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C0310007)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1
相关作者:唐凤翔陈方邵宇飞李峰温钦清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三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离子
  • 3篇离子交换
  • 2篇相转移
  • 2篇相转移催化
  • 2篇卡拉胶
  • 2篇壳聚糖
  • 2篇Κ-卡拉胶
  • 2篇催化
  • 1篇电离
  • 1篇多糖
  • 1篇阳离子
  • 1篇阳离子交换
  • 1篇阳离子交换树...
  • 1篇乙酰
  • 1篇乙酰化
  • 1篇酸性
  • 1篇偶联
  • 1篇偶联物
  • 1篇强酸
  • 1篇强酸性

机构

  • 5篇福州大学

作者

  • 5篇唐凤翔
  • 3篇邵宇飞
  • 3篇陈方
  • 2篇林海英
  • 2篇万超
  • 2篇温钦清
  • 2篇李峰
  • 1篇郭养浩

传媒

  • 4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海峡药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分子量海藻硫酸多糖κ-卡拉胶的乙酰化被引量:10
2006年
采用了常规直接酰化、相转移催化酰化(相转移催化剂分别为四丁基溴化铵和18-冠醚-6)和离子交换-酰化法对3种小分子量(-3、-5和-10kDa)κ-卡拉胶进行乙酰化.常规直接酰化法获得产品的酰化度很低;相转移催化酰化法中以18-冠醚-6为催化剂时酰化度较高,适宜制备较低分子量(如-3和-5kDa)且酰化度为中等以下的κ-卡拉胶;离子交换-酰化法所得产品的酰化度最高,但因制备路线长,适合较大分子量(如-10kDa)κ-卡拉胶的酰化.红外光谱和^13C—NMR证实乙酰基优先接入G6位伯羟基上,其次才接入G2和A2位的仲羟基上.
唐凤翔陈方李峰林海英万超温钦清郭养浩
关键词:乙酰化相转移催化离子交换
壳聚糖与羧基酞菁锌复合物的制备及相关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以1,8,15,22-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为例,在考察壳聚糖和该酞菁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制备了羧基酞菁-壳聚糖复合物,并进行了相关性质研究。吸收光谱法表明1,8,15,22-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与壳聚糖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确定了二者之间可形成复合物且复合物中酞菁与壳聚糖的表观摩尔组成比为0.8∶1。
邵宇飞唐凤翔
关键词:壳聚糖复合物
DMAP电离常数测定及强酸性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动态吸附DMAP特性研究
2005年
针对4-二甲氨基吡啶(DMAP)结构上存在2个氮原子和可能存在二级解离,采用中和滴定法测定了DMAP的解离过程.实验结果表明,DMAP结构中只有吡啶环上的氮具有形成共轭酸的能力,因此DMAP不存在二级解离,并测得其一级解离常数pka为9.6(25℃);对强酸性732阳离子树脂动态吸附寡糖酰化反应新型催化剂DMAP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离子交换的适宜条件,即当原溶液浓度为10g·L-1,pH值为9左右,流速为1.3mL·min-1时,树脂对DMAP的吸附性能较好.
陈方唐凤翔邵宇飞
关键词: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容量
中等分子量的κ-卡拉胶乙酰化方法的筛选被引量:1
2006年
选择常规直接酰化、相转移催化酰化和离子交换-酰化共3种方法对3万中等分子量的κ-卡拉胶进行了乙酰化反应.气相色谱分析表明,采用常规直接酰化时反应难以进行;以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的相转移催化酰化法因第一步的固液离子交换较难进行而只能稍许提高酰化度,也无实际应用价值;离子交换-酰化法却因能显著增强κ-卡拉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而大大提高了κ-卡拉胶的酰化度.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指出,只有离子交换-酰化法所获得的酰化κ-卡拉胶具有典型的乙酸酯吸收特征峰.研究集中揭示了中等分子量的κ-卡拉胶选择先经离子交换转型后酰化的方式较适宜.
陈方唐凤翔李峰林海英万超温钦清
关键词:Κ-卡拉胶酰化相转移催化离子交换
羧基酞菁锌与壳聚糖偶联物的制备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邻苯二甲酸酐为保护剂,对壳聚糖的氨基进行保护.氨基保护的壳聚糖与羧基酞菁锌的活性酯反应,再经脱保护基,得到羧基酞菁锌—壳聚糖偶联物.红外光谱初步确定二者通过酯键偶联,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偶联物有羧基酞菁锌的特征吸收峰,且Q带最大吸收峰红移,并据此得出偶联物中羧基酞菁锌与壳聚糖的表观摩尔比为3∶1.
邵宇飞唐凤翔
关键词:壳聚糖偶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