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ycytx-12-01)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卢峰段有厚吕香玲郭玉华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甜高粱
  • 3篇茎秆
  • 3篇高粱
  • 2篇茎秆含糖量
  • 2篇含糖
  • 2篇含糖量
  • 1篇多基因
  • 1篇性状
  • 1篇甜高粱茎秆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主基因
  • 1篇主基因+多基...
  • 1篇主基因+多基...
  • 1篇主要农艺性状
  • 1篇基因
  • 1篇基因遗传
  • 1篇基因遗传分析
  • 1篇锤度

机构

  • 3篇辽宁省农业科...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段有厚
  • 3篇卢峰
  • 2篇吕香玲
  • 1篇郭玉华

传媒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甜高粱茎秆含糖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以粒用高粱品系LR625和甜高粱品系RIO杂交构建的甜高粱F2代群体为试材,对甜高粱茎秆含糖量性状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锤度与其相关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含糖量性状中的茎汁混合锤度、茎秆重、茎汁重与株高、茎粗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出汁率与株高和第六、七节长度达到显著负相关;茎秆含糖量性状中的茎秆重和茎汁重与穗部性状及生物产量的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茎汁混合锤度与生物产量和千粒重达到显著正相关;茎汁混合锤度与茎秆重、茎汁重的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水平,且茎秆重与茎汁重相关极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锤度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茎秆重>穗重>茎汁重>千粒重>茎粗>株高>生物产量>穗粒重>穗长>七节长>六节长。
卢峰邹剑秋段有厚
关键词:甜高粱茎秆含糖量农艺性状
基于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的甜高粱茎秆含糖量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笔者以茎秆含糖量(锤度)较低的粒用高粱品系LR625(P1)和茎秆含糖量(锤度)较高的甜高粱品系Rio(P2)及其杂交后代F1、F2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茎秆含糖量的遗传进行了联合分离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含糖量性状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分别为-4.004和-2.116,显性效应分别为0.084和-0.462,主基因遗传力为83.27%,多基因遗传力为7.38%。这说明锤度性状主要受2对主基因的作用,而且2对主基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这一研究结果为茎杆含糖量性状的基因定位和育种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卢峰邹剑秋段有厚吕香玲郭玉华
关键词:甜高粱锤度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甜高粱茎秆含糖量遗传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1年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是普通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与粒用高粱相比,甜高粱育种研究进展相对缓慢,特别是茎秆含糖量高的亲本系创造比较滞后。开展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的遗传研究,对甜高粱亲本系选育及杂交种组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茎秆含糖量的评价指标入手,分别对茎秆含糖量的遗传与子粒产量及其他性状的关系、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地概括和归纳,并分析了当前茎秆含糖量研究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卢峰吕香玲邹剑秋段有厚
关键词:甜高粱茎秆含糖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