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2010KZ105)

作品数:12 被引量:47H指数:5
相关作者:邵宗鸿王一浩付蓉瞿文李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血细胞减少
  • 7篇全血细胞
  • 7篇全血细胞减少
  • 6篇免疫相关性
  • 5篇血细胞
  • 5篇血细胞减少症
  • 5篇全血细胞减少...
  • 4篇自身免疫
  • 4篇细胞减少
  • 4篇免疫
  • 4篇免疫性
  • 3篇性疾病
  • 3篇自身免疫性
  • 3篇自身免疫性疾...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免疫性疾病
  • 2篇端粒
  • 2篇血小板

机构

  • 1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邵宗鸿
  • 11篇王一浩
  • 9篇付蓉
  • 7篇瞿文
  • 6篇关晶
  • 6篇吴玉红
  • 6篇王化泉
  • 6篇邢莉民
  • 6篇刘惠
  • 6篇刘鸿
  • 6篇宋嘉
  • 6篇李丽娟
  • 5篇王国锦
  • 5篇阮二宝
  • 5篇王晓明
  • 3篇丁少雪
  • 3篇王红蕾
  • 2篇刘春燕
  • 2篇张田
  • 2篇王珺

传媒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炎症性贫血诊治新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炎症性贫血是一类促炎因子-铁调素-膜铁转运蛋白轴紊乱引发的“铁失利用”性贫血,是对传统“慢性病贫血”的完善和补充。炎症性贫血精准描述了此类贫血的发病机制,拓宽了疾病范畴,更新了诊断标准,使其治疗策略更加完善。
王一浩付蓉邵宗鸿
关键词:炎症性贫血
microR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microRNA(miRNA)是一类能够调节基因表达的短单链内源非编码RNA,人体30%编码蛋白的RNA受miRNA调节,这种带有茎-环结构的miRNA主要通过与互补的mRNA结合引起RNA降解或翻译抑制,对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进而调节细胞发育、增殖、分化、凋亡以及肿瘤的发生。
郭莹瞿文王一浩邵宗鸿
关键词:MICRORNA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因沉默编码蛋白免疫调控调节基因
自身免疫性疾病短端粒T淋巴细胞形成机制及功能研究进展
2014年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免疫系统功能亢进,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破坏、损伤自身的组织和细胞成分,导致组织受损和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机制复杂、治疗敏感但难治愈、预后差、病程长等特点。端粒(telomere)是线性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近年研究发现,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存在T淋巴细胞端粒的缩短,现就该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江勃付蓉邵宗鸿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T淋巴细胞细胞形成端粒功能亢进细胞破坏
CD22信号异常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检测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胞膜和胞质内CD22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脾酪氨酸激酶(SYK)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探讨CD22在IR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14年2至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确诊的46例IRP患者(22例初治、24例治疗后血象恢复正常)、22名健康对照及1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胞膜和胞质内CD22及胞质内SYK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以及胞质内IgG、IgM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 CD2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IRP初治患者B淋巴细胞胞膜和胞质内CD22^+细胞和磷酸化CD22(pCD22)^+细胞比例(60.03%±20.94%、71.32%±11.16%)明显高于恢复患者(46.92% ±20.04%、55.82%±14.42%)、健康对照(46.86%±17.78%、53.28%±14.76%)和CLL患者(39.74%±18.96%、59.07%±17.09%)(均P <0.05);磷酸化SYK(pSYK)^+细胞比例具有相同趋势(均P< 0.05).IRP初治患者pCD22^+细胞/pSYK+细胞比值[27.39(5.06 ~102.70)]明显低于健康对照[55.95(15.25 ~ 298.53)]和CLL患者[56.92(5.60~228.96)](均P<0.05),且pCD22^+细胞与pSYK^+细胞呈正相关(r=0.341,P<0.05).IRP初治患者和恢复患者B淋巴细胞内IgG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初治患者IgM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和CLL患者(均P<0.05).IRP初治患者PBMNC CD2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患者、健康对照和CLL患者(均P<0.05).结论 IRP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增强,CD22数量和功能增强但仍不足以抑制B细胞增殖,可能与IRP发病有关.
武晓静邵宗鸿阮二宝付蓉王国锦刘鸿吴玉红宋嘉邢莉民瞿文关晶李丽娟王晓明刘惠王一浩王化泉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脾酪氨酸激酶磷酸化
免疫相关性血/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精准诊疗被引量:2
2017年
免疫相关性血/全血细胞减少症(immuno-related hemocytopenia/pancytopenia,IRH/1RP)是一种自身抗体破坏和(或)抑制骨髓造血引发外周血一系、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研究表明,某些因素诱发IRH/IRP患者自身免疫耐受丧失,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原被树突状细胞呈递,刺激T细胞,导致B细胞激活、功能亢进产生特异性自身抗体;其中辅助性T细胞(Th)17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的异常活化,调节性T细胞及调节性B细胞的负调节功能减弱,亦促进自身抗体产生。
王一浩邵宗鸿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症免疫相关性特异性自身抗体辅助性T细胞骨髓造血细胞诊疗
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中B淋巴细胞免疫记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产生自身抗体进而介导组织损伤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风湿性关节炎(R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等。研究已显示B淋巴细胞免疫记忆与此类疾病发生、发展、复发和预后均密切相关。B淋巴细胞免疫记忆主要由记忆B淋巴细胞(Bm)和长寿命浆细胞(long—lived plasma cell)介导。
王一浩邵宗鸿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B淋巴细胞免疫记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细胞功能异常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2年
本研究旨在检测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树突状细胞(DC)亚群和数量,并探讨DC在IRP发病中的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5例IRP(37例初治、28例恢复)患者及17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Lin-HLA-DR+CD123+细胞)、髓系DC(myeloid dendritic cell,mDC)(Lin-HLA-DR+CD11c+细胞)数量、亚群。结果显示,IRP初治组外周血pDC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比例为(0.91±0.64)%,明显高于恢复组(0.39±0.11)%和正常对照组(0.29±0.13)%(均P<0.01),恢复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组、恢复组mDC占PBMNC的比例分别为(0.21±0.20)%、(0.34±0.21)%,与正常对照组(0.29±0.09)%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pDC/mDC比值为6.75±7.11,明显高于恢复组(1.55±0.93)和正常对照组(1.07±0.43,均P<0.01),恢复组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别(P>0.05)。IRP组外周血pDC占PBMNC的比例与Th1/Th2呈负相关(r=-0.347,P<0.05),与骨髓单个核细胞膜表面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r=0.606,P<0.05),与CD5+B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709,P<0.05),与血红蛋白(r=-0.381,P<0.01)和血小板水平(r=-0.343,P<0.01)均呈负相关;mDC占PBMNC的比例与Th1/Th2呈正相关(r=0.595,P<0.05),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292,P<0.05);pDC/mDC与Th1/Th2水平呈负相关(r=-0.395,P<0.05),与骨髓单个核细胞膜表面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r=0.421,P<0.05),与CD5+B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423,P<0.05),与血红蛋白(r=-0.304,P<0.05)和血小板水平(r=-0.287,P<0.05)均呈负相关。结论:IRP患者外周血pDC数量增多,可能与IRP发病有关。
滕广帅付蓉刘惠王红蕾王一浩阮二宝瞿文梁勇王国锦王晓明刘鸿吴玉红宋嘉王化泉邢莉民关晶王珺李丽娟邵宗鸿
关键词: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树突状细胞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记忆B淋巴细胞(CD5+CD19+CD27+)亚群的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初步探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IRP)患者外周血记忆B淋巴细胞(Bm)亚群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86例IRP患者和11名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Bm水平[CD5+CD19+CD27+细胞比率]、骨髓单个核细胞膜抗体类型,分析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①52例初治患者均接受常规免疫抑制治疗(43例明显显效).34例复发患者中16例接受利妥昔单抗(RTX)治疗(14例明显显效),18例接受常规免疫抑制治疗(13例明显显效).②外周血Bm水平比较:复发组患者水平[(23.00±7.04)%]显著高于初治组[(1.81±0.97)%]及正常对照组[(1.75±0.55)%](P值均<0.05),初治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X治疗组和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组患者治疗前Bm水平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明显显效后,RTX治疗组Bm水平[(0.22±0.21)%]显著低于常规免疫抑制治疗组[(22.30±10.09)%](P<0.05).复发组患者经RTX治疗后,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Bm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减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患者治疗显效后复发者初诊时Bm水平[(3.22±0.67)%]较未复发者[(1.20±0.58)%]明显升高(P<0.05).③复发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膜抗体类型以IgG(82.4%)为主,初治患者以IgM(69.2%)为主.结论外周血Bm可能与IRP患者病情复发有关;Bm对RTX治疗敏感.
王一浩付蓉刘惠王红蕾张田丁少雪张江勃高珊刘春燕王珺邢莉民王化泉李丽娟刘鸿阮二宝宋嘉吴玉红关晶瞿文邵宗鸿
关键词:免疫记忆全血细胞减少
免疫相关性血/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2022年
免疫相关性血/全血细胞减少症(IRH/IRP)是一种自身抗体介导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常常被误诊为“不典型或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难治性贫血”,造血细胞自身抗原耐受丧失到自身抗体产生并攻击自体骨髓造血的发病过程,是免疫细胞“瀑布链”异常激活所致。识别其异常体液免疫功能亢进的发病本质是IRH/IRP精准诊治的关键。
王一浩付蓉邵宗鸿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长度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检测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19+淋巴细胞及骨髓CD34+细胞端粒长度变化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40例初治IRP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磁珠方法分选外周血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及骨髓CD34+细胞,以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端粒相对长度,并分析端粒长度与IR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初治IRP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端粒相对长度分别为(27.754±16.323)%、(7.526±3.745)%、(25.854±14.789)%,与健康志愿者的(54.555± 19.782)%、(12.096±2.805)%、(38.367±4.626)%比较明显缩短(P<0.05);IRP患者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端粒相对长度为(22.136±16.142)%,与健康志愿者的(42.846±16.353)%比较亦明显缩短(P<0.01);IRP患者骨髓CD34+细胞端粒相对长度为(22.528±21.601)%,与健康志愿者的(23.936±19.8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淋巴细胞端粒相对长度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706,P=0.015),而与临床表现积分呈负相关(r=-0.613,P=0.045),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r=0.775,P=0.005).结论 初治IRP患者存在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及CD19+B淋巴细胞端粒长度的缩短,且与IRP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骨髓CD34+细胞端粒长度无明显异常.该结果提示IRP为一种后天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张江勃付蓉王一浩李丽娟刘惠丁凯刘春燕张田丁少雪阮二宝瞿文王化泉王晓明王国锦吴玉红宋嘉刘鸿邢莉民关晶邵宗鸿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自身免疫疾病淋巴细胞亚群端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