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000)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郝伟王育红成爽周文华张富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宁波戒毒研究中心清远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酒精
  • 2篇选择法
  • 2篇自身给药
  • 2篇酒精依赖
  • 2篇口服
  • 2篇给药
  • 1篇低频电
  • 1篇低频电针
  • 1篇电针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巴胺D3受...
  • 1篇行为敏化
  • 1篇依赖者
  • 1篇首发
  • 1篇首发精神分裂...
  • 1篇首发精神分裂...
  • 1篇受体
  • 1篇足三里
  • 1篇足三里穴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宁波大学
  • 3篇暨南大学
  • 3篇宁波戒毒研究...
  • 3篇清远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5篇郝伟
  • 4篇成爽
  • 4篇王育红
  • 3篇张富强
  • 3篇周文华
  • 1篇邓艳萍
  • 1篇谢玲银
  • 1篇师天元
  • 1篇林永雄
  • 1篇孙莉
  • 1篇李静
  • 1篇李文强
  • 1篇梁军成
  • 1篇石玉中
  • 1篇张智勇
  • 1篇张红亚
  • 1篇郭新胜
  • 1篇李潇潇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4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巴胺D_3受体Ser9Gly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多巴胺D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严重度和抗精神病药疗效是否相关。方法对20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利培酮治疗[3~5 mg/d,平均(3.2±1.3)mg/d],疗程8周。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ly多态性。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末的精神症状,分析基因型及其他临床指标与PANSS分值和减分率的关系。结果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ly基因型在各患者组分布频率均符合H-W平衡定律(P>0.05);基因型在治疗显效和未显效组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95,P=0.369);各基因型亚组临床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因型与患者治疗前PANSS总分(χ2=6.605,P=0.018)、治疗第8周末PANSS总减分率(χ2=6.471,P=0.021)和阳性症状减分率(χ2=6.239,P=0.023)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ly功能多态性可能影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利培酮的治疗效应。
王育红李文强郝伟成爽谢玲银张智勇林永雄石玉中郭新胜师天元张红亚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多巴胺D3受体利培酮
低频电针足三里穴对SD大鼠酒精行为敏化及相关脑区神经肽Y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低频电针足三里穴对SD大鼠酒精行为敏化及中枢神有肽Y(NPY)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Hoshaw等的方法建立SD大鼠酒精行为敏化动物模型,以30 min水平活动度为观察指标,SD大鼠腹腔注射1.0 g/kg剂量的15%(V/V)酒精生理盐水溶液,连续14 d,每天同一时间注射,注射后立即放入自制测试笼中测定30 min水平活动度,此期间为行为敏化诱导期或形成期。随后连续戒断21 d,自由饮水与进食,此期间不给予腹腔注射酒精水溶液,为行为敏化转换期。转换期后,即用0.25 g/kg剂量的15%(V/V)酒精水溶液腹腔注射并测试30 min水平活动度,此为激发期或表达期;最后用SuperState软件采集水平活动度数据。最后处死SD大鼠取脑冰冻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相关脑区NPY表达的变化。结果酒精慢性处理可以诱导SD大鼠行为敏化,低频电针处理可以明显抑制这种行为敏化的表达,即捆绑组(在酒精激发实验之前连续6 d进行捆绑)SD大鼠水平活动度较电针组(酒精激发实验之前连续6 d进行电针处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酒精行为敏化SD大鼠终纹床核(BNST)、中央杏仁核(CeA)、CA1内的NPY阳性表达神经元数与正常SD大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低频电针足三里穴可以引起SD大鼠BNST、CeA、CA1内NPY阳性表达神经元数增加。结论低频电针足三里穴抑制SD大鼠酒精行为敏化的表达,这种作用可能与CeA、BNST、海马CA1区NPY的表达无关。
王育红成爽郝伟张富强周文华周文华许明智
关键词:电针SD大鼠酒精行为敏化
阿片类依赖者康复阶段肝功能变化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阿片类依赖者脱毒治疗结束后康复阶段内肝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以上海市、四川省西昌市及河南省新乡市三地强制隔离戒毒所脱毒治疗结束后康复阶段的阿片类依赖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人口学资料、药物滥用史和戒断症状。戒断症状采用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检测研究对象入组时(脱毒治疗后第15天)、康复第4、12、18和24周末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共130例处于康复阶段的阿片类依赖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06例(81.5%),女性24例(18.5%);平均年龄(43.8±15.3)岁。滥用毒品时间为1~242个月,平均(83.2±4.9)个月;脱毒治疗前1周毒品日用量为0.10-6.00g,平均(1.02±0.09)g。入组时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分为10-52分,平均(20.2±0.9)分,HAMA评分为4-41分,平均(13.7±0.6)分,HAMD评分为4~31分,平均(12,3±0.5)分。人组时受试者ALT、AST及TBil的异常率分别为22.3%(29例)、9.9%(8例)及2.3%(3例)。第4周ALT异常率升至36.8%,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后呈波动下降,第24周为16.7%,明显低于第4周(P〈0.01)。第4周AST异常率也呈上升趋势,但其后随康复时间的延长波动性降低,第24周降至4.9%。康复第12周时TBil异常率为8.4%,明显高于入组时和第4周(均P〈0.05),之后迅速下降,第24周降至0。ALT发生有临床意义降低的例数由第4周的7例(5.6%)升至第24周的10例(16.7%),同期有临床意义升高的例数则由16例(12.8%)降至2例(3.3%)。入组时稽延性戒断症状重症者发生A坍异常的风险为轻症者的0.907倍。
李潇潇梁军成孙莉郝伟李静邓艳萍
关键词:阿片类依赖康复肝功能不全
大鼠口服自身给药酒精依赖模型的建立
2013年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口服自身给药酒精依赖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两组,即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只。给予模型组大鼠6%(v/w)的乙醇水溶液,对照组饮纯净水,两组均连续30 d,每隔6 d模型组大鼠称体重一次,记录饮酒量及饮水量;另外将分别装有6%(v/w)乙醇水溶液和纯净水的饮水瓶放置于每一饲养笼测试两组大鼠乙醇水溶液自由选择4 h,15:00PM~19:00PM,每天互换位置;同时记录自由选择前后饮水瓶重量以检测大鼠饮酒量和酒精偏爱。试验进行30 d后进行戒断症状评分。结果酒精戒断4~6 h症状评分,模型组大鼠戒断症状评分在戒断后4~6 h比对照组更高,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且运用酒精、水溶液自由选择两瓶法测试四小时模型组大鼠的饮酒量和酒精偏爱更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由获得两瓶选择法可建立稳定大鼠酒依赖模型。
王育红成爽郝伟张富强周文华周文华许明智
关键词:酒精依赖自身给药
大鼠口服自身给药酒精依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口服自身给药酒精依赖模型的可行性。方法:给予模型组大鼠6%(v/w)的酒精水溶液,对照组饮纯净水连续30天,每隔6天模型组大鼠称体重1次,记录饮酒量及饮水量;另外将分别装有6%(v/w)酒精水溶液和纯净水的饮水瓶放置于每一饲养笼测试2组大鼠酒精水溶液自由选择4小时,15:00PM^19:00PM,每天互换位置;同时记录自由选择前后饮水瓶重量以检测大鼠饮酒量和酒精偏爱。30天后进行戒断症状评分。结果:酒精戒断4~6hr症状评分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且运用酒精、水溶液自由选择2瓶法测试4小时模型组大鼠的饮酒量和酒精偏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由获得2瓶选择法可建立稳定大鼠酒依赖模型。
王育红成爽郝伟张富强周文华周文华许明智
关键词:酒精依赖自身给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