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C860002)

作品数:8 被引量:66H指数:5
相关作者:谢静赖婧曾娇丽李文宜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网络论坛
  • 1篇都市白领
  • 1篇杜拉拉
  • 1篇虚拟社区
  • 1篇隐喻
  • 1篇硬权力
  • 1篇社区建设
  • 1篇升职
  • 1篇权力
  • 1篇权力形态
  • 1篇组织认同
  • 1篇网络
  • 1篇网络社区
  • 1篇聊天工具
  • 1篇媒介
  • 1篇民企
  • 1篇互动
  • 1篇即时聊天
  • 1篇即时聊天工具
  • 1篇家庭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作者

  • 5篇谢静
  • 1篇曾娇丽
  • 1篇李文宜

传媒

  • 3篇新闻大学
  • 2篇今传媒
  • 1篇现代传播(中...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网络即时聊天工具对组织创新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创新与发展是组织追求的首要目标,然而对于许多组织来说,创新却又似乎总是十分艰难。究其原因,忽视组织其他因素对于创新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尝试探讨网络即时聊天工具对组织创新的影响,希望通过考察这一新型组织传播方式,促进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李文宜
关键词:聊天工具网络
杜拉拉们的职场迷思——从《杜拉拉升职记》看都市白领的群体认同被引量:6
2011年
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热销表明,都市白领正以此为媒介形成群体认同。本文认为,《杜拉拉升职记》所建构的白领群体认同,不仅仅包括"我们是谁"的想象,而且还生动具体地展示了这些白领所处的微观场景——职场,因而建构了对于职场的想象与认同。具体而言,《杜拉拉升职记》呈现了三种主要的职场迷思:理性迷思、文化迷思和现代性迷思。以这些迷思为基础,杜拉拉们建构了有关都市白领的群体认同。
谢静
关键词:都市白领
网络论坛:社区治理的媒介——“官民合作”网络运作模式的初步探索被引量:13
2009年
本文通过分析上海两个各具特色的社区论坛——中远两湾城"七彩两湾论坛"和"新江湾城(上海梦想)雍景苑业主论坛",阐述网络论坛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功能与意义,描述论坛参与者各不相同却又有所类似的行动策略,探讨这种"官民合作"的网络运作模式能够为社区治理带来的希望和成绩、问题与局限。
谢静曾娇丽
关键词:网络论坛
经由传播而组织——一种动态的组织传播观被引量:16
2011年
"经由传播而组织",是一种动态的组织传播观。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组织传播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探讨这"经由传播而组织"的具体机制与规律。本文从组织理念发展、组织传播观念变化两个方面,阐述"经由传播而组织"这一动态组织传播观的具体含义、现实背景和理论沿革,探讨它对于组织传播研究发展的价值,以及在当下中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绘制地图"这一"经由传播而组织"的方式与过程。
谢静
组织隐喻与组织认同——以一家民企的家庭隐喻为例被引量:4
2009年
认同,被视为一种硬权力(如军事暴力等)所无法企及、具有非凡能量的软权力形态。组织认同则因其对于组织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在组织管理中占据越来越核心的地位,组织认同建构成为当今组织发展的一项关键任务。
谢静
关键词:隐喻家庭民企组织认同权力形态硬权力
虚拟与现实:网络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互动被引量:23
2010年
本文以近年来城市中出现的一种特殊虚拟社区——社区网络论坛为研究对象,探讨网络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互动关系。本文认为,社区网络论坛在建构社区认同、协助社区治理方面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并实现了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嵌入。不过,受现实条件制约,网络社区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谢静
关键词:网络论坛虚拟社区社区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