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770017)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晓东张学亮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塾师
  • 3篇明代
  • 2篇士人
  • 2篇私塾
  • 2篇晚明
  • 2篇兼及
  • 1篇道体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影响
  • 1篇治教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角色
  • 1篇生存伦理
  • 1篇生计
  • 1篇师道
  • 1篇师徒
  • 1篇师徒关系
  • 1篇首辅
  • 1篇晚明士人
  • 1篇明朝

机构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刘晓东
  • 1篇张学亮

传媒

  • 4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明中后期内阁首辅的嬗替与政治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在明中后期内阁权力逐步发展到顶峰的政治格局下,内阁成为权力斗争和利益角逐的场所,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绞杀使内阁成员的人际关系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明中后期内阁首辅的去职都是一系列政治倾轧的结果,而去职后的首辅的结局却大多带有悲剧性的色彩,这一现象有其具体的社会和政治原因,并对当时及以后的明王朝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张学亮
关键词:明朝首辅政治影响
明代私塾中的“师徒”关系刍议被引量:5
2012年
中国传统伦理秩序体系中,"师"的位置缺失,成为后世"礼法关系"争论中的一个焦点。明朝以"孝"治国方针的确立,大大提升了"师"的礼法地位,并赋予了"师道"高于"友道"的基本内涵。明代私塾中遵循"师严然后道尊"的传统教育理念,确立了"师严子敬"的典范式的师徒关系。师徒之间拟血缘化关系的强化,使明代私塾中的师徒关系不仅相对稳定,而且具有较强的社会延续性。明代中叶之后,这种师徒关系呈现出相对淡化的趋势,表面看来似乎具有一定的破除"拟血缘化"社会关系的理性倾向,但事实上乃是在社会功利思潮泛生的影响下,士林风尚的一种异化。
刘晓东
关键词:明代私塾师道师徒关系
“弃儒从商”与“以文营商”——晚明士人生计模式的转换及其评析被引量:1
2011年
晚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动了士人生计模式的转换。"弃儒从商"与"以文营商",成为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两种方式。前者表现为对"儒业"的一种脱离,后者则是从传统"卖文博食"延展而来的、更具商品化性征的一种"本业治生"。两者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士人的生存基础,相对有效地提升了士人的生存能力。但从知识群体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两种不同的谋生方式,其社会与历史内涵还是不尽相同的。前者以一种曲线回归的方式,又回复到"仕途经济"的窠臼之中;后者则多少体现出晚明士人经济与社会人格的某些"萌动"意识。
刘晓东
关键词:晚明士人生计
“君师治教”与明代塾师的社会角色——兼及中国近世士人职业群体整合的内在障碍被引量:3
2010年
中国历史早期"治教"融合的传统,对后世亦有着深厚影响。明代塾师于基层社会中的社会活动,就不仅限于"教"的范畴之内,也包含了一些"治"的内容。塾师的终极生存目标,也更趋向于"治"而非"教"。同时,塾师以儒学"生员"为主体的构成状况,亦使塾师的社会性格与角色,在很大程度上被掩盖在了"生员"或"士"的身份范畴之下。因此,在明代社会中,虽然随着私塾教育的发展,塾师之社会规模也急剧增长,但终因这种以职业为核心的内在聚合力的缺乏,而未能趋向于一种职业群体的整合。
刘晓东
关键词:塾师明代
明代的“私塾”与“塾师”被引量:4
2010年
私塾教育,在明代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尤其是科举体制的相对开放,与政府社会教化政策的大力推行,"私塾"的分布与发展,也呈现出更为纵深化的发展趋势,并日渐成为明代"私学"中的一个主体部分。"私塾"的这种纵深化发展,不仅促动了社会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兴盛,也促动了塾师职业群体人数与社会规模的极大增长。不过,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已远远超出了"私塾"及其对"塾师"社会需求的增长速度,而呈现出了一种"供大于求"的相对失衡的社会局面。
刘晓东
关键词:明代私塾塾师
“道体下移”与晚明基层社会的教育困境——兼及晚明塾师职业生存伦理的异变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对韩愈《师说》与明末张履祥《处馆说》中"师道"的比较,不难揭示出晚明士人对基层社会教育中"道体下移"的种种感悟。这种"道体下移"实际上反映出了晚明基层社会教育——尤其是经学教育——工具理性的强化。经学教育中对生活理性与理性生活之养成能力的下降,成为晚明基层社会教育的一个困境所在。这种困境的形成,从根本上说,乃是由于晚明社会变迁中"仕途经济"的强化,以及"科举必由学校"的体制效应使然。这种教育困境的濡染与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促动了晚明塾师自身职业生存伦理,从"传圣道"向"做生意"的潜在转换与异变,这也成为晚明基层社会教育困境深化的一个外在表征所在。
刘晓东
关键词:晚明塾师教育理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