规纠纷解决机制的失灵、乡村调解机制的虚置和私力救济的崛起。形成当下乡村纠纷状态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是乡土社会诸多力量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栗峥
- 关键词:纠纷解决社会治理私力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