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911069) 作品数:10 被引量:57 H指数:5 相关作者: 王宏 商志文 王福 方晶 王海峰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更多>>
天津平原罾口河牡蛎礁剖面中的硅藻及其记录的古环境 被引量:1 2012年 对天津平原罾口河HD303牡蛎礁剖面礁体中各层牡蛎壳内泥质充填物及礁体上覆泥层做硅藻分析,显示剖面礁体部分自下至上为潮间带中下部(Ⅰ带)、潮间带下部至潮下带(Ⅱ带)以及受风暴潮或强波浪影响较强、环境频繁变化的潮间带中上部(Ⅲ带);礁体上覆泥层自下至上为澙湖潮间带上部(Ⅳ带)、平均大潮高潮线附近的潮上带(Ⅴ带)和潮上带(Ⅵ带)的环境变化过程。另外,硅藻分析还显示上覆泥层受河流影响较礁体有所减弱,上覆泥层下部(Ⅳ带和Ⅴ带)形成时海水盐度比礁体大,推测在礁体发育后期,礁体所处位置封闭成潟湖及其河流作用减弱导致盐度的增加等因素是牡蛎礁停止发育的主要原因;而礁体上部水平夹层发育的原因是礁体发育后期,水体变浅导致礁体上部经常出露水面,易受风暴潮或强波浪作用,造成牡蛎倒伏所致。罾口河牡蛎礁HD303剖面的海相层上限的高度约为礁顶上1.3m(海拔1.15m)处,代表了海退时的平均大潮高潮线的高度。 方晶 王宏 胡克 杨永强 王福 商志文 刘飚 赖萌关键词:硅藻 古环境 潮间带 粘土混浊水电导率对牡蛎礁水平夹层成因的解释——以渤海湾西北岸大吴庄牡蛎礁为例 被引量:13 2011年 粘土混浊水(指110℃下烘干研磨后的10g粘土样品与120ml蒸馏水的混合溶液)电导率测定,在海岸带古环境恢复和海陆相地层的划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开始得到应用。 方晶 范昌福 范昌福 王海峰 白铁磊关键词:牡蛎礁 粘土 夹层 硅藻Auliscus caelatus对渤海湾西北岸大吴庄埋藏牡蛎礁形成环境的复原 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对渤海湾西北岸大吴庄牡蛎礁18个层位牡蛎壳内泥质填充物样品的硅藻分析,首次发现在渤海湾埋藏牡蛎礁中富含代表潮间带环境的Auliscus caelatus种硅藻化石,体积分数高达15%~40%,显示整个牡蛎礁形成于潮间带环境。根据潮间带标志种Auliscus caelatus,结合生活在海湾内侧河口处环境的Cyclotella stylorum和沿岸分布的内湾指标群种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 3种硅藻比例在垂向上的变化,将牡蛎礁分为潮间带下部(Ⅰ带)、潮间带中上部(Ⅱ带)、潮间带中下部(Ⅲ带)和潮间带中上部(Ⅳ带)4个硅藻带。牡蛎礁上半部(Ⅱ带和Ⅲ带)中的4条水平夹层中的硅藻,与其下伏相邻正常建礁层的硅藻对比,均显示出Auliscus caelatus体积分数显著偏低、咸水种硅藻的比例偏高以及硅藻种属类型偏多等特征,推测出各水平层的海相性和开放性均有强于下伏相邻正常层的倾向。水平夹层的形成原因:一是牡蛎礁发育后期,礁体所处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从距河口相对较远的潮间带下部(不含水平层的Ⅰ带)环境转为距河口相对较近的潮间带中上部(Ⅱ带—Ⅳ带)环境,较浅的海水环境使得牡蛎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二是来自海洋方向的风暴潮或较强的波浪,将牡蛎礁向海一侧的潮间带泥沙冲到礁顶,导致牡蛎倒伏死亡后被泥沙掩埋。 方晶 杨永强 商志文 范昌福 王福 王宏关键词:潮间带 环境地质 海岸带地区^(137)Cs沉积剖面类型划分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2011年 作为一种人工核素,137Cs年代学方法已在海岸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重建现代地质过程的重要方法。搜集了海岸带地区报道的200余组137Cs沉积剖面数据(其中中国海岸带地区121个站位,其它地区100余站位),通过对137Cs沉积剖面形态的分析,并与理想137Cs沉积剖面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海岸带地区137Cs沉积剖面表现为以下6种主要类型:①不连续137Cs曲线、②无特征峰型的连续137Cs曲线、③特征峰型偏下的连续137Cs曲线、④特征峰型偏上的连续137Cs曲线、⑤比活度向下增大的137Cs曲线和⑥比活度向下减小的137Cs曲线。各种类型的沉积剖面反映的沉积环境是多样的;侵蚀作用、混合作用和沉积物供给变化是控制137Cs沉积剖面的主要因素;同时,137Cs定年的取样要尽量做到无扰动,数据解释要考虑到取样分辨率的影响;在没有大气沉降监测的海岸带地区,其附近沉积环境相对稳定地区的137Cs沉积剖面可作为潮间带、浅海区的背景参考值。 王福 王宏关键词:沉积剖面 海岸带 天津空港牡蛎礁:中全新世环境恶化与新构造控礁作用 被引量:4 2012年 新发现的天津空港埋藏牡蛎礁体和下伏、上覆泥层的沉积学、AMS14C年代学研究显示,厚2.3m的礁体分为3部分,起讫年龄是6170~3980cal BP。5900~4100cal BP的中部,是受全新世冷事件4环境恶化控制的缓慢发育期。礁体的结束,则与冷事件3在时间上大致吻合。根据新的年龄数据,将该礁体的归属重新厘定为Ⅲ-2礁群。探讨礁体主要发育区与新构造活动的关系,表明全新世牡蛎礁平原主要位于海河-宝坻-工部-蓟运河断裂圈闭的北西-南东向区域内。这一认识,进一步从实证角度证实了牡蛎礁形成于渤海湾"湾中之湾"的推测。 王海峰 王宏 范昌福 方晶 裴艳东 方念乔关键词:环境恶化 新构造运动 渤海湾西岸全新世最大海侵位置探讨——以天津市西南精武镇一带为例 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对位于天津西青区精武镇的小南河村西南H孔和潘楼村西PL孔2个钻孔做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结合贝类及有孔虫鉴定,区分了海相层和陆相层的界限,探讨了天津市西南全新世最大海侵的特征。结果表明:天津精武镇附近早中全新世以来经历了陆相-短暂的海陆过渡相-陆相的沉积过程,全新世最大海侵位置在H孔与PL孔之间,距现代海岸线大约57km。H孔的薄层海相层为全新世最大海侵期形成的海陆过度相沉积物的边缘。 方晶 胡克 张国艳 王俊杰 王立刚 白铁磊 任小松 舒琳关键词:全新世 海侵 渤海湾西北岸埋藏牡蛎礁礁顶上下沉积物中硅藻对“礁泥转换”古沉积环境的重建 被引量:4 2012年 渤海湾西北岸大吴庄牡蛎礁是近年来研究程度最高的礁体,天津空港物流中心牡蛎礁则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礁体。该两处礁体上部的牡蛎个体内部充填的泥、个体之间的泥以及礁体上覆沉积泥层中的硅藻研究表明,礁顶上下(即礁体的上部—顶部和上覆沉积泥层的下部)均富含潮间带环境指示种的Auliscus caelatus,表明礁体发育后期和上覆沉积泥层的初期,均为潮间带环境。尽管如此,从礁顶向上覆沉积泥层转换方式在两处礁体却不相同:(1)大吴庄:Auliscus caelatus种向上逐渐减少,暗示着大吴庄剖面由礁体上部的潮间带中上部、直至上覆沉积泥层下部的潮间带上部、进一步向上覆沉积泥层上部的潮上带转化的趋势。(2)空港:牡蛎礁上覆沉积泥层出现了比例达6%~23%的河口咸水—半咸水种Achnanches brevipes,而下伏礁体内则未见该种,暗示此处泥层受河口作用显著影响。此种不同揭示了礁体停止发育的原因有所不同:在5 520cal BP时,大吴庄礁顶进入潮间带中上部,礁体经常脱离海水而发育停止;在约4 000 cal BP时,空港礁体所在位置因河流作用突然增强,在时间上看很可能是黄河改道在天津入海,古黄河携带大量泥砂入海,掩盖了潮间带的牡蛎礁而导致牡蛎礁发育停止。 方晶 王宏 王福 商志文 胡克 杨永强 范昌福 王海峰关键词:潮间带 渤海湾全新世贝壳堤:时空分布和海面变化标志点 被引量:15 2011年 以他人和本研究小组对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平原的全新世贝壳堤研究为基础,重新考订了贝壳堤的底板形态,发现底板多向海倾斜,经多处水准测量获得的前、后缘底板平均高差为1m。堤底板的前、后缘位于形成时的平均大潮潮差的垂直范围内。底板的高差,或依实测值、或依高差平均值补足至1m,由此确定底板的高度误差范围。当对应当时的平均大潮差时,再进一步补足至±1.5m的垂直范围,堤底板遂成为海面变化标志点。经过对96个14C数据的考订,补正了贝壳堤的时空分布,重新肯定了Ⅱ堤的2道支堤和隋唐堤的存在,提出Ⅰ堤二分的可能,揭示了风暴潮再搬运造成的Ⅰ堤中部老于下部—底部的年龄倒置原因。该研究是重建贝壳堤平原全新世相对海面变化曲线、探讨贝壳堤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基础。 苏盛伟 商志文 王福 王宏渤海湾全新世牡蛎礁:时空分布和海面变化标志点 被引量:17 2011年 以他人和本研究小组对渤海湾西北岸牡蛎礁平原、毗邻浅海区的全新世埋藏牡蛎礁和现生牡蛎礁的研究为基础,重新考订了与礁体有关的数据的沉积学意义及年龄,进一步厘定了牡蛎礁的形成时间、礁体顶板和底板的高度。在原有的9个礁群的基础上,增加了目前发现的最老的早全新世晚期礁群;在沿海低地新发现的滨海湖、空港牡蛎礁,暂作为北淮淀礁群的亚礁群。根据对大吴庄等3处礁体顶板的水准测量,发现礁顶最大起伏为±0.7m,以此作为礁顶自身的垂直误差范围。据对北淮淀等5个礁体的"最后一个砂质纹层"高度的调查,推断礁顶上覆潮间带泥层的平均厚度为1.6m。该厚度是当地海平面与平均高潮位之间的调适空间所能提供的最大堆积厚度,成为支持礁顶高度对应海平面的佐证。根据上述结果,确定了渤海湾牡蛎礁顶板作为海面变化标志点的条件。该研究是重建牡蛎礁平原全新世相对海面变化曲线和探讨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基础。 王海峰 裴艳东 刘会敏 范昌福 王宏渤海湾全新世贝壳堤与牡蛎礁:古气候与海面变化 被引量:20 2011年 讨论了早全新世晚期以来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平原成堤、西北岸牡蛎礁平原(及毗邻浅海区)建礁过程的同时性特征和气候变化与这一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堤、礁记录的相对海面变化。堤、礁大致同时发育,可分为6期,依次分别被寒冷事件5、4、3、2和1分隔。堤底板前、后缘高差大致对应3m的大潮差、礁顶板大致对应海平面。据二者分别重建了南部贝壳堤平原、北部牡蛎礁平原的相对海面变化:南部自7ka cal BP以来基本与现代海平面等高,小的波动在±1m之间,压实固结作用抵消了中全新世的相对高海面;北部中全新世的相对海平面位置因新构造和固结压实双重下沉作用的影响,已位于现代海平面2~3m以下。 王宏 陈永胜 田立柱 李建芬 裴艳东 王福 商志文 范昌福 姜兴钰 苏盛伟 王海峰关键词:贝壳堤 牡蛎礁 气候变化 相对海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