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7A010500011)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5
相关作者:周翔林竹郭志友毕艳军董玉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电子电信
  • 4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发光
  • 2篇第一性原理
  • 2篇有机白光器件
  • 2篇有机发光
  • 2篇有机发光二极...
  • 2篇共掺
  • 2篇共掺杂
  • 2篇光效
  • 2篇光效率
  • 2篇光学
  • 2篇二极管
  • 2篇发光二极管
  • 2篇白光
  • 2篇白光器件
  • 2篇ZNO
  • 2篇MOO
  • 2篇掺杂
  • 1篇第一性原理研...
  • 1篇电池
  • 1篇电致发光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周翔
  • 2篇董玉成
  • 2篇毕艳军
  • 2篇郭志友
  • 2篇林竹
  • 2篇王振
  • 2篇陈双文
  • 1篇文尚胜
  • 1篇袁永波
  • 1篇吴宏滨
  • 1篇李艳虎
  • 1篇连加荣
  • 1篇涂爱国
  • 1篇胡苏军
  • 1篇孙慧卿
  • 1篇张剑平
  • 1篇邹建华
  • 1篇李爽
  • 1篇乔小平

传媒

  • 6篇发光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光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热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热分析结构单元,对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PLED)在光强为1000cd/m2时的热特性进行模拟,获得其温度场、热流分布及温度梯度的分布图,从仿真结果知PLED器件的最高温度为45.968℃,处于PFO-BT发光层,最低温度为45.95℃,处于石英玻璃基底末端.计算得出聚合物发光器件总热阻为1305℃/W,聚合物发光层至石英玻璃基底末端热阻为1℃/W.通过改变PLED器件输入功率、基底材料以及基底厚度3个参数,分别模拟得出其对PLED器件热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器件最高温度TH与输入功率P显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基底材料对器件温度影响小,负极端为器件主要散热通径;当基底厚度不断增加时,PLED器件最高温度随着增加,而最低温度不断减少,器件总热阻基本不变,发光层至石英基底末端热阻线性增大.
张剑平文尚胜邹建华胡苏军李艳虎吴宏滨
关键词:功率
Co和Mn共掺杂ZnO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总体能量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对未掺杂ZnO与Co和Mn共掺杂ZnO的32原子超原胞体系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计算了纤锌矿结构ZnO与Co和Mn共掺杂ZnO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光学性质,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未掺杂ZnO,Co和Mn共掺杂ZnO的禁带宽度有所减小,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能力明显增强.
毕艳军郭志友孙慧卿林竹董玉成
关键词:ZNO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光学性质
红光颜色转换层调节的顶发射有机白光器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倒置结构顶发射蓝光器件和非掺杂型红光染料NPAMLI制备了TWOLED,研究了器件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关系,器件结构为Glass/Al/Cs2CO3/Alq3/AND/NPB/MoO3/Au/Alq3/NPAMLI。NPAMLI的吸收谱与ADN的发光谱有较大的重叠,NPAMLI能够吸收ADN发出的部分蓝光并发射红光。实验中改变NPAMLI的厚度来调节器件发光颜色,当NPAMLI的厚度为300 nm时,器件的最高效率为1.25 cd/A(0.71 lm/W),发光色坐标为(0.330,0.292)。
陈双文王振周翔
关键词:有机白光器件
利用LiF空穴阻挡/激子限制层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效率被引量:4
2010年
将厚度为0.5 nm的LiF薄层引入到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的Alq3发光/电子传输层中作为空穴阻挡/激子限制层,研究其位置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发现LiF薄层在不同位置均明显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当LiF薄膜距离TPD/Alq3界面20~40 nm时,OLEDs的最大发光效率约为4.5 cd/A,是对比器件(没有LiF薄层)的1.8倍。OLEDs的电流密度随着减小LiF薄层与阴极的距离而增大。研究表明,这是因为LiF薄层可有效阻挡进入复合发光区域未复合的过剩空穴并导致其积累,空穴积累可提高电子传输区域中的电场,提高其中电子的传输和从阴极的注入,从而提高复合发光区域中的载流子平衡及其复合几率;LiF薄层可将激子限制在复合发光区域,减少激子被阴极淬灭的几率。
连加荣周翔
关键词:光学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LIF发光效率
具有Au/MoO_3空穴注入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被引量:10
2010年
研究了单层MoO3(5nm)和复合Au(4nm)/MoO3(5nm)HILs对OLEDs器件性能的影响,器件结构为ITO/HIL/NPB(40nm)/Alq3(60nm)/LiF(1nm)/Al(100nm)。与单层MoO3HIL的器件相比,具有复合Au/MoO3HIL的器件具有较大的电流和亮度。这是由于Au的功函数介于ITO和MoO3之间,导致Au的引入提高了空穴的注入效率。
涂爱国周翔
关键词:有机发光二极管空穴注入层
高效率有机蓝光和白光电致发光器件被引量:12
2011年
以蓝光材料FIrpic同时掺杂空穴传输层TCTA和电子传输层TPBI,制备了具有双发光层的高效率蓝光器件(D-BOLED),D-BOLED最大发光效率达23.4 cd/A,比单发光层蓝光器件(S-BOLED)提高了约36.8%。这是因为双发光层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扩散到激子复合界面两边载流子传输层的三线态激子。结合基于DCJTB的颜色转换层,实现了色坐标为(0.33,0.33)、最大效率为10.7 cd/A的白光发射。
王振陈双文周翔
关键词:有机白光器件
利用微球层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出光效率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自组装的方法(提拉法)在普通玻璃盖玻片衬底上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球层,对其进行简单的热处理可获得类似微透镜的结构。利用折射率匹配液将其耦合在常规OLEDs的出光面,研究了其对器件光学特性的影响。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直径为3μmPS微球层可将限制在玻璃衬底中的部分光耦合到前向外部空间,并将OLEDs器件正方向的发光亮度(效率)提高大约9%。
乔小平袁永波周翔
关键词:有机发光二极管出光效率
Co和Mn共掺杂ZnO铁磁性的第一性原理被引量:9
2008年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总体能量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GGA),对Co单独掺杂ZnO和(Co,Mn)共掺杂ZnO的32原子超原胞体系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计算了纤锌矿结构ZnO、Co-ZnO及(Co,Mn)共掺杂ZnO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ZnO中单独掺杂Co元素显示出铁磁性行为,Mn的引入减弱了Co-ZnO的铁磁性。
毕艳军郭志友林竹董玉成
关键词:氧化锌第一性原理铁磁性
MoO_3阳极缓冲层对有机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了MoO3阳极缓冲层对基于CuPc/C60异质结的有机小分子太阳电池器件性能的影响。发现:MoO3阳极缓冲层略微降低了器件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及能量转换效率;MoO3阳极缓冲层提高了器件的整流比;具有MoO3阳极缓冲层的器件在持续光照条件下连续工作20min,其主要性能参数(如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及能量转换效率)无明显衰减,而没有MoO3阳极缓冲层的对比器件在相同条件下连续工作20min,其能量转换效率衰减了大约45%。研究结果表明:MoO3阳极缓冲层明显提高了基于CuPc/C60异质结的有机小分子太阳电池器件的稳定性,可能的原因主要是MoO3阳极缓冲层改善了ITO阳极和CuPc界面,抑制了因持续光照连续工作引起的界面老化,从而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
李爽周翔
关键词:有机太阳电池MOO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