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20010911)

作品数:15 被引量:202H指数:9
相关作者:王贵强赵鸿朴文花于敏席宏丽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无锡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肝炎
  • 11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6篇细胞
  • 6篇病毒
  • 5篇慢性
  • 5篇肝炎病毒
  • 4篇慢性乙型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单个核细胞
  • 2篇血清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乙型肝炎肝
  • 2篇乙型肝炎肝纤...
  • 2篇体外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外周血单个核
  • 2篇外周血单个核...

机构

  • 15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秦皇岛市第三...
  • 2篇北京地坛医院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无锡市传染病...
  • 2篇安阳市第五人...
  • 1篇延边大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匹兹堡大学

作者

  • 15篇王贵强
  • 6篇朴文花
  • 6篇赵鸿
  • 4篇于敏
  • 4篇席宏丽
  • 4篇张恒辉
  • 4篇何豫
  • 3篇王勤环
  • 3篇刘茂昌
  • 3篇刘卫平
  • 2篇孙新婷
  • 2篇于岩岩
  • 2篇王玉华
  • 2篇赵连荣
  • 2篇郎振为
  • 2篇许德军
  • 2篇陈姬
  • 2篇斯崇文
  • 2篇公维波
  • 2篇韩忠厚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5
  • 3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基因型和亚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9
2007年
目的明确乙肝病毒不同基因型和亚型在国内的分布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来自国内8个地区88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和临床资料,用PCR—RFLP方法鉴定病毒基因型和亚型,分析不同基因(亚)型与病情间的相关性。结果乙肝病毒B(20.77%)和C(78.22%)基因型为最常见,仅1例为D基因型;所有B基因型均为Ba亚型,C基因型中仅发现C2和C1亚型。北方地区患者多感染C基因型(83.62%)/C2亚型(90.32%)。B基因型患者的年龄明显小于C基因型患者(P〈0.000)。不同年龄段B基因型和C基因型比较发现,感染B基因型的患者在30岁以下、30~50岁和50岁以上年龄段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感染C基因型的患者比例呈现相反趋势(P=0.000)。C1和C2亚型患者的年龄相近。各基因型在肝硬化、慢乙肝和无症状携带者中的分布无差别。B和C基因型(C1和C2亚型)患者的病毒量之间无差别。B基因型患者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评分明显低于C型患者(P〈0.05)。结论北方地区以C基因型和C2亚型为主。B基因型患者的年龄明显小于C基因型。B和C基因型(C1和C2亚型)患者的肝脏炎症和病毒量之间无差别。B基因型患者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评分明显小于C型患者。
赵鸿李俊李兴丰斯崇文于敏公维波于岩岩王贵强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基因亚型
慢性HBV感染肝脏病理变化和生化ALT及病毒学关系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ALT、HBV DNA与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对81例慢性HBV感染患者检测血清ALT、HBV DNA,并进行肝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ALT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683和0.419),与HBV DNA无相关性。随着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ALT有升高趋势(Х^2趋势值分别为25.81和12.012),HBV DNA无升高趋势,而随着HBV DNA的升高,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并无加重趋势。肝组织HBsAg、HBcA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ALT、HBV 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LT与肝脏炎症活动度有明显相关性,仍是观察炎症变化的敏感指标,HBV DNA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无相关性。
王治兰刘卫平王贵强
关键词:乙型慢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动态观察血清HBV-DNA水平预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意义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 研究干扰素 α 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肝 )期间 ,患者血清中HBV-DNA定量的动态变化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5.8例慢性乙肝患者皮下注射干扰素 α-2a3MIU 次 ,每周 3次 ,疗程 6个月。观察患者血清中HBV DNA定量和丙氨酸转氨酶 (ALT)的动态变化。结果 完全有效组治疗 1个月后 ,患者血清中HBV DNA定量显著降低 [(3 99± 0.91)log1.0 ],明显低于部分有效组[(5.6 3± 1.31)log1 0 ]和无效组 [(6.6 9± 1.4 2 )log1 0 ],(P <0.0 5 )。疗效不同的 3组患者经过 1个月的治疗 ,血清中HBV DNA定量分别下降 (2.5 0± 0.4 4 )log1 0 、(1 6 2± 1.12 )log1 0 和 (1 0 5± 1.35 )log1 0 。通过多因素分析 ,用干扰素 α-2a治疗 1个月后患者血清中HBV DNA阴转 ,提示干扰素 α-2a的疗效好 ;治疗前ALT高水平和无家族史也与其疗效好相关。结论 患者治疗 1个月后血清中HBV DNA定量是预测干扰素 α
赵鸿王贵强韩忠厚于敏王玉华孙谢文于岩岩王勤环斯崇文田庚善韩祥云
关键词:干扰素-ΑHBV-DNA定量Α-2A血清疗效疗程
树突状细胞体外刺激对HBV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探讨通过聚肌胞体外作用树突状细胞后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并在体外活化自身T细胞获得高频数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方法。方法分离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诱导下培养树突状细胞。培养的第7天加入聚肌胞刺激获得成熟树突状细胞,经HBVcore1827肽负载后与自身T淋巴细胞共培养,通过酶联斑点计数法(Elispot)及MHC肽四聚体法(Tetramer)比较病人T细胞未经自身树突状细胞刺激组、经HBVcore1827肽负载的自身树突状细胞刺激组、经聚肌胞促成熟的HBVcore1827肽负载的自身树突状细胞刺激组中HBV特异性的CTL的功能和频数。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经GM CSF和IL4诱导可转化为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转化过程中聚肌胞的刺激可显著上调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80、CD83的表达(P<0.01),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的CTL的频数病人T细胞未经自身树突状细胞刺激组分泌频数为(9~28)/1×105T细胞,均值16;经HBVcore1827肽负载的自身树突状细胞刺激组频数为(30~67)/1×105T细胞,均值为46;经聚肌胞促成熟的HBVcore1827肽负载的自身树突状细胞刺激组频数为(59~130)/1×105T细胞,均值为98。三组数据?
张恒辉何豫赵鸿朴文花刘茂昌席宏丽于敏王贵强
关键词:体外刺激慢性乙型肝炎病HBV特异性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ETRAMER细胞毒性T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上调2.2.15细胞系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表达的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在HepG2和2.2.15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2007年3月至7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别培养HepG2细胞和2.2.15细胞,用荧光素标记的抗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配体-1、2(PD-L1、PD-L2)特异性抗体标记,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同时提取细胞核糖核酸(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D-L1和PD-L2mRNA的表达。结果PD-L1在2.2.15细胞的表达显著上调;无论是膜蛋白质或是mRNA形式,PD-L2在HepG2细胞和2.2.15细胞均不表达。结论HBV感染导致肝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分子的配体表达上调,提示与病毒免疫逃避有关。
何豫于贤杰陈姬王贵强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细胞
HBV cccDNA在2.2.15细胞表达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研究2.2.15细胞中是否存在HBVcccDNA,探讨2.2.15细胞内HBV产物的动态表达规律。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2.2.15细胞内cccDNA,Taqman定量PCR技术检测2.2.15细胞内及培养上清中HBVDNA含量,EI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的动态表达,并进行定量资料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2.2.15细胞及培养上清中存在cccDNA,2.2.15细胞培养上清中HBVDNA与HBsAg、HBeAg之间存在相关性(r=0.833,P<0.05和r=0.939,P<0.01),而细胞内HBVDNA与培养上清HBVDNA及HBsAg、HBeAg之间无相关性(r=0.024,P>0.05和r=0.177,P>0.05)。结论为阐明2.2.15细胞内HBV的复制规律提供一定依据。
刘茂昌王贵强朴文花席宏丽陆海英王艳王勤环
关键词:细胞DNA
综合预测模型FibroTest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探讨综合预测模型FibroTest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留取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和无锡市传染病医院的123例行肝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检测α2-巨球蛋白、结合珠蛋白、载脂蛋白-AⅠ、记录总胆红素和谷氨酰转肽酶的数值,并根据其结果结合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计算出FibroTest的数值。根据肝纤维化分期设定3个判定点,分别为显著纤维化(S2~S4期),严重纤维化(S3~S4期)和肝硬化(S4期)。以肝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出FibroTes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与用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计算出的AUC进行比较,评价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123例肝活检患者中S0期25例(20.3%);S1期27例(22.0%);S2期31例(25.2%);S3期29例(23.6%);S4期11例(8.9%),即显著纤维化者(S2~S4期)71例(57.7%),严重纤维化者(S3~S4期)40例(32.5%),肝硬化者(S4期)11例(8.9%)。FibroTest对3个判定点的AUC值分别为0.814(95%CI:0.740~0.888,P〈0.01),0.824(95%CI:0.749~0.898,P〈0.01),0.723(95%CI:0.575~0.870,P=0.015)。而APRI对3种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AUC值分别为0.715(95%CI:0.625~0.805,P=0.001),0.725(95%CI:0.631~0.818,P=0.002)和0.646(95%CI:0.497~0.795,P〉0.05)。结论Fi-broTest可以准确地估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无显著纤维化,可使45.5%的患者避免进行肝脏活检,并保证87.5%的诊断准确率。
赵连荣许德军陆忠华赵鸿窦晓光郎振为王贵强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活检慢性乙型肝炎
HLA-A2肽四聚体的构建及其在乙、丙型肝炎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37
2004年
目的 分别构建乙型肝炎病毒 (HBV)和丙型肝炎病毒 (HCV)特异的HLA A2肽四聚体 ,为检测乙、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特异性的细胞毒T细胞 (CTL)提供直接、有效的方法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分别构建含有HLA A2 BSP(含有 15个可供识别生物素化的氨基酸位点 )和 β2微球蛋白(β 2m)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并进行表达、复性、鉴定及纯化。再分别将HBV和HCV特异性短肽与HLA A2 BSP和 β 2m蛋白在体外进行耦合 ,该复合物经纯化浓缩后进行生物素化。生物素化的产物经纯化浓缩后形成单体 ,此单体再与藻红蛋白标记的链霉亲和素按一定比例耦合构建成四聚体 ,最后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获得了高效、稳定的pBV2 2 0 HLA A2 BSP和 pBV2 2 0 β 2m原核表达载体 ,表达量分别占菌体的 4 6 %和 2 6 %左右 ;纯度达 90 %以上。构建的四聚体可成功的检测急、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中特异性的CTL ,急性HBV感染时CTL占 1 84 % ,慢性HBV感染时CTL占0 0 2 %~ 0 6 8% ,慢性HCV感染的CTL占 0 0 2~ 0 72 %。结论 高效、稳定的pBV2 2 0 HLA A2 BSP和 pBV2 2 0 β 2m原核表达载体大量的表达可用于构建各种肽特异性的四聚体复合物 ;在体外构建的MHC Ⅰ类分子四聚体 ,为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的检测提供有效的工具。
朴文花何豫席宏丽孙新婷张恒辉徐京航赵鸿许文燮李在琉王贵强
关键词:HLA-A2四聚体CTL丙型肝炎原核表达载体复性
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HBV DNA水平的动态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有研究报道,对HBsAg阳性孕妇,于妊娠最后3个月每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00U或400U,可明显降低HBV的母婴传播。这在我国很多地区已成为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常规方法之一,但尚存在较大争议。我们对10例慢性携带HBV育龄期妇女注射不同剂量HBIG,动态观察了血清HBV DNA变化.现报道如下。
孙玉革韩忠厚王贵强刘平赵培利魏淑霞乌庆有王淑兰王秀珍
关键词:阻断HBV母婴传播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小剂量DNA水平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V
乙型与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属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同时我国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也很高。HBV与HCV具有相同的传播途径,因此HBWHCV双重感染(HBV/HCVdual infection)较多见,HBWHCV双重感染不但加重肝脏损害,增加重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且抗病毒治疗的应答率也明显降低。
刘卫平王贵强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病毒治疗高流行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