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521)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彭小强胡皓戴一帆郭蒙铁贵鹏更多>>
相关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光学
  • 2篇抛光
  • 2篇稳定性
  • 2篇光学元件
  • 2篇磁流变
  • 2篇磁流变抛光
  • 1篇形位
  • 1篇形位误差
  • 1篇修形
  • 1篇有限差分
  • 1篇有限差分法
  • 1篇石英玻璃
  • 1篇数字控制
  • 1篇数字控制系统
  • 1篇喷淋
  • 1篇喷淋系统
  • 1篇平行度
  • 1篇平行度误差
  • 1篇去除函数
  • 1篇稳定控制

机构

  • 5篇国防科学技术...

作者

  • 5篇彭小强
  • 2篇戴一帆
  • 2篇铁贵鹏
  • 2篇胡皓
  • 2篇郭蒙
  • 1篇关朝亮
  • 1篇聂徐庆
  • 1篇李圣怡
  • 1篇董国正
  • 1篇阳灿
  • 1篇陈小刚
  • 1篇李奇

传媒

  • 3篇纳米技术与精...
  • 2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Defect-free surface of quartz glass polished in elastic mode by chemical impact reaction被引量:1
2014年
Removal of brittle materials in the brittle or ductile mode inevitably causes damaged or strained surface layers containing cracks, scratches or dislocations. Within elastic deformation, the arrangement of each atom can be recovered back to its original position without any defects introduced. Based on surface hydroxylation and chemisorption theory, material removal mechanism of quartz glass in the elastic mode is analyzed to obtain defect-free surface. Elastic contact condition between nanoparticle and quartz glass surface is confirmed from the Hertz contact theory model. Atoms on the quartz glass surface are removed by chemical bond generated by impact reaction in the elastic mode, so no defects are generated without mechanical proces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a numerically controlled system for nanoparticle jet polishing, and one flat quartz glass was polished in the elastic mode. Results show that scratches on the sample surface are completely removed away with no mechanical defects introduced, and microroughness(Ra) is decreased from 1.23 nm to 0.47 nm. Functional group Ce — O — Si on ceria nanoparticles after polishing was detected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by FTIR, XRD and XPS spectra analysis from which the chemical impact reaction is validated.
彭文强关朝亮李圣怡
关键词:石英玻璃光弹性材料去除机理数字控制系统脆性材料
一种提高光学零件沥青盘修形抛光稳定性的新方法
2014年
材料去除的时不变性是计算机控制光学修形的基础.为了提升沥青盘数控抛光的材料去除稳定性,采用抛光液喷淋添加方式进行光学零件沥青盘数控抛光.从沥青盘的力学特性出发,根据沥青材料针入度与温度的规律确定抛光液喷淋添加方式能够有效控制加工区域的温度,从而显著提高了抛光稳定性和大幅度延长了沥青盘使用寿命.同时,提出了最佳喷淋温度的选取策略来指导加工,研究结果对提升光学零件沥青盘抛光收敛效率和抑制误差具有重要意义.
李奇彭小强胡皓聂徐庆
关键词:光学元件喷淋系统稳定性
磁流变抛光连续加工状态下去除函数稳定控制被引量:6
2016年
在长时间连续加工情况下,即使稳定控制工艺参数,磁流变抛光材料去除效率仍会出现下降.通过仿真认为,去除效率的下降对于大口径工件的高精度修形而言不可忽略.通过材料去除机理分析、磁流变液微粒观测以及X射线衍射测试,认为去除函数发生变化是磁流变液中抛光颗粒消耗所致.基于液体抛光效率随抛光颗粒浓度增大而趋于饱和的规律,提出了定时定量添加过饱和磁流变抛光液使去除函数得到稳定控制的方法.通过实验,去除函数体积去除效率在达到饱和后波动率小于1!.最后对大口径光学元件进行修形,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阳灿彭小强胡皓董国正
关键词:磁流变抛光稳定性
高刚度气体静压导轨设计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气体静压润滑的二维Reynolds方程,其静态特性规律显示减小节流孔径可以提高气体静压导轨刚度,但是减小了气膜最佳工作间隙,对节流面的面形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直径50μm的节流孔,在50mm×50mm的滑块上实现了50N/μm的最大刚度,并且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从工程上验证了减小节流孔径实现高刚度的可行性.根据理论分析优化了导轨上滑块的节流孔的布局,设计了基于直径50μm节流孔的高刚度气体静压导轨;直径50μm节流孔对应的气膜工作间隙为5~7μm.采用光学加工的方法研制了基于光学材料(K9玻璃)的气体静压导轨,其良好的面形精度满足了小间隙气膜的润滑要求.
陈小刚彭小强铁贵鹏关朝亮郭蒙
关键词:有限差分法高刚度光学加工
大型光学表面纳米精度制造被引量:3
2015年
纳米精度光学表面在光刻技术、同步辐射、空间观测和惯约聚变等领域有重大需求。随着装备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这些光学系统对光学零件面形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几乎接近于物理极限,对光学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挑战,使光学制造成为纳米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沿。通过攻克纳米量级材料去除的稳定性、复杂曲面可控补偿和装备运动轴性能设计等关键问题,掌握了以磁流变和离子束抛光技术为代表的可控柔体抛光技术,利用自主研发的抛光制造装备和工艺实现了典型光学零件的纳米精度制造,为国家相关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制造技术支撑。
彭小强戴一帆李圣怡
关键词:光学制造磁流变抛光
长方体类光学元件形位误差高精度测量方法被引量:3
2015年
如何实现长方体元件光学面形位误差的高精度测量以及怎样利用测量数据对这些误差进行修正加工是制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面干涉的长方体类光学元件形位误差测量方法,借助大口径干涉仪和高精度端齿盘搭建测量系统,实现了长方体类光学元件1μm/400mm精度的平行度和垂直度测量,获得了高精度的形位误差综合分布数据,并利用磁流变、小磨头数控抛光等现代光学加工手段实现了此类光学元件的高精度加工。
郭蒙戴一帆彭小强铁贵鹏
关键词:形位误差平行度误差垂直度误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