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982020)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严伟熊颖张风周辉李志辉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光动力学治疗实验性猴眼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光镜及电镜观察,在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上探讨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猴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的机制。方法采用过量激光凝固破坏猴眼视网膜及Bruch膜,建立猴眼CNV模型,采用FFA证明CNV的产生;对PDT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CNV模型进行FFA、光镜、电镜检查;将正常猴眼和未作PDT治疗的CNV模型眼分别作为对照1、2组。结果治疗组中,经FFA证实PDT治疗后1个月的CNV渗漏几乎停止,PDT治疗2~6个月CNV再次出现渗漏,程度较对照2组均有减轻。光镜、电镜下PDT治疗后1个月时CNV内有红细胞形成的血栓,并见CNV的内皮细胞增生。PDT治疗的非CNV区的视网膜解剖结构与对照1、2组相比在光镜、电镜下未见明显损伤。结论PDT治疗猴眼CNV模型是有效的,从病理组织学上证实了PDT治疗CNV主要是引起血管内血栓形成,PDT治疗对病变浅层及其周围的视网膜组织是安全的。
- 张青蔚张风马彦周辉严伟熊颖
- 关键词:光动力学脉络膜新生血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角膜新生血管后角膜的光电镜改变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应用国产光敏剂行光动力学疗法(PDT)治疗角膜新生血管后角膜的组织学改变。方法碱烧伤有色兔角膜制作角膜新生血管模型。血啉单醚5mg/kg自耳缘静脉注射,不同的能量密度61.2-52.8J/cm2的氲绿激光照射角膜新生血管根部,不注射血啉单醚并单纯行同等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组作为对照组,PDT治疗后3h、1周、1个月行角膜光电镜检查。结果PDT后3h可见角膜急性炎症反应,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少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虹膜组织无损伤。PDT后1周角膜炎症反应大部分消失,可见新生血管腔内有无定形物质填塞和许多影子血管。透射电镜显示:PDT组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内线粒体显示出空泡样变,细胞形态不完整。结论血啉单醚作为光敏剂,应用氩绿激光对角膜新生血管行PDT治疗,导致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能有效封闭角膜新生血管,对周围组织无明显损伤。
- 黄映湘张风李彬李志辉严伟熊颖周辉
- 关键词:氩绿激光角膜新生血管光动力学治疗
- 血啉甲醚在兔眼的组织分布被引量:2
- 2004年
- 高丽琴张风杨庆松周海英
- 关键词:血啉甲醚兔眼光敏剂HMME
- 应用血啉单醚光动力疗法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 2006年
- 目的观察应用血啉单醚行光动力疗法(PDT)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效果。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对象成年有色兔18只。方法制作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模型。血啉单醚5mg/kg静脉注射,不同能量密度(7.6 ̄152.8J/cm2)的氩绿激光照射角膜新生血管根部,不注射血啉单醚只单纯行同等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组作为对照组。主要指标PDT的能量密度,行角膜新生血管荧光素造影观察新生血管封闭情况。结果PDT后3天,角膜新生血管荧光素血管造影显示:应用61.2J/cm2及以上的能量,有67%以上的眼角膜新生血管被完全封闭,33%的眼部分有效。PDT后1周,61.2J/cm2及以上组仍有66.7%(16/24眼)的眼角膜新生血管完全封闭。激光后1个月5/24眼无新生血管出现,其余眼再次出现新生血管。结论采用激光能量密度在(61.2 ̄152.8)J/cm2照射的PDT治疗能完全或部分封闭兔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模型中的角膜新生血管,但有新生血管再生。(眼科,2006,15:180-183)
- 黄映湘张风李志辉严伟熊颖
-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光动力疗法
- 氩绿激光照射对角膜虹膜的损伤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了解氩绿激光对透明角膜和虹膜的损伤。方法 氩绿激光照射透明角膜 ,观察角膜和虹膜的病理改变 ,应用吲哚青绿造影观察虹膜的血液循环。结果 角膜和虹膜未见明显异常 ,虹膜血循环未见异常。结论 氩绿激光 (能量密度在 183.4 J· cm- 2 以下 )
- 黄映湘张风杨庆松李志辉严伟熊颖
-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实验性猴眼光动力治疗的安全性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视紫质 (rhodops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 ,GFAP)、波形蛋白(vimenti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检测 ,从分子水平观察光动力疗法 (PDT)治疗后非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CNV)区的视网膜的蛋白表达情况 ,对PDT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过量的眼底激光破坏Bruch膜 ,建立猴眼CNV模型 ;将正常猴眼作为对照 1组 ,未作PDT治疗的CNV模型眼作为对照 2组 ;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来研究PDT治疗后非CNV区 1、2、3、6个月的猴眼视网膜的视紫质抗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波形蛋白抗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抗体及其原位杂交 ,检测PDT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视网膜抗体表达情况。结果 :猴眼视网膜非CNV区各层组织经PDT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视紫质抗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波形蛋白抗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抗体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原位杂交信号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PDT治疗后并未引起视网膜各层蛋白表达异常 ,VEGFmRNA在分子水平亦未见表达改变 ,因此PDT治疗对视网膜组织是安全的。
- 张青蔚张风严伟熊颖周辉
- 关键词:光动力学治疗免疫组织化学猕猴属脉络膜新生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