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121108-1)

作品数:5 被引量:102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兴义隋跃宇于同艳焦晓光赵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大学甘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黑土
  • 2篇土壤
  • 2篇农田
  • 1篇养分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含量
  • 1篇玉米
  • 1篇生产力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施肥
  • 1篇施肥制度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动态
  • 1篇田间
  • 1篇田间持水量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量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质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甘南县农业技...

作者

  • 4篇隋跃宇
  • 4篇张兴义
  • 2篇于同艳
  • 2篇焦晓光
  • 1篇程守全
  • 1篇王其存
  • 1篇于东
  • 1篇岳中辉
  • 1篇刘晓冰
  • 1篇赵军
  • 1篇张少良
  • 1篇程伟
  • 1篇许景刚

传媒

  • 2篇土壤通报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耕作措施对黑土农田耕层水分的影响被引量:32
2007年
通过田间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了耕作措施对农田黑土耕层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平翻和旋松耕作的垄台容重最小,但其持水能力较低;免耕土壤容重最高,饱和含水量较低,易造成土壤积水,不利于机械作业,但可提高4~6月垄沟的土壤含水量2到4个百分点,是抵御春旱的有效耕作措施;少耕夏季垄沟容重较低,持水能力高,可提高土壤有效水含量,进入雨季后,可显著地多蓄纳雨水,提高垄沟土壤含水量,最高可提高4个百务点,为东北雨养农业区高效水分调控措施.
于同艳张兴义
关键词:黑土耕作措施田间持水量水分动态
黑土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2
2007年
通过在东北黑土带典型地块取样测定的方法,研究了黑土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土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中由上至下呈现递减的规律,这种分布特征与土壤养分的分布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不同黑土地域、不同植被类型、不同黑土类型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分布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纬度的降低硝酸还原酶活性也随之下降;杂草、玉米、大豆生长的黑土硝酸还原酶活性的顺序为杂草>大豆>玉米;在三个黑土亚类中硝酸还原酶活性以白浆化黑土酶活性最低,草甸黑土和典型黑土酶活性较高;在不同熟化度黑土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布的顺序为厚层黑土>中层黑土>薄层黑土。
岳中辉张兴义许景刚隋跃宇于东王丽陈红艳庞健
关键词:硝酸还原酶活性黑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玉米生产力的关系被引量:18
2007年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空间移位的方法,将东北黑土带由南向北5个点有机质含量为18.1g kg-1、31.1g kg-1、54.6g kg-1、103.9g kg-1、53.6g kg-1的农田黑土,分别移至黑龙江省的海伦市和吉林省的德惠市的两种气候下,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黑土有机质含量与玉米生产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玉米产量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产量差异不显著;施肥对各种有机质含量的黑土均有显著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在12.3%~64.1%,黑土带的南部区域德惠市的施肥增产作用要明显高于北部区域海伦市的增产作用。
张兴义隋跃宇王其存于同艳张少良程伟
关键词:有机质黑土玉米生产力
海伦市农田黑土机械组成与土壤全量养分相关关系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主要以海伦农田黑土为对象,研究海伦土壤颗粒机械组成、全量养分含量,探讨土壤机械组成与土壤全量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海伦市农田黑土机械组成粉粒(0.02 mm^0.002 mm)占25.85%,黏粒(<0.002mm)占34.46%。粉粒与土壤全氮、全磷、全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钾不相关;黏粒与全氮、全碳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钾、全磷不相关。图1,表4,参10。
隋跃宇焦晓光程守全刘晓冰
关键词:农田黑土机械组成全量养分
不同施肥制度对大豆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27
2006年
通过测定不同施肥制度下大豆土壤微生物量C、N的动态变化,探讨了不同施肥制度对大豆土壤的培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无肥、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与N、P、K化肥配合施用能显著增加大豆各生育时期的土壤微生物量C、N,促进土壤微生物量显著增长,增强了土壤养分容量的供应强度,有利于培肥土壤。
隋跃宇焦晓光张兴义赵军
关键词:施肥制度大豆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