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20095)
作品数:
4
被引量:5
H指数:1
相关作者:
揭元源
潘运华
叶知年
张旭东
更多>>
相关机构:
福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政治法律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政治法律
主题
1篇
第三人利益
1篇
债权
1篇
债权人
1篇
债权人撤销权
1篇
债务人
1篇
人权
1篇
诉讼
1篇
诉讼保护
1篇
权人
1篇
权益
1篇
未成年
1篇
未成年人
1篇
未成年人权益
1篇
物权
1篇
物权变动
1篇
个案
1篇
个案分析
1篇
补足
1篇
撤销权
机构
3篇
福州大学
作者
1篇
叶知年
1篇
张旭东
1篇
潘运华
1篇
揭元源
传媒
1篇
辽宁行政学院...
1篇
集美大学学报...
1篇
重庆工商大学...
年份
2篇
2013
1篇
2012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论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制度之选择
20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制度在物权变动中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所起的作用有其缺陷,而公示公信原则在保护物权变动中第三人的利益上有其优点。从维护交易安全的角度出发,我国的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应采用单一的形式主义公示公信原则。
叶知年
揭元源
关键词:
物权变动
第三人利益
未成年人权益诉讼保护要素缺失与补足——基于个案分析
2012年
程序法上的支持是未成年人权益最大化得以实现的关键。在未成年人权益诉讼保护要素理论与制度框架下,通过剖析三个司法典型案例,发现我国未成年人权益诉讼保护要素存在缺失;在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程序设置、原则确立、制度构建等方面具体给出了突出未成年人权益特殊司法保护建议。
张旭东
关键词:
未成年人权益
诉讼保护
补足
债权人撤销权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5
2013年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须有债务人的行为、且债务人的行为于债权发生之后有效成立并继续存在、债务人的行为必须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债务人与受益人(或转得人)主观上具有恶意等条件。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应注意撤销权的行使主体、客体、行使方式和范围、除斥期间等问题。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其效力及于债权人、债务人和受益人(或转得人)。
叶知年
潘运华
关键词:
债务人
债权人
撤销权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