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11B030900003)
作品数:
1
被引量:9
H指数:1
相关作者:
袁勇
许杰龙
王跃强
庄莉
周顺桂
更多>>
相关机构: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理学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生物学
1篇
理学
主题
1篇
生命
1篇
生物能源
1篇
能源
1篇
微生物
1篇
纳米
1篇
纳米导线
1篇
环境修复
机构
1篇
广东省生态环...
1篇
中国科学院
作者
1篇
周顺桂
1篇
庄莉
1篇
王跃强
1篇
许杰龙
1篇
袁勇
传媒
1篇
化学进展
年份
1篇
2012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有“生命”的电线:浅析微生物纳米导线电子传递机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9
2012年
微生物纳米导线是指在缺少可溶性电子受体的条件下由微生物形成类似菌毛的导电附属物,通过它传递电子是微生物为提高胞外电子传递效率而进化形成的一种有效的电子传递方式。微生物可利用具有高效导电特性的纳米导线将电子传递到远离细胞表面的地方,从而使微生物摆脱了需要直接接触胞外电子受体(Fe(Ⅲ)氧化物或电极)才能传递电子的限制。微生物纳米导线的发现丰富了人们对胞外呼吸多样性的认识,同时其在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效率、促进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快速降解和生物能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文简单介绍了微生物纳米导线的基本特性和产生纳米导线的微生物种类,重点阐述了由Geobacter和Shewanella微生物生成的纳米导线电子传递机制以及其在生物能源和生物修复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许杰龙
周顺桂
袁勇
王跃强
庄莉
关键词:
生物能源
环境修复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