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财政育种工程青年基金(2010QNJJ-031)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雷绍荣尹全周西全王东刘勇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财政育种工程青年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转基因
  • 2篇转基因大豆
  • 2篇抗草甘膦
  • 2篇抗草甘膦转基...
  • 2篇基因
  • 2篇草甘膦
  • 2篇大豆
  • 2篇大豆生长
  • 1篇生长环境
  • 1篇喷施
  • 1篇环境适应

机构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作者

  • 2篇宋君
  • 2篇张富丽
  • 2篇刘文娟
  • 2篇刘勇
  • 2篇王东
  • 2篇周西全
  • 2篇尹全
  • 2篇雷绍荣
  • 1篇常丽娟
  • 1篇黄小琴
  • 1篇陶李
  • 1篇张蕾

传媒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时期喷施草甘膦对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生长和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生长期喷施草甘膦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生长和产量构成的变化,阐明一定浓度的草甘膦对转基因大豆生长繁育的影响,并对转基因大豆田间实际除草过程中草甘膦喷施时间及浓度的合理选择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研究依据。【方法】选择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GTS-40-3-2,采用田间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大豆生长的V1—V5期茎叶喷施一定浓度梯度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研究草甘膦对不同时期转基因大豆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并同期监测该浓度梯度草甘膦的实际除草效果。【结果】1.23—12.30 kg.ai.hm-2的草甘膦均能有效控制杂草,但喷施草甘膦超过推荐剂量1.23—2.46 kg.ai.hm-2会抑制GTS-40-3-2主茎节和主茎复叶的生长及降低成熟期的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GTS-40-3-2的单株有效荚数和百粒重在喷施不同浓度草甘膦后保持对照水平,株高、结荚高和有效分枝数等产量相关性状在较低浓度草甘膦处理后还有一定增长。草甘膦对GTS-40-3-2生长繁育的影响因施药时间的不同存在差异,4.92—7.38 kg.ai.hm-2的草甘膦显著抑制V1和V2期大豆的生长和产量,但对V3—V5期大豆的产量构成没有明显影响;V3—V5期大豆茎叶生长的减缓发生在喷施一定浓度草甘膦后10—20 d,30 d后茎叶生长恢复至对照水平,但较高浓度(9.84—12.30 kg.ai.hm-2)的草甘膦仍会导致V4和V5期大豆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的明显下降,V3期GTS-40-3-2的产量构成因素不受喷施草甘膦的影响。【结论】1.23—2.46 kg.ai.hm-2的草甘膦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在转基因大豆生长的V1—V5期均能安全使用而不会造成大豆的生长抑制和减产。喷施草甘膦超过推荐剂量,一定程度上损伤大豆的结粒水平,但籽粒质量不受影响。草甘膦对不同时期转基因大豆生长繁育的影响程度为:V1、V2>V4、V5>V3,田间除草时选择V3期喷施草甘膦,从对转�
刘文娟刘勇黄小琴周西全宋君尹全王东陶李张富丽常丽娟张蕾雷绍荣
关键词: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竞争生长环境对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生长和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温室盆栽和大田试验条件,比较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GTS-40-3-2和非转基因栽培大豆鹤丰8157在单一种植和混合种植环境中生长和产量构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盆栽混植后,GTS-40-3-2的主茎高度、主茎节数和主茎复叶数与单植相比均显著增加,而鹤丰8157的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和百粒重与单植相比则显著减少;田间混植后,GTS-40-3-2的百粒重与单植相比显著增加,鹤丰8157的主茎高度、主茎节数和主茎复叶数与单植相比显著减少,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减少程度较盆栽试验更为严重。表明混植后2种大豆存在一定的生存竞争,竞争的生长环境没有对GTS-40-3-2的生长和产量构成产生负面影响,但显著抑制了鹤丰8157的茎叶和籽粒生长,在该试验条件下,GTS-40-3-2比鹤丰8157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生存竞争优势,证明非草甘膦选择压下GTS-40-3-2具有一定的栽培价值。
刘文娟刘勇周西全宋君尹全王东张富丽雷绍荣
关键词: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环境适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