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220369)

作品数:14 被引量:397H指数:9
相关作者:王登红黄凡何晗晗刘新星陈郑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0篇成矿
  • 4篇岩体
  • 4篇矿床
  • 3篇岩浆
  • 3篇找矿
  • 2篇钼矿
  • 2篇小岩体
  • 2篇矿产
  • 2篇SHRIMP
  • 2篇成矿规律
  • 2篇成矿省
  • 2篇成矿特征
  • 1篇等时线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幔
  • 1篇地幔柱
  • 1篇定年
  • 1篇东段

机构

  • 13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国家地质实验...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四川省地质矿...
  • 2篇江西省地质矿...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 1篇中化地质矿山...
  • 1篇湖南省地质矿...
  • 1篇中化地质矿山...

作者

  • 11篇王登红
  • 6篇黄凡
  • 5篇何晗晗
  • 3篇陈郑辉
  • 3篇刘新星
  • 3篇王永磊
  • 3篇王成辉
  • 2篇李建康
  • 2篇赵芝
  • 2篇刘善宝
  • 2篇王晓地
  • 2篇贾小辉
  • 2篇徐志刚
  • 2篇杨文强
  • 2篇陈毓川
  • 2篇李华芹
  • 2篇任海涛
  • 1篇袁忠信
  • 1篇赵汀
  • 1篇郭娜欣

传媒

  • 4篇地质通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岩矿测试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西部资源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4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湘南地区骑田岭与香花岭岩体的成矿特征对比被引量:4
2016年
湘南地区是典型的稀有-有色多金属成矿区,成矿作用与广泛发育的燕山早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以骑田岭和香花岭两个典型成矿岩体为研究对象,对比总结了其岩石学、地球化学、成矿学等方面的特征。骑田岭岩性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香花岭则以锂白云母花岗岩、铁锂云母花岗岩等为主;骑田岭花岗岩具有高硅碱、弱过铝质-过铝质的特点,属于钙碱性系列,而香花岭花岗岩较骑田岭更富硅碱,分异程度更高,且高度富集挥发分氟,是高酸富碱氟、高度分异的碱性-过碱性花岗岩;高分异的香花岭岩体发育钨、锡、铌、钽等有色-稀有金属矿床,而同时期的骑田岭岩体仅形成钨、锡矿床。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从含矿性角度,骑田岭花岗岩中稀有金属含量远不如香花岭岩体;香花岭花岗岩的高分异演化有利于稀有金属和挥发分的逐步富集成矿;骑田岭岩基已遭受高度风化剥蚀作用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综合骑田岭岩体的地球化学成矿图解推断,岩体西北部是有利的成矿部位,结合香花岭小岩体的成矿,认为尽管在受风化剥蚀影响较大的岩体西北部找到矿化并非易事,但若附近有出露或隐伏的小岩体,将会是有利的稀有-有色金属矿化部位。
何晗晗王登红王瑞江李建康赵芝黄凡于扬张怡军
关键词: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特征
中国锰矿成矿规律初探被引量:106
2014年
中国锰矿资源较丰富,资源量排名在世界上位列第5。中国锰矿种类多样,有海相沉积型、火山-沉积型、碳酸盐岩中热水沉积型(或"层控"型)、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型、受变质型及表生型。其中,海相沉积型占资源量的71.4%,表生型占15.7%,是最主要的两种类型。中国锰矿广泛分布于"泛扬子区"、华北陆块的燕辽地区以及天山和祁连山部分地区,尤以"泛扬子区"为最,并具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的总体特征。中国的成锰时代多,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是中国锰矿形成的重要时代。中国锰矿时-空分布的主要特征是"北锰南迁":中元古代锰矿主要产于华北陆块的燕辽裂谷带,新元古代—古生代锰矿主要产于"泛扬子区"的大陆边缘盆地或台内盆地中。大型、超大型锰矿床或锰矿田的形成,受控于非构造期盆地性质、古海洋结构、古海水性质及海平面升降等因素,其形成环境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及同源性。
付勇徐志刚裴浩翔江冉
关键词:锰矿海平面
中国钼矿资源特征及其成矿规律概要被引量:57
2014年
中国钼矿资源丰富,是我国的优势矿种之一.近年来钼矿找矿成果突出,钼矿在我国遍地开花,呈现出“面型”分布的特征.从地理分布上看,总体集中在中国东部地区,其中河南省钼储量居首;从矿床规模看,查明的超大型钼矿床约占全国钼资源量的53%,大型钼矿床约占30%,中型钼矿床约占14%,小型钼矿床和钼矿(化)点仅占约3%;从矿床类型来看,主要有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和沉积(变质)型,分别占钼总资源量的85.75%,8.83%,2.79%,2.63%.根据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将中国钼成矿期划分为六个阶段:前寒武纪(>800Ma)、寒武纪—志留纪(540~415Ma,加里东期)、泥盆纪—二叠纪(400~290Ma,海西期)、三叠纪(260~200Ma、印支期)、侏罗纪—白垩纪(195~70Ma、燕山期)和古近纪—新近纪(65~10Ma、喜马拉雅期),其中燕山期是最主要的成矿期,形成了约76.69%钼资源,其次为喜马拉雅期.本文初步总结了中国钼矿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矿规律,将全国钼矿划分为41个Ⅲ级成钼带,13个Ⅱ级成钼省,4个Ⅰ级成钼域,建立了中国钼矿成矿谱系,探讨了不同类型钼矿的时空演化、钼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的关系,并认为钼是反映中国地壳演化的有效示踪剂.
黄凡王登红王成辉陈郑辉袁忠信刘新星
关键词:钼矿矿床类型成矿规律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孟恩套力盖银铅锌金属矿床特征浅析被引量:1
2023年
孟恩套力盖大型银铅锌金属矿床,伴生矿种有锡、铟、镉、镓、铜、金,为岩浆热液型矿床。成矿围岩为三叠纪黑云英云闪长岩,矿体主要分布于岩体内部近东西向的断裂带内,呈脉状产出。成矿时代为中—晚侏罗世。
李雪娇李佳洋刘宴文郭嘉宁
关键词:银铅锌矿矿床特征岩浆热液型
对华南小岩体找大矿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4
2014年
国内外一些规模很大的金属矿床常常出现在一些规模不大的小岩体附近或者小岩体本身就含矿,由此出现了"小岩体成矿"甚至成大矿的现象,如江西德兴铜矿田、湖南骑田岭钨多金属矿集区、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集区、广东贵东铀矿田等都存在这种现象。通过对华南扬子成矿省和华南成矿省小岩体成矿多种现象的分析,认为小岩体成矿对于成矿时代、矿床类型、矿种及成因等并无特定的选择,但可能更多地反映了矿床的保存条件,而其深部往往有大岩基。大岩基周围的小岩体尤其值得重视,而孤立的小岩体可能成矿不好,大岩基内部的小岩体以往被忽视了,斜向侵位的小岩体对于结晶分异和多矿种组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华南地区目前对于小岩体成矿的问题,探讨更多的实际上是小岩体的找矿问题,而对于小岩体成矿机制的研究程度还比较低,需要加强。
王登红何晗晗黄凡王永磊
关键词:小岩体成矿找矿
中国钾盐矿产预测评价模型和资源潜力分析被引量:17
2019年
为摸清全国钾盐矿资源家底,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产业政策,依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和成果,系统地开展了中国钾盐矿成矿特征研究和资源潜力评价。研究和评价结果显示,中国钾盐矿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以第四纪盐湖型钾盐矿为主,成矿时代以第四纪为主。钾盐矿主要分布在西部大型新生代陆相成盐盆地,在空间上可划分为12个Ⅲ级成矿区带。在典型矿床、区域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第四纪盐湖型、深藏地下卤水型、碎屑岩型、碳酸盐岩型4类钾盐矿的预测评价模型特征。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共圈定钾盐矿最小预测区320个,归并圈定了42个3级预测区,并对各预测区进行了定量预测评价,6000m以浅钾盐矿预测资源量计32.63×10^8t(KCl),其中500m以浅钾盐矿预测资源量计15.10×10^8t。分析结果显示,全国以柴达木盆地及北缘钾盐成矿带和塔里木盆地钾盐矿成矿带预测资源量较大,预测资源量主要为第四纪盐湖型和深藏地下卤水型。潜力预测工作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的钾盐矿床地质和勘查信息资料水平,对指导钾盐矿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商朋强商朋强祁才吉熊先孝关炳庭张杨
关键词:钾盐矿成矿特征资源潜力
对华南小岩体找大矿问题的探讨
国内外一些规模很大的金属矿床常常出现在一些规模不大的小岩体附近或者小岩体本身就含矿,由此出现了'小岩体成矿'甚至成大矿的现象,如江西德兴铜矿田、湖南骑田岭钨多金属矿集区、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集区、广东贵东铀矿田等都存在这种...
王登红何晗晗黄凡王永磊
关键词:小岩体成矿找矿
文献传递
四川攀西地区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应用SHRIMP锆石U-Pb测年,对攀西地区白马和太和含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年龄进行研究,获得白马层状辉长岩体锆石U-Pb年龄为258±2Ma(95%可信度),太和层状辉长岩体锆石U-Pb年龄为262±2Ma(95%可信度)。结果表明,攀西地区的白马和太和含矿层状辉长岩体均形成于二叠纪晚期。该年龄信息显示了从层状辉长岩体的侵入到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高峰期(250Ma)仅距5~10Ma,二者应属于同期不同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鉴于空间上层状辉长岩体与峨眉山玄武岩密切相关,基性-超基性岩体和玄武岩的形成均与晚古生代末期峨眉地幔柱活动有关。
李华芹王登红任海涛王晓地贾小辉杨文强王磊
关键词:峨眉地幔柱基性-超基性岩体SHRIMP锆石U-PB
中国内生钼矿床辉钼矿的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近年来,金属硫化物微量元素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主要局限于少数常见的硫化物,如黄铁矿.辉钼矿作为内生金属矿床最常见的金属硫化物之一,目前对其微量元素的研究成果还很少,对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揭示的成因意义还不明.文章尝试性地对中国57个内生独立钼矿床或共伴生钼矿床中的辉钼矿进行了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合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除Re、Os等少数元素可成类质同象存在于辉钼矿中以外,推测大部分微量元素可能以固溶体出溶、机械混入物或流体包裹体等形式存在于辉钼矿中.各矿床中辉钼矿微量元素相对于中国陆壳富集Cu、Zn、Pb、W等常见的成矿元素,暗示不同地质环境下不同时代和矿床类型的成钼流体搬运的成矿元素具有一致性和普遍性,这是造成钼多金属矿床金属元素矿化分带的基础.辉钼矿的主要微量元素呈对数正相关,受矿床类型和产出环境影响不大;辉钼矿Co/Ni比值多数<1,集中于0.01~0.57,不同矿床类型的Co/Ni比值具有一定规律性:当w(Co)<30μg/g时,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中辉钼矿的Ni含量比较稳定;当w(Co) >30 μg/g时,Ni含量比较高;石英脉型矿床的Co/Ni比值变化较大,且小于斑岩型矿床的Co/Ni比值.在内生金属矿床中,辉钼矿主要形成于还原性环境中,但石英脉型矿床的形成条件与斑岩型矿床相比,其氧化性明显增强.根据分析结果和前人研究成果,推测成钼流体应为富CO2和Cl-(个别还富含F-)以及部分还原性气体成分(H2、CO、CH4等)的成矿流体.
黄凡王登红陈毓川王成辉唐菊兴陈郑辉王立强刘善宝李建康张长青应立娟王永磊李立兴李超
关键词:辉钼矿赋存状态流体性质成矿预测
华南区域成矿和中生代岩浆成矿规律概要被引量:107
2014年
华南地区成矿地质构造环境经历了六个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并在中生代形成了长江中下游、江南隆起、赣东北(钦杭带东段)、武夷-云开、南岭和东南沿海6个构造岩浆成矿带。本文依矿床的成矿系列理论,将华南中生代繁多的矿床,按地质构造单元及环境、岩浆成矿作用的专属性、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组合,划分出五个矿床成矿系列,总结了各矿床成矿系列的特征,分析了各矿床成矿系列的边界及部分过渡、重叠的特色。本文总结了华南成矿作用的时空分布及演化规律,分析各矿床成矿系列与壳幔作用的关系,探讨了华南中生代成矿作用与印支期华北、扬子板块碰撞对接、燕山期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之远程影响的关系,以及华南地区燕山期地幔活动对该区岩浆成矿作用的重要贡献。
陈毓川王登红徐志刚黄凡
关键词:成矿系列成矿规律中生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