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7B010) 作品数:16 被引量:91 H指数:7 相关作者: 李昕 付中玉 董子尧 钱晶 徐坚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服装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聚(3,4-乙撑二氧噻吩)导电织物的制备、结构及其电致变色性能 被引量:19 2009年 Conductive 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 coated terylene textile represented by PEDOT/CTT was prepared via in-situ polymerization.It is found that the PEDOT nano-particles with diameter of 100 nm spread over the surface of terylene fibers resulting in a good conductivity of 2.67×10-2 S/cm,as measured by a four-probe method.Moreover,the PEDOT/CTT exhibits an electrochromic behavior,which takes a variation of color from pale blue to dark blue when the applied potential changed from-0.420 V to 01.0 V vs.SCE. 李昕 赵国樑 钱晶 付中玉关键词:导电织物 原位聚合 电致变色 全固态聚苯胺-二氧化钛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 被引量:3 2011年 以聚苯胺(PANI)为电致变色材料,分别制备了对称结构(SSECD,ITO||PANI||电解质||PANI||ITO)和非对称结构(ASECD,ITO||PANI||电解质||TiO2||ITO)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TiO2薄膜的制备采用提拉法,经500℃处理后得到锐钛矿结构,所得薄膜由粒径10~20 nm的TiO2颗粒组成,厚度约为200 nm,循环伏安曲线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电荷储存能力。通过光谱电化学对比研究发现,ASECD的最大透射率差值(光学对比度)△Tmax为43.3%,比SSECD增大几乎一倍,显示出黄(-1.4 V)、绿(0 V)、蓝(1.4 V)三色变化,且具有更快的着褪色响应速度(0.8s),可进行实用开发。 王昊 李昕 徐坚 肖红 施楣梧关键词:聚苯胺 二氧化钛 SiO_2@PANI光子晶体的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14年 应用Stber法合成单分散SiO2微球,通过垂直沉积自组装光子晶体,由电化学法在所组装的SiO2微球表面生成聚苯胺(PANI),得到了核-壳结构SiO2@PANI光子晶体薄膜.测试了SiO2@PANI光子晶体薄膜的循环伏安曲线、多电位紫外吸收光谱、对比度、响应时间等电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该光子晶体薄膜在变色时颜色亮丽,其最大对比度可达77%,远高于单纯PANI薄膜的43%,同时响应时间变快.初步实验结果说明将光子晶体结构引入导电聚合物中,能够提高其电致变色性能. 梁飞跃 李昕 赵宁 徐坚关键词:光子晶体 二氧化硅微球 聚苯胺 电致变色 导电聚合物基电致变色器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08年 导电聚合物作为电致变色活性材料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智能材料之一。本文概述了电致变色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导电聚合物的电致变色机理,着重介绍了多种导电聚合物基电致变色器件的特点、组成及制备,并展望了未来电致变色器件的发展及应用趋势。 钱晶 付中玉 李昕关键词:导电聚合物 电致变色器件 智能纺织品 聚苯胺基导电织物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009年 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白色棉布基材上,通过苯胺的"原位"聚合制备得到了聚苯胺基导电棉布(PANI/CCT).研究发现:通过这种"原位"聚合反应,苯胺同棉纤维素之间发生了化学键的结合,且在棉纤维表面生成直径为50~100 nm的聚苯胺颗粒;这些颗粒均匀包覆在棉纤维表面,形成致密的导电层,四电极法测其室温电导率可达1.13×10-3S/cm,导电性优良.此外,制备得到的PANI/CCT具有电致变色性能,在-0.45~0.3 V内呈现黄绿色,在0.3~1.0 V内则呈现深绿色,有望在全固态电致变色织物的制备中获得应用. 李昕 钱晶 付中玉关键词:聚苯胺 导电织物 电致变色 牵伸倍率对PEDOT-PSS/PVA复合导电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2年 将合成的导电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PEDOT-PSS)与聚乙烯醇(PVA)共混,通过湿法纺丝,得到了电导率较高、力学性能良好、可进行机织的PEDOT-PSS/PVA复合导电纤维,研究了牵伸倍率对纤维导电性能、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牵伸倍率的增加,PEDOT-PSS/PVA复合导电纤维表面的微纤数量增加,结晶性能、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当PEDOT-PSS/PVA复合导电纤维的牵伸倍率为4.0时,其断裂强度、伸长率和初始模量分别为6.74cN/dtex、5.95%和42.43cN/dtex,电导率可达到34.5S/cm,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 许英涛 李昕 李小宁 王锐 杨中开关键词:湿法纺丝 复合导电纤维 PEDOT-PSS/Co-Fe_3O_4/PVA电磁功能复合纤维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2016年 将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的Co掺杂的Fe_3O_4(Co-Fe_3O_4)磁性粒子和化学氧化法合成的聚苯乙烯磺酸钠(PSS)掺杂的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PSS)与聚乙烯醇(PVA)混合制备复合纺丝原液,然后经过湿法纺丝得到具有电、磁性能的PEDOT-PSS/Co-Fe_3O_4/PVA复合纤维.通过SEM、FTIR、XRD、TG、VSM以及电导率和机械性能的测试研究了不同牵伸倍率对复合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牵伸倍率的增加,复合纤维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能和机械性能都有所提升,其电导率则成倍增加,而其饱和磁化强度(M_s)则变化不大,约为1.7 A·m^2/kg.当牵伸倍数为4倍时,复合纤维的电导率可达到2.3 S/cm. 李昕 王喜常 郑一平 张焱 李从举 陈光明关键词:PEDOT-PSS 湿法纺丝 对称紫精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2013年 以4,4'-联吡啶分别与一溴癸烷和溴化苄反应,通过化学法合成了2种对称的紫精化合物:二溴化1,1'-二癸基-4,4'-联吡啶盐(对称癸基紫精,DV)和二溴化1,1'-二苄基-4,4'-联吡啶盐(对称苄基紫精,BV),产率均超过75%.运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并采用光谱电化学法研究了它们的电致变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V在0^-1.2 V区间内可在蓝灰色/蓝紫色之间循环变化,BV在0^-1.0 V区间内可在紫红色/浅黄色之间循环变化;DV在波长558 nm处,着色响应时间20.9 s,褪色响应时间11.4 s,最大对比度ΔTmax=5%;BV在波长402 nm处,着色响应时间11.32 s,褪色响应时间21.94 s,最大对比度ΔTmax=10%. 袁丽 李昕 李从举关键词:联吡啶 电致变色 电致变色材料、器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12年 电致变色材料具有结构可控、色彩丰富、成本低廉、节能低耗等特点,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智能材料之一。概述了电致变色器件的基本结构、变色机理,着重介绍了电致变色器件各层材料(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的特性要求及研究现状,举例说明了其在智能窗、防眩目汽车后视镜、电子纸、传感器、军事伪装中的应用。 董子尧 李昕关键词:电致变色器件 纳米稀土氧化物对PMMA-PC-LiClO_4电解质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1 2012年 以碳酸丙烯酯(PC)为溶剂,以纳米稀土氧化物三氧化二镧(La2O3)、二氧化铈(CeO2)、三氧化二钇(Y2O3)为无机填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含量PMMA-PC-LiClO4-χ%稀土氧化物的电解质薄膜.通过研究发现:添加1.3%Y2O3电解质体系的电导率为7.4×10-4 S/cm,比之前提高约3倍;SEM和XRD证实,电导率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纳米粒子的加入降低了电解质体系的结晶度,增大了无定形区域,使锂离子的迁移更加顺畅;红外结果显示其结晶度的下降不是化学结构的改变;TG曲线表明添加Y2O3会使电解质体系热稳定性稍有提高,其残碳量由2.8%上升到8.9%.除此之外,添加Y2O3可以有效防止气泡的产生. 董子尧 李昕关键词:纳米稀土氧化物 凝胶电解质 PMMA Y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