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2hzs1J009)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赵冬香吴娇王玉洁赵怡楠黎荣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若虫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饲养
  • 1篇人工饲养
  • 1篇荔枝蝽
  • 1篇捕食
  • 1篇捕食功能
  • 1篇捕食功能反应
  • 1篇捕食行为

机构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作者

  • 2篇王玉洁
  • 2篇吴娇
  • 2篇赵冬香
  • 1篇黎荣欣
  • 1篇赵怡楠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广腹螳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综述了国内外广腹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在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天敌、利用价值及饲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在广腹螳螂种群保护、遗传机制及分子水平等方面研究的不足,提出合理使用药剂和用药时间防治害虫,尽量减少对广腹螳螂的杀伤;严禁收购广腹螳螂卵鞘作为药用等破坏性行为,保护广腹螳螂资源;创造有利于广腹螳螂栖息繁衍的环境条件或通过人工饲养的方法,增加广腹螳螂的种群数量;加强对广腹螳螂药用价值、田间生物防治利用、遗传机制及分子水平的研究等建议。
王玉洁吴娇赵冬香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人工饲养
广斧螳若虫对荔枝蝽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被引量:13
2015年
为明确广斧螳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lle)若虫对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Drury)若虫的捕食潜力,采用捕食功能反应方法研究了广斧螳若虫对荔枝蝽若虫的捕食能力变化、捕食功能反应、捕食行为及搜寻效应。结果表明,广斧螳7龄若虫对荔枝蝽1龄若虫、广斧螳8龄若虫对荔枝蝽1~4龄若虫、广斧螳9~10龄若虫对荔枝蝽1~5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拟合HollingⅡ型方程。广斧螳9、10龄若虫对荔枝蝽5龄若虫的攻击系数最高,分别为1.3617和1.2422;广斧螳8、10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最高,均为122.0头。捕食同一龄期荔枝蝽若虫时,广斧螳若虫的搜寻效应会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下降,9龄若虫对荔枝蝽5龄若虫的搜寻效应随密度增加下降趋势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广斧螳可能具有作为有效天敌应用于荔枝蝽生物防治的潜力。
王玉洁吴娇赵怡楠黎荣欣赵冬香
关键词:荔枝蝽捕食功能反应捕食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