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61004)
- 作品数:15 被引量:302H指数:11
- 相关作者:蔡晓布钱成陈芝兰彭岳林薛会英更多>>
- 相关机构:西藏农牧学院西藏大学国土资源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土壤退化特征被引量:29
- 2003年
-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日趋严重的土壤退化是由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地貌结构的特殊性,特别是人类影响和干预的广泛性、非合理性决定的。在阐述土壤退化类型、特征的基础上,就土壤退化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
- 蔡晓布
- 关键词:土壤退化
- 不同培肥方式对西藏中部退化土壤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2年
- 对西藏中部土壤复退过程中土壤物理、化学 (养分 )、生物变化及其效应进行了探讨 ,初步结果表明 ,在西藏高原生态条件下 ,有机肥 ,特别是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在短期内对降低土壤容重 ,提高土壤孔度 ,增加 1~ 3 mm水稳性团聚体数量 ,提高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 ,促进土壤生物繁殖具有显著作用 ,并呈随有机肥投入量递增而显著增加的趋势 ,化肥 (包括化肥平衡施用 )的综合效应则相对较低。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及供钾水平是退化土壤肥力恢复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不同培肥方式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构成中细菌均占绝对优势 ,对作物营养具较大贡献 ;化肥、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不利于土壤真菌。
- 蔡晓布
- 关键词:退化土壤培肥方式土壤肥力
- 秸秆还田对西藏中部退化农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65
- 2005年
- 陈芝兰张涪平蔡晓布何建清彭岳林
- 关键词:秸秆还田微生物麦田
- 不同培肥方式对西藏中部退化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 2004年
- 试验研究不同培肥方式对西藏自治区中部退化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有机肥 ,特别是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和动物 (蚯蚓 )有重要影响 ;土壤pH值为 5 .91~ 6 .0 2内土壤细菌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并在土壤微生物数量构成中占绝对优势 ,对作物N、P营养有较大贡献 ,土壤真菌亦呈此趋势 ;土壤放线菌则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呈负相关。
- 蔡晓布彭岳林薛会英陈芝兰熊伟
- 关键词:培肥方式退化土壤土壤微生物土壤肥力
- 西藏不同退化高寒草地土壤酶的活性被引量:12
- 2007年
- 对退化高寒草原土壤酶活性研究的结果表明:1)相对于正常草地,轻度退化草地土壤纤维素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呈不同程度的提高;中度退化草地土壤纤维素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亦呈同一趋势,仅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降低;严重退化草地中3种土壤酶活性则均呈显著降低。2)不同土壤酶活性对土壤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总体呈碱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土壤酶活性大小则均呈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3)不同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值为0.7288—0.9808,P≤0.01),与土壤全氮、有效氮、有效钾亦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则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土壤pH对土壤脲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对纤维素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则不甚明显。4)西藏高原高寒、干旱条件下,中度,特别是轻度退化草地一定程度的沙化所导致的土壤通透性能的显著改善对提高土壤酶活性,进而促进土壤有机残体的分解和有机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5)土壤酶活性不仅可以反映不同程度退化高寒草原土壤肥力水平的差异,同时亦可作为评价草地土壤肥力的一个基本指标。
- 彭岳林钱成蔡晓布张永青薛会英
-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
- 西藏中部草地及农田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机制被引量:8
- 2003年
- 西藏中部农田,特别是兼具草地与林地两大功能的草地生态系统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近年来,草地及农田生态系统呈现出整体退化及日趋严重的态势,并逐步成为西藏风蚀沙化、水土流失等最为严重的地区。文章在阐述退化生态系统的内在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的基础上,就草地及农田生态系统退化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 蔡晓布
- 关键词:草地农田生态系统
- 西藏中部生态退化及其土壤环境影响
- 西藏中部地貌结构特殊、自然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人类的资源利用与开发具有强烈的立体特征。随着人类干预强度和频度的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退化正呈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在阐述西藏中部退化生态系统的内在特征和外在干扰的基础上,就西...
- 蔡晓布
- 关键词:生态系统土壤环境
- 西藏中部地区退化土壤秸秆还田的微生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被引量:64
- 2004年
- 于西藏中部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 ,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其主要生理类群的变化特征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 ,特别是秸秆覆盖和高茬方式较高的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及其耦合效应 ,为土壤微生物繁殖与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土壤环境保障 ,有助于以细菌为主导的各类土壤微生物的相对均衡生长 ,对加速土壤有机残体分解 ,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和土壤养分转化均具重要作用 ,表明在西藏中部生态条件下 。
- 蔡晓布钱成张元普琼
-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土壤肥力土壤结构
- 秸秆还田对西藏中部退化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3年
- 对西藏中部退化农田进行秸秆还田后的土壤水分效应以及土壤水分与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养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初步结果表明,在西藏高原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秸秆直接还田,特别是高茬和秸秆覆盖由于使土壤表层环境得以较好保护,对遏制土壤风蚀、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土壤水分对土壤环境、土壤过程的深刻影响,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随之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则与土壤含水量呈微弱负相关。
- 钱成蔡晓布
- 关键词:秸秆还田农田土壤水分影响因素
- 不同施肥处理对西藏山南地区麦田土壤微生物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5年
- 本文对不同施肥措施下麦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有机肥与N、P、K肥的合理配施 ,肥效持久 ,能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 ,细菌、放线菌、真菌、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均能相对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可显著增强纤维素分解强度 ,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有利于培肥土壤。微生物种类鉴定表明 :细菌的数量以芽孢杆菌为主 ,球菌较少 ;放线菌主要为链霉菌属的灰褐色类群 ;真菌主要为腐霉属、木霉属、葡萄孢属 ;固氮菌为圆褐固氮菌 ;纤维素分解菌以食纤维细菌、链霉菌属的白孢类群和葡萄穗霉属。
- 陈芝兰何建清彭岳林蔡晓布张涪平
- 关键词:施肥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