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20041)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蒋铁初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财经学院浙江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清代
  • 1篇刑讯
  • 1篇冤狱
  • 1篇判决
  • 1篇契约
  • 1篇伪证
  • 1篇民事
  • 1篇民事契约
  • 1篇遏止
  • 1篇法定
  • 1篇法定证据
  • 1篇法律
  • 1篇法律价值
  • 1篇笔记

机构

  • 3篇浙江财经学院
  • 1篇浙江财经大学

作者

  • 4篇蒋铁初

传媒

  • 2篇南京大学法律...
  • 1篇法制与社会发...
  • 1篇西部法学评论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古代刑讯的目的与代价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中国古代的刑讯在立法上有发现真实、消除疑罪、追求认罪口供及其他有罪证据的目的。在司法实践中还有追求有罪认定、徇私枉法、维护官威的目的。而被刑讯者受伤害、事实认定错误及司法者可能受惩罚则是刑讯的代价。目的的多样性及易实现性与代价的微薄导致了非法刑讯长期存在。刑讯目的的多样性及易实现性与代价的微薄在现今刑事司法中同样存在,欲使刑讯得到有效控制,应当在控制刑讯的目的多样性与易实现性的同时,加大刑讯的代价。
蒋铁初
关键词:冤狱
中国古代判决的事实依据——以清代为例兼与法定证据的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中国古代刑事诉讼中的事实认定依据经历了以证为主到证供一致的转变。司法档案及判牍资料表明,在证供一致模式中,口供与证据皆不可缺少,但证据是定案关键。口供既不独立于证据,也不是证据之王。在民事诉讼中,事实认定始终都以证据为主。法史学界认为中国古代审判比欧陆法定证据制度更重视口供及视口供为证据之王是对中国古代证据立法与实践的误读。
蒋铁初
关键词:法定证据
取舍之间:清代民事契约的缺陷分析——解读一篇清代案狱笔记
2012年
清代民事契约存在着无义务人亲笔签名及义务人不保存契约两个缺陷。这是由清代民众的文化水平低下、民事诉讼无时效限制、民事活动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及当事人减少交易成本等要素导致的。民事契约的缺陷给诉讼时认定契约主张事实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清代司法官员对此已有一定的认识,并且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手段,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蒋铁初
关键词:民事契约伪证
清代的疑罪处理——原则、例外与价值追求被引量:1
2011年
不承认疑罪结案并且不允许适用刑讯是清代疑罪处理的原则,而立法上承认某些特殊案件可以按疑罪处理及实践中适用刑讯则是疑罪处理原则的例外。疑罪处理的原则与例外体现了清代立法者注重案件真实、仁政、司法效率、生命等价值,而司法者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导致清代疑罪处理的司法实践与立法相脱节。
蒋铁初
关键词:法律价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