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0631006)

作品数:20 被引量:121H指数:7
相关作者:刘雅红廖晓萍朱恒乾陈朝喜岳磊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耐药
  • 12篇杆菌
  • 8篇大肠杆菌
  • 7篇喹诺酮
  • 7篇耐药性
  • 5篇基因
  • 5篇宠物
  • 4篇动物
  • 4篇动物源
  • 4篇质粒介导
  • 4篇生物被膜
  • 4篇肠杆菌
  • 3篇毒力
  • 3篇毒力基因
  • 3篇血清型
  • 3篇药物
  • 3篇埃希菌
  • 3篇埃希氏菌
  • 3篇大肠埃希菌
  • 3篇大肠埃希氏菌

机构

  • 20篇华南农业大学
  • 7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8篇刘雅红
  • 14篇廖晓萍
  • 9篇陈朝喜
  • 9篇朱恒乾
  • 6篇岳磊
  • 5篇陈雪影
  • 5篇张美君
  • 4篇庄娜
  • 4篇张悦
  • 4篇孙坚
  • 4篇李树娟
  • 4篇孙迎
  • 4篇王秀梅
  • 3篇蒋红霞
  • 3篇王杨
  • 2篇吴彩霞
  • 2篇时伟
  • 2篇李亮
  • 2篇阳艳林
  • 2篇刘宝涛

传媒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动物医学进展
  • 3篇中国预防兽医...
  • 2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5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宠物源大肠杆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D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宠物源大肠杆菌进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D的检测,并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传播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对阳性菌株进行1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试验;通过PCR对基因克隆,并对克隆产物和菌株阳性质粒进行转化;同时对菌株进行接合转移试验。【结果】从164株宠物源大肠杆菌中检测出1株qnrD阳性菌株(GP2009-036),GP2009-036对14种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表现为多重耐药(14耐);PCR产物经连接PMD19-T载体后可转化入DH5α感受态细胞中;接合转移试验成功地将质粒转移到大肠杆菌J53中;可从GP2009-036与其转化子中抽提出阳性质粒。【结论】该qnrD阳性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且阳性质粒可在病原微生物间进行水平传播,其水平传播机制可能使该基因在宠物临床上进行传播。
朱恒乾廖晓萍陈朝喜孙坚李亮张美君刘宝涛孙迎钟国光刘雅红
关键词:大肠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
动物源肠杆菌分离株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检测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解近年广东地区肠杆菌科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MQR)的流行情况,对广东地区猪、禽养殖场2007~2009年分离的407株肠杆菌进行PMQR基因的检测,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对所有菌株进行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qnrA、qnrB、qnrS、qnrD、qepA及aac(6′)-Ib-cr的检出率分别为0.98%、4.91%、16.22%、1.72%、0.25%、5.41%,qnrC没有检测出,有27(6.63%)株同时携带两种或两种以上PMQR基因。近年广东地区动物源肠杆菌的PMQR基因流行存在上升趋势,耐药性存在严重,且存在多重耐药现象。
张悦王杨张美君刘雅红
关键词:PMQR耐药性肠杆菌
动物源大肠埃希氏菌QnrS阳性株体内氟喹诺酮药物蓄积的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动物源大肠埃希氏菌QnrS阳性株体内蓄积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主动外排机制在携QnrS菌株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QnrS阳性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荧光测定法检测盐酸环丙沙星在QnrS阳性株体内浓度的变化及能量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对菌体内药物蓄积的影响。【结果】动物源大肠埃希氏菌QnrS阳性株对氟喹诺酮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均对盐酸环丙沙星的蓄积呈能量依赖性降低,其中以耐药株体内的药物浓度降低最为明显。加入能量抑制剂后,耐药株体内的药物浓度上升程度明显高于敏感株,但均达不到标准株体内药物浓度水平。【结论】主动外排泵的激活,使受试菌体内盐酸环丙沙星减少并低于有效浓度,从而影响QnrS介导的氟喹诺酮类耐药性。
阳艳林岳磊李树娟薛国聪李璐璐陈朝喜张文剑吴欢鹏刘雅红
关键词:大肠埃希氏菌盐酸环丙沙星主动外排泵
氨基糖苷类药物诱导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变化规律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对3株不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大肠埃希菌进行4种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安普霉素)诱导,考察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对其余8种不同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膜清除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氨基糖苷类药物诱导压力下,3株不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菌株对其余8种抗菌药物的最小膜清除浓度比最小抑菌浓度至少增加8倍以上,与诱导前相比,大肠埃希菌形成生物被膜后,其最小膜清除浓度增加的速率比最小抑菌浓度快。
陈朝喜刘雅红
关键词:最小抑菌浓度大肠埃希菌
动物源大肠杆菌PMQR基因流行性检测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检测分离自广东省散养型养殖场的动物源大肠杆菌中oqxAB基因及其它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MQR)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oqxA、oqxB、qnr、qepA和aac(6′)-Ib-cr基因;琼脂平板稀释法对PMQR阳性菌株进行18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qnrB、qnrS、aac(6′)-Ib-cr、oqxA、oqxB的检出率依次为10.49%、18.88%、31.47%、44.8%和48.9%,但未检测到qnrA、qnrC、qnrD和qepA。oqxA与oqxB的检出率较高,且oqxA与oqxB常常同时存在。多数菌株同时携带两个或两个以上的PMQR基因。PMQR阳性菌对18种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PMQR基因在广东省兽医临床传播广泛,广东省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较为严重,药敏谱呈多样化,多重耐药株比例较高。
庄娜陈雪影岳磊廖晓萍刘雅红
关键词:大肠埃希氏菌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
广东屠猪肉样品中大肠杆菌耐药性与毒力特征的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为分析广东地区屠猪肉中大肠杆菌(E.coli)药物敏感菌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和系统进化背景,本研究从屠猪肉样品中分离出112株E.coli,采用玻片凝集法鉴定血清型,琼脂稀释法测定10种抗菌药的敏感性,PCR方法检测7种毒力相关基因,多重PCR方法进行系统进化背景判定。结果显示,112株E.coli中,定型菌株95株,分别属于15种血清型,其中O65、O131、O8和O158为优势血清型。几乎所有菌株对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和四环素高度耐药,而对头孢曲松高度敏感,其中多重耐药菌株多数耐5种以上药物,常见的多重耐药表型是氟苯尼考/氯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氨苄西林。PCR鉴定结果表明,含有毒力基因的菌株中38%至少具有两个毒力基因,其中EAST1+Stx2e和hlyF+Stx2e比较常见。比较常见的毒力基因为Stx2e和EAST1,STb基因仅在一株菌中检测到。多重PCR鉴定结果显示,屠猪肉样品中E.coli主要分布为共生型的A组和B1组。本研究为大肠杆菌病的控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依据。
孙迎廖晓萍王秀梅孙坚刘宝涛朱恒乾张悦王杨张美君刘雅红
关键词:大肠杆菌耐药性血清型毒力基因
百余株宠物源性大肠杆菌的生物被膜表型与耐药谱型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改良结晶紫半定量方法、快速银染法和扫描电镜定性方法对106株宠物源性大肠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同时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方法进行了对恩诺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噻呋等15种宠物医院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抗生素压力下大肠杆菌耐药谱型与生物被膜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06株宠物源性大肠杆菌分为4种不同的成膜能力表型;不同成膜能力菌株对15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的耐药谱型。快速银染法和扫描电镜法能够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进行鉴定;生物被膜的形成与耐药谱型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陈朝喜廖晓平朱恒乾刘雅红
关键词:大肠杆菌生物被膜扫描电镜
动物源qnr基因阳性肠杆菌Ⅰ类整合子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Ⅰ类整合子在qnr基因阳性的动物源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探讨qnr基因与Ⅰ类整合子之间的流行相关性。【方法】PCR测序检测从526株动物源肠杆菌中筛选到的14株qnr基因阳性株的Ⅰ类整合酶,并对Ⅰ类整合酶阳性菌的基因盒进行长片段PCR测序。【结果】14株qnr基因阳性动物源肠杆菌均携带Ⅰ类整合子,且每个基因盒至少携带两个耐药基因。在所发现的基因盒中二氢叶酸还原酶(dfrA)和氨基糖苷腺苷酰转移酶(aadA)的检出率最高。本研究还检测到了1个携带林可胺核苷酸转移酶(linF)和2个携带利福平核糖基转移酶(arr-3)的基因盒子。2株aac(6')-Ⅰb-cr基因阳性菌的aac(6')-Ⅰb-cr基因也位于基因盒中,且均位于一空基因盒的下游。在本研究检测到的基因盒中,dfrA27-aadA2、dfrA12-orfF-aadA2和dfrA17-aadA5为检出率最高的基因盒排列。【结论】qnr基因与Ⅰ类整合子具有明显的流行相关性。
岳磊陈雪影庄娜何家欣时伟廖晓萍刘雅红
关键词:QNR基因动物源肠杆菌整合子
临床分离食品动物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耐药分子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本研究从主动外排机制、膜孔蛋白缺失及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改变等几个方面探讨临床分离的20株动物源性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耐药分子特征。实验结果表明,20株临床分离大肠杆菌gyrA83、gyrA87、parC80的突变率分别为95%、85%、55%。gyrA和parC共同突变的有11株,突变率为55%;20株多重耐药菌大肠杆菌普遍存在主动外排机制,主要介导对部分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氟苯尼考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当添加外排泵抑制剂PAβN后多数菌株庆大霉素、新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都降低了2倍~256倍。利用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外排泵Acr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证实所有临床分离菌外排泵表达都增高;20株分离大肠杆菌中,部分菌株缺失OmpC或OmpF蛋白,同时缺失这两个蛋白的只有3株。部分菌株OmpF蛋白条带附近存在有多重耐药相关蛋白(Mar)。本研究结果揭示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高水平的耐药表型是主动外排机制、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外膜通透性的改变及其它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蒋红霞吕殿红陈杖榴陈继荣谢远东曾振灵
关键词:大肠杆菌主动外排膜孔蛋白耐药性
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的出现,迅速提高了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给临床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目前虽然认为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只引起低水平耐药,但低水平耐药性可使细菌数量达到出现突变所需的浓度,从而出现高水平耐药。因此,对质粒介导该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及耐药基因的分子传播机制的研究不仅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而且有助于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朱恒乾彭斌廖晓萍
关键词:PMQR耐药QNR喹诺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