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09DZW007)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卫英王立孙茜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叙事
  • 4篇明清
  • 3篇文学
  • 2篇灾害
  • 2篇灾害文学
  • 2篇生态美学
  • 2篇清代
  • 2篇美学
  • 2篇民俗
  • 1篇代文
  • 1篇地震
  • 1篇幸运
  • 1篇雪灾
  • 1篇言说
  • 1篇灾害学
  • 1篇生态美学思想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意义
  • 1篇事象
  • 1篇俗信

机构

  • 7篇大连大学
  • 2篇大连外国语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大连外国语大...

作者

  • 9篇刘卫英
  • 3篇王立
  • 2篇孙茜

传媒

  • 2篇晋阳学刊
  • 1篇东疆学刊
  • 1篇学术交流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辽东学院学报...

年份

  • 4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明清雹灾与雹神崇拜的民俗叙事被引量:6
2011年
雹灾具有瞬时突发、灾害立现的特点,史书把雹灾对应到政治悖谬导致的天气阴阳相激,认为冰雹是天界神人操纵工具播洒而成,雹子是虾蟆、蜥蜴、龙等两栖爬行类动物所吐,两龙相斗也会有冰雹,雹灾传闻体现了清代观察者、传播者的龙崇拜"先结构"存在。人们了解到雹灾是洪水前兆,及时避灾;并用火器驱赶雹灾,进而想象出某种宝贝作为御灾工具,可以抵御、驱逐来袭的雹灾。
王立刘卫英
明清“虐食”载录的潜生态美学思想被引量:4
2011年
明清相关叙事关注描述虐食的制作过程,往往在描述残忍虐食后,再描述当事人遭遇不测。某些神怪小说甚至从被食者的角度,设想遭受残酷捕食的痛苦。唐人虐食风习,多以虐食竞豪奢,寻求精神刺激和虚荣心满足。宋代虐食水族的故事增多且形式丰富。虐食习俗属古代人文生态中的负面内涵,与长期实行的酷刑制度有关,其每多与区域文化习俗结合起来。对人的生命不珍视,同对动物生命的态度相联系。古人虐食行为的文学叙述,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怀疑和挑战,具有一定潜在的生态美学的意趣。
刘卫英孙茜
关键词:明清时期生态美学
《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的空间叙事艺术
<正>《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是小说名著《西游记》中众多"救难"母题中的特例。"赈灾"母题中的"旱灾",和以往"旱灾"叙事模式极为相似,"天不降雨——大旱——赈灾——获救"。在该文本中,涉及灾难的掌控者——天宫,...
刘卫英马彦芳
文献传递
明清灾害叙事中匿灾事象的文学言说机制被引量:4
2013年
明清匿灾现象加剧了灾情危害。匿灾是灾害发生与地方官员政绩、人格评价紧密对应关系的表现。匿灾的原因在于将灾害体现出的天意责罚归结到地方官员行事上,导致地方官员为避免追责,不顾灾情是否能自救而匿灾。官员德行驱灾模式派生并加剧了官场匿灾恶习。而古代灾害文化的"人治"特征,则是灾害文学言说中的深层政治内涵和文化渊源。
刘卫英
关键词:明清灾害文学民俗事象
清代求雨禳灾叙事的伦理意蕴与民俗信仰被引量:2
2013年
遇旱求雨,是明清一个重要的民俗事象。而清代求雨禳灾的社会政治伦理整合倾向,首先是皇帝一如既往地成为求雨的正统力量。上行下效,地方官员往往也是求雨责任人,求雨成功,效应远大于勤恳敬业保民的多年辛劳。求雨禳灾叙事中往往充满疑问和不确定性,求雨失败均将责任归结操作者法师。有的法师运用含有某种神秘崇拜内蕴的巫术仪式求雨,有时会有生命代价。文学想象艺术化地丰富了文学伦理复杂的整合特征。特定地区的灵物崇拜与求雨神物有关。佛教思维影响下的咒龙求雨,谩骂乃至鞭打龙神是巫术求雨的变形。旱魃崇拜则较为复杂,在明代就已有了驱除的替代方式——兽与女性。而清代则出现人面鸟类旱魃,甚至变形旱魃。暗示着异形现身与旱灾降临的某种神秘对应关系。
刘卫英
关键词:清代文学想象民俗信仰
清代火山地震叙事的文学言说被引量:2
2013年
清代火山地震叙事,包括地震发生过程及其灾难现场感受,火山爆发及带来地震惨状的描述思考,以及地陷、海中火山爆发等。载录者往往还寻究灾害发生那偶然中的必然,个别中的一般,关注地震之前的自然界物理变化等征兆,及作为地震前兆的动物异常表现和地震灾害的后期连锁反应,即灾后之灾以及派生的严重后果。清代火山地震叙事还很留心民间互救活动,注意到当地缙绅富户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王立刘卫英
关键词:清代文学灾害文学
明清“大风吹来女人”幸运故事的生态学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明清"大风吹来女人"故事有多种类型,可分为大风为某家幸运地送来远方女子,女性为大风飘远有惊无险,因风刮来女人生出事端,以及叙说大风飘人过程等,还被有意识地赋予伦理意义。母题神秘化倾向在于,帝王贵人吉运天佑,风神形象的小说展演,对秘密社会活动乃至应对天灾施加影响,还为神怪小说借重。明清时期对山林滥伐,围湖造田,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北方大风频繁。大风吹女母题,偏重对普通人命运尤其女性遭遇的关心,具有难得的生态文化反思价值。古人并未意识到许多风灾实际上正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预警,总是宣扬在无可抵御的自然力面前的侥幸。不能仅从理想期盼的合理性着眼,而要看到侥幸后面的危机。这正是母题给予的启迪。
王立刘卫英
关键词:大风风神生态美学
冰雪灾害与明清小说的民俗想象被引量:3
2013年
严寒冰雪属突发性灾害。在古代交通条件下,行人很难避免严寒骤降时冻毙野外。北方游牧民族史诗中,冰雪灾害叙述往往同英雄的死而复生母题联系起来。唐代西征军队被暴风雪冻死的集体记忆,表明人们对冰雪灾害恐惧的持久。雪灾给古代小说战争描写带来了特色民俗特征:渲染野外应灾困难,利用大雪设下伏敌战术,以华夏中心主义态度夸大外敌不耐寒的习性。严寒雪灾叙事体现了借用自然力以御敌的另外一种功利性期盼,更接近于对自然力的真切体认。
刘卫英
关键词:冰雪灾害明清小说灾害学
国产灾难电影发展阶段及研究热点
2011年
灾难电影一般指将重大的自然与人为灾难作为表现对象的电影。灾难电影作为西方电影界一种重要电影类型,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与娱乐效应赢得极高的票房价值与观众群,具有极高的商业与艺术价值。国产灾难电影在我国可分三个发展阶段,近年呈较快发展态势,汶川地震以来已成为创作热点。《唐山大地震》引起了学界对国产灾难片的热切关注,其创作经验及研究状况需要梳理、总结与关注。
刘卫英孙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