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63078)
作品数:
2
被引量:18
H指数:1
相关作者:
崔瑷
王辰
代华平
戴建武
牛淑洁
更多>>
相关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细胞
2篇
纤维化
2篇
间充质干细胞
2篇
骨髓间充质
2篇
骨髓间充质干...
2篇
肺纤维
2篇
肺纤维化
2篇
干细胞
2篇
充质干细胞
1篇
羟脯氨酸
1篇
间充质
1篇
间质纤维化
1篇
肺间质
1篇
肺间质纤维化
1篇
氨酸
1篇
博来霉素
机构
2篇
首都医科大学...
1篇
中国科学院遗...
作者
2篇
代华平
2篇
王辰
2篇
崔瑷
1篇
庞宝森
1篇
吕月平
1篇
牛淑洁
1篇
戴建武
传媒
1篇
中华结核和呼...
1篇
国际呼吸杂志
年份
2篇
2007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通过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影响,探讨治疗肺纤维化的新方法。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雄性6周龄SD大鼠的骨髓MSC。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第1—5组经气管注入5.0mg/kg博来霉素0.3Tnl,第1和第3组分别于博来霉素注射第1天和第7天经尾静脉注入雄性大鼠MSC液0.2ml(细胞数为2.5×10^6个);第2和第4组分别于博来霉素注射第1天和第7天经尾静脉注入等量的磷酸缓冲液0.2ml;第5组作为模型阳性对照,注射博来霉素后未给予其他处理;第6组作为模型阴性对照,经气管注入等量生理盐水0.3ml代替博来霉素,未给予其他处理。于实验第28天统一处死大鼠,留取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提取肺组织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琼脂糖电泳法检测雄鼠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以判断外源给予的MSC是否在雌性大鼠肺组织中存在。结果在博来霉素致肺损伤第1天和第7天给予MSC干预治疗后的大鼠肺脏病理改变均较对照组减轻,肺纤维化程度评分分别为(1.0±0.2)分、(2.5±0.5)分和(1.6±0.5)分、(2.3±0.8)分;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83±17)μg/mg、(96±20)μg/mg和(123±32)μg/mg、(127±34)μg/mg,在博来霉素致肺损伤第1天较第7天给予MSC其作用更明显。PCR检测结果显示,在博来霉素致肺损伤第1天给予MSC组的大鼠肺组织可以检测到sry基因。结论外源给予的MSC可以减轻肺纤维化的形成,在肺损伤早期给予MSC干预的疗效更好。
崔瑷
代华平
戴建武
庞宝森
牛淑洁
吕月平
王辰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博来霉素
干细胞
羟脯氨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肺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1
2007年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以肺间质纤维化为共同病理改变,是导致肺功能进行性丧失和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最常见的一种ILD,其对目前采用的药物治疗几乎无反应,预后差。目前对这类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认为,无论是否有炎症反应,肺纤维化形成都是肺损伤与修复反复失衡的结果。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受损肺,骨髓来源的MSC(BMd-MSC)可以分化为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采用MSC疗法有可能是治疗肺纤维化最理想的方法之一。
崔瑷
代华平
王辰
关键词:
肺纤维化
间充质干细胞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