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6A045)

作品数:4 被引量:55H指数:4
相关作者:詹仁雅万曙潘新发叶欣周衡俊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出血
  • 4篇出血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反
  • 2篇炎症反应
  • 2篇脑损伤
  • 2篇继发性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红素
  • 1篇血肿
  • 1篇炎症细胞
  • 1篇炎症因子
  • 1篇水肿
  • 1篇通路
  • 1篇退行性疾病
  • 1篇凝血
  • 1篇凝血酶
  • 1篇细胞
  • 1篇脑出血后脑水...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篇万曙
  • 4篇詹仁雅
  • 1篇潘新发
  • 1篇黄红光
  • 1篇郑树森
  • 1篇周衡俊
  • 1篇马跃辉
  • 1篇童鹰
  • 1篇郑杰胜
  • 1篇叶欣

传媒

  • 3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游离铁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铁过载是各种脑退行性疾病常见的病理现象。研究表明由铁离子催化的过氧化反应是造成脑组织损伤的重要原因,目前认为这种反应主要由组织内低分子量的二价铁化合物介导产生。游离铁的积聚及其介导的过氧化反应是导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脑出血也存在严重的铁过载,伴有各类自由基的积聚,导致脑组织细胞蛋白质、DNA的过氧化损伤。本实验利用铁离子螫合剂——去铁敏治疗大鼠脑出血,观察大鼠脑脊液内游离铁、脑组织内总铁水平的动态改变,了解去铁敏对游离铁及总铁水平的干预效果,评价去铁敏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
万曙詹仁雅郑杰胜童鹰马跃辉黄红光郑树森
关键词:脑出血继发性脑组织损伤过氧化反应脑退行性疾病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10年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较高,但目前尚缺乏能明显改善预后的治疗措施。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机制较复杂,其中血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在继发性脑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炎症细胞的渗出及浸润、细胞因子的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的释放以及活性氧的过度产生等多种因素均参与血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进一步深入研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及其可调节性,对指导临床脑出血病人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潘新发万曙詹仁雅
关键词:脑出血炎症反应炎症细胞炎症因子活性氧
NF-κB信号通路和脑出血后的继发性脑损伤被引量:11
2010年
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转录因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与脑出血后的继发性脑损伤的关系密切。本文从NF-κB的生物学特性出发阐述了NF-κB信号通路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包括:促进炎性因子IL-1β、ICAM-1等的表达,引发和加重炎症反应;上调MMP-9的表达,破坏血脑屏障,加重血管源性脑水肿;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叶欣万曙詹仁雅
关键词: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NF-ΚB
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9年
脑出血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在脑出血后的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中,继发性脑水肿形成是导致脑组织结构改变和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已取得较多认识。脑水肿在脑出血发生后1~2h即可出现,持续4~5天开始吸收,除了与血肿周围局部脑血流下降相关外,血肿释放的某些活性物质或血液本身的成分可能是脑水肿产生的物质基础。本文综述了脑出血后各时期脑水肿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周衡俊詹仁雅万曙
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凝血酶血红素炎症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