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973)
- 作品数:13 被引量:68H指数:5
- 相关作者:张永亮刘松财张明军任晓慧戴建威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生长调控因子与GHRP-6微球的制备及对水貂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以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为载体,利用复乳-液中蒸发法制备pcDNA3-GRF微球、pIRES-HBs/AgSSM微球和GHRP-6微球。将空微球、pcDNA3-GRF微球(1 mg/kg),pIRES-HBs/AgSSM微球(1 mg/kg)和GHRP-6微球(1mg/kg)分别肌肉注射至水貂骨骼肌。120 d后,3个试验组水貂体长均高于空微球组(P<0.01);采用RIA法测定各组水貂血清IGF-Ⅰ浓度,3个试验组水貂血清IGF-Ⅰ浓度均比空微球组高,但pcDNA3-GRF微球组血清IGF-I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pcDNA3-GRF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有明显的促水貂生长作用。
- 张永亮章倩倩侯锋张明军戴建威刘松财
- 关键词:微球生长激素释放因子
- 松子壳多糖对CDV和CPV的体外抗病毒活性被引量:7
- 2009年
- 选用犬瘟热病毒(CDV)和犬细小病毒(CPV)标准株,体外分别以Vero和F81为受体细胞,以不同剂量的松子壳多糖和不同顺序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各个阶段。以病毒半数感染量(TCID50),细胞病变(CPE),MTT法作为评价松子壳多糖体外抗病毒活性的指标。结果表明,在预防给药、治疗给药、混合给药方法中,不同浓度的松子壳多糖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松子壳多糖最低质量浓度31.2 mg/L仍具有抗2种病毒作用,细胞存活率均在49.08%以上,且预防给药法和混合给药法的抗病毒效果要优于治疗法。
- 母连志张永亮张明军李莉张英刘松财
-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抗病毒作用
- 生长激素释放肽 - 6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对动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以生物降解材料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PL GA,L A- GA 85∶ 1 5 )为载体 ,采用复乳 -液中蒸发法制备含生长激素释放肽 - 6的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 ,并通过体外药物释放试验评价载药微球的释药特征。结果得到收率、粒径大小和分布及含药量均满意的微球 ,其中包封率为 1 0 0 %,平均体积径为 3 .4 5μm ,收率为 79%。在 3 7℃、p H 7.0的生理等渗缓冲液中 ,首日释药 1 9.1 9%,其后以平均日释药 3 .2 3 %的速度释药 2 5 d。小鼠肌肉注射微球 3 0 d后 ,累积增重比注射生长激素释放肽 - 6、生理盐水分别高 2 2 .5 6 %(P<0 .0 5 )和 5 3 .1 7%(P<0 .0 1 )。结果表明 ,生长激素释放肽 -
- 任晓慧张永亮刘松财史秋梅戴建威胡魁
- 关键词:微球
- 生长抑素与乙肝表面抗原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Vc獭兔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 2006年
- 人工合成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基因,与乙肝表面抗原基因融合,插入pMD-18T克隆载体,经序列分析证明,所得目的基因743bp,与设计一致。提取质粒后用Sma和Nhe双酶切,克隆入pIRES1neo-CMV表达载体,构建pIRES-HBsAg/SS质粒。用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包裹后,在Vc獭兔后肢进行肌肉注射,比较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的增重差异,结果发现60d后,试验组家兔累积增重比盐水组高61.02%(P<0.01)。
- 戴建威刘松财任晓慧韩烨郝林琳张永亮
- 关键词:生长抑素乙肝表面抗原基因融合
- 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和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基因的共表达被引量:2
- 2006年
- 通过PCR扩增化学合成了PACAP和GRF基因。构建了PACAP、GRF单基因和PACAP-GRF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介导3种真核表达载体在CHO细胞均有表达,RT-PCR、Dot-blot、Western-blot结果阳性,通过检测证明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以PLGA为载体,采用复乳-液中蒸发法将3种重组质粒制备成微球,通过肌肉注射给小鼠和獭兔,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累积增重与生理盐水组比差异极显著(P<0.01),双基因组增重效果优于单基因组;双基因组对IGF-1促分泌作用也高于单基因组。首次证明了PACAP和GRF双基因共表达,对动物的促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 刘松财任晓慧张明军戴建威郝琳林张永亮张玉静
- 关键词:GRFPACAP基因转染微球
- 鹿茸多肽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被引量:22
- 2006年
- 采用醇沉法从新鲜马鹿茸中提取出活性多肽。该多肽为一系列分子量低于17kD的多肽混合物,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其含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Bradford法定量总多肽约为1~2mg/g鲜重,RIA法定量IGF-1为300~400pg/g鲜重。小鼠腹腔连续注射多肽6d后,对其促生长、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疲劳等生物学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鼠体重较对照组有增加趋势(P〉0.05);腹腔注射1,4,8mg/kg鹿茸多肽组小鼠玫瑰花环成环率分别高于对照组(生理盐水)33.3%,34.2%,39.6%,差异显著(P〈0.05)。注射8mg/kg鹿茸多肽的小鼠血清溶血素OD值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分别比对照组高22.1%,25.8%,26.5%,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说明鹿茸多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注射4,8mg/kg鹿茸多肽组老年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升高51.1%,59.2%,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下降14.9%,16.7%,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鹿茸多肽对老年小鼠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小鼠负重游泳实验中,注射小鼠存活时间比对照组延长了21.67min(P〈0.05),说明鹿茸多肽具有抗疲劳作用。
- 郝林琳刘松财夏青娟章倩倩侯锋张永亮
- 关键词:鹿茸多肽生物学活性免疫调节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基因的合成及pIRES1-PACAP表达载体的构建
- 2004年
- 根据文献报道的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 ( 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基因序列和信号肽基因序列 ,设计 10条单链寡核苷酸片段 ,通过 5次 PCR扩增获得 PACAP基因片段 ,同时两端设有 Sm a 和 Xba 酶切位点 ,酶切后将其克隆至 p IRES1- neo质粒中 ,经 PCR、酶切和测序鉴定 ,证明已获得 PACAP基因并构建了 p IRES1-
- 刘松财张永亮任晓慧戴建威张玉静
- 关键词: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基因克隆信号肽
- GHRP-6微球的制备及其对家兔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以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为载体,利用复乳—液中蒸发法制备生长激素释放肽-6(GHRP-6)微球。结果为包封率达100%,平均粒径3.45μm,回收率79%;在37℃p、H 7.0的生理等渗缓冲液中,首日释药19.19%,后以平均日释药3.23%的速度释药25 d。分别对分组家兔肌肉注射GHRP-6微球(2 mg/kg)、GHRP-6(2 mg/kg)、空微球和生理盐水,37 d后,GHRP-6微球组家兔累积增重分别比GHRP-6组、空微球组和生理盐水组高56.34%(P<0.01)、86.68%(P<0.01)和78.41%(P<0.01);采用RIA法测定家兔血清IGF-Ⅰ浓度,注射10 d后,GHRP-6微球组血清IGF-Ⅰ水平较注射前升高41.06%(P<0.05),注射20 d后,分别比GHRP-6组、空微球组和生理盐水组高27.53%(P>0.05)、123.88%(P<0.05)和275.66%(P<0.01)。试验结果表明:GHRP-6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表现出明显的缓释特点,具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有望发展成为新型长效制剂。
- 任晓慧刘松财史秋梅张秀文胡魁张永亮
- 关键词:微球家兔
- 活体电穿孔方法提高外源GRF基因在小鼠肌肉组织中的表达
- 2010年
- 向小鼠后肢小腿肌注pGRF表达质粒并加以电穿孔条件,注射剂量分别为5,10,50μg,于注射前及注射后10,20,30d测体质量,并采血分离血清测血清GRF水平。结果显示,5μgpGRF质粒电穿孔组注射后10dGRF分别比对照组、5μgpGRF质粒组升高44.73%(P<0.05),12.86%(P>0.05);血清中GRF水平升高。30d累积增重,5μgpGRF质粒电穿孔组分别比对照组、5μgpGRF质粒组高11.46%,6.75%(P>0.05);10μgpGRF质粒组分别比对照组和10μgpGRF质粒电穿孔组高19.52%(P>0.05),19.42%(P>0.05)。50μgpGRF质粒组45d累积增重分别比对照组、pGRF质粒电穿孔组高14.00%,12.00%(P>0.05)。结果表明,电穿孔处理可提高GRF基因在小鼠肌肉中的表达。
- 齐剑英刘松财戴建威丁景华杨丽华江青艳张永亮
- 关键词: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小鼠肌肉
- 马鹿茸IGF-1基因5′端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对鹿茸IGF-15’端调控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提取鲜马鹿茸顶部组织基因组DNA,设计简并引物,利用PCR获得马鹿茸IGF-15’端调控序列及部分外显子(命名为CCS1074),用DNAMAN软件进行CCS1074与其他种属IGF-1基因的序列同源性分析;使用在线分析程序预测CCS1074的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并比较分析鹿茸区别于其他种属IGF-1的特有潜在转录因子,进行TATAbox、CpG岛、候选启动子区段及信号肽预测。结果获得了包含部分外显子的鹿茸IGF-1基因5’端(Genbank Accession No.DQ234266);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鹿茸IGF-1与牛、羊IGF-1基因5’端存在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CCS1074180~310base处存在CpG岛,在142~192、238—288、874~924、1359~1409base处可能存在启动子,存在253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比较发现,ZF5F/ZF5.01和HAND/HAND2-E12.01是鹿茸IGF-1区别于牛、羊、人、猪、家鼠、斑马鱼IGF-1启动子区域的潜在转录因子,这些潜在转录因子与鹿茸生长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试验证实;综合分析表明CCS1074〈1~1580base为鹿茸IGF-15’端区域,1581—1966base为外显子1,1903—1966base为信号肽,1967~〉2087base为内含子1。
- 郝林琳刘松财赵志辉张明军李敏张永亮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鹿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