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05004)
-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林志东曾文艾华张宏高俊杰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工程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纳米氧化物薄膜紫外光照下气敏性能研究进展
- 2008年
- 介绍了金属氧化物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与过程,阐述了紫外光作用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光照机理。基于实际应用和市场需求,就有关光照后金属氧化物薄膜的气敏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应用与研究方向。
- 张宏林志东艾华
- 关键词:电子技术紫外光气敏性能
- SnO_2基甲醛气敏元件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以SnO2基底材料掺杂一定比例的TiO2,再掺入一定量的银离子(Ag+),制成复合基体材料,采用传统的旁热式气敏元件制造工艺,制作出甲醛气敏元件。对不同气体浓度、不同温度下元件的灵敏度及元件的响应-恢复时间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气敏元件在工作温度为360℃下对甲醛气体的气敏性能最佳,灵敏度可达30,并且对乙醇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
- 曾文林志东
- 关键词:甲醛二氧化锡灵敏度
- SnO_2掺杂纳米TiO_2材料——气敏性能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以纳米TiO2为基料掺杂适量SnO2作为气敏材料,通过传统的气敏传感器制备技术,制作出旁热式气敏传感器,研究了此类传感器对有机挥发气体甲醇、甲醛、乙醇、丙酮的气敏特性,并利用Gaussian03软件,对各被测气体的分子轨道进行了计算分析,对TiO2-SnO2气敏元件的选择性机理做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TiO2-SnO2传感器对甲醇、甲醛、乙醇等有机挥发性气体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在不同工作电压下对各类气体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气体分子轨道能量的差异是元件气敏选择性的定性因素。
- 曾文林志东
- 关键词:二氧化钛二氧化锡
- 金属离子掺杂纳米SnO_2材料的气敏性能及掺杂机理被引量:20
- 2008年
- 以SnCl4·5H2O为原料合成纳米SnO2,并以其为基底材料分别以离子形式掺杂Ag^+、Ni^2+、Ce^3+、Sb^2+等作为气敏材料,制作旁热式气敏元件.研究了其对甲醇、乙醇气体的气敏性能.结果发现,适量的金属离子掺杂可提高SnO2的气敏性能,其中掺Ag^+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SnO2对甲醇、乙醇气体的灵敏度.在工作温度为360℃时,对体积浓度为400×10^-6的乙醇、甲醇气体灵敏度分别为121和66.掺Sb^2+可提高SnO2的导电性,在温度为200℃时,电阻值由180kΩ降至4kΩ.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对掺杂不同金属的SnO2的能带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表明,掺杂使SnO2能带带隙宽度由掺杂前的2.65eV减少为2.02~2.62eV,相应元件电阻阻值的减少与带隙宽度变化趋势一致,带隙宽度是影响SnO2传感器工作温度高低的重要因素.
- 曾文林志东高俊杰
- 关键词:二氧化锡气敏性
- TiO_2基气敏元件工作温度影响机理被引量:2
- 2008年
- 对TiO2基气敏材料的能带结构及测试气体分子轨道能量进行理论计算,结合实验,对TiO2-SnO2复合材料气敏元件工作温度的影响机理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掺杂使TiO2能带带隙中产生掺杂能带,导带产生负移,有利于电子热激发。对比未掺杂TiO2气敏元件,在工作温度为260℃时,掺杂使TiO2元件电阻值由44.5MΩ下降到22.5MΩ。气体分子LUMO能级降低,有利于降低气敏反应的活化能,从而降低气敏元件的工作温度及提高灵敏度。
- 曾文林志东张宏艾华
- 关键词:工作温度二氧化钛分子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