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1-09)
- 作品数:4 被引量:230H指数:4
- 相关作者:程国栋肖洪浪冯虎元王勋陵安黎哲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增强UV-B辐射与干旱复合处理对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1
- 2002年
- 为研究由于平流层臭氧层减薄紫外线 B辐射增强在干旱地区对春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的特殊性 ,模拟平流层臭氧减少 2 0 %时辐射到地表的紫外线 B(UV-B,2 80~ 3 1 5 nm)的增强和水分胁迫 (-0 .5 Mpa,聚乙二醇 PEG-60 0 0处理获得 ) ,通过测定两种胁迫下春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叶绿素含量、类黄酮含量、水势、细胞膜相对透性、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 ,研究了增强 UV-B辐射和水分胁迫复合作用对温室种植的小麦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虽然水分胁迫和 UV-B辐射单独或复合处理都使春小麦的叶绿素含量降低 ,但仅 UV-B辐射增强单独处理显著地降低小麦叶绿素 a、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 ,而水分胁迫以及复合处理对叶绿素的含量的降低作用不显著。两种胁迫无论是单独作用还是复合作用均能使类黄酮含量升高 ,并且处理第 3天比第 1天高出近 5 0 % ,复合处理下类黄酮的含量大于两个因子单独处理。UV-B辐射和水分胁迫处理 1 d对春小麦叶片的相对电导率的影响不明显 ,处理 3 d后两种胁迫下相对电导率均上升 ,表明膜透性增加 ,其中水分胁迫作用下增加尤其明显。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 ,在两种因子单独和复合作用下都升高 ,说明膜的生理功能受到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 冯虎元安黎哲陈书燕王勋陵程国栋
- 关键词:增强UV-B辐射干旱小麦幼苗生理特性
- 马先蒿属(Pedicularis L.)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被引量:41
- 2003年
- 分析了马先蒿属 (PedicularisL .)植物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δ13C值 )特征以及δ13C值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所有样品的δ13C值属于C3植物的范围 ,最大值是碎米蕨叶马先蒿 (Pedic ularischeilanthifoilia) ,- 2 2 .4‰ ,最小值属于黄花鸭首马先蒿 (Pedicularisanasvar .xanthantha) ,- 31.5‰ ,平均值为 - 2 7.1‰ .相关分析表明 ,马先蒿植物叶片的δ13C值与年降水量和湿润度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与年平均温度和≥ 10℃的总积温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 .随着海拔的升高 ,δ13C值增大 (P <0 0 5 ) ,与经度的变化呈负相关 (P <0 0 5 ) ,而与纬度呈现弱的正相关 (P <0 0 5 )关系 .
- 冯虎元安黎哲陈拓徐世健强维亚刘光王勋陵
- 关键词:马先蒿属稳定碳同位素环境因子年平均温度
- 中国西北内陆河水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以黑河流域为例被引量:95
- 2006年
- 中国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占国土面积1/3的内陆河地区先天性的水资源不足,再叠加不合理的利用,使得水问题成为西北内陆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键性问题.以黑河为例论述了流域尺度的水、土、生态、环境及管理问题;提出缓解流域水资源矛盾必须在流域尺度提高水效益的适应对策;讨论了绿洲灌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的4个环节,即灌溉水向土壤水转化、土壤水的生物利用、生物水的生产率以及市场需求的产业配置;展示了水源涵养、节水型绿洲建设、生态水利用率提高的部分实例;分析了水资源的社会化管理的阶段、问题与途径,强调流域虚拟水配置战略,指出提高流域水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仍有较大潜力.
- 程国栋肖洪浪徐中民李锦秀陆明峰
- 关键词:水问题生态经济
- 黑河流域水问题与水管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4
- 2006年
- 水资源已从自然资源跃升为国家关键性、基础性战略资源,我国是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占国土面积1/3的内陆河地区先天性的资源缺陷叠加不合理的利用使得水问题成为内陆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性问题。分析了中国典型内陆河———黑河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指出了传统生产条件下流域水资源利用已经走到尽头,缓解流域水资源矛盾必须提高单方水的效益;概要了“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系统试验示范研究”在上游水源涵养区培育、中游节水型绿洲构建、下游生态水利用率提高以及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部分成果,显示出提高流域水-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仍有较大潜力。在流域尺度上认识内陆河地表过程及其演变规律,集成生态技术体系和模式,重视流域尺度的水循环,实现流域尺度的生态水文学实验研究,建立内陆河流域科学基础应为长期努力的方向。
- 肖洪浪程国栋
- 关键词:水环境水管理水利用率黑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