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6041)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相关作者:冯丹青柯才焕李少菁周时强刘万民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毒性
  • 1篇毒性研究
  • 1篇幼体
  • 1篇生姜
  • 1篇生姜提取物
  • 1篇属对
  • 1篇提取物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贻贝
  • 1篇翡翠贻贝
  • 1篇温盐
  • 1篇无节幼体
  • 1篇花筒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研究
  • 1篇急性毒性
  • 1篇急性毒性研究
  • 1篇姜提取物
  • 1篇防污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3篇柯才焕
  • 3篇冯丹青
  • 2篇李少菁
  • 2篇周时强
  • 1篇张语克
  • 1篇郭峰
  • 1篇冯碧云
  • 1篇宋希坤
  • 1篇徐金森
  • 1篇刘万民

传媒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胚花筒螅辐射幼体附着和变态及其温盐效应被引量:2
2006年
研究了中胚花筒螅辐射幼体的附着和变态过程以及不同温、盐度对辐射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幼体的附着分为暂时性附着及永久性附着两个阶段;幼体附着变态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3~41;适宜温度范围为13~21℃;在较低温度下(9~17℃),幼体可逆性ATT附着时间延长,有利于幼体对附着基底的选择及幼体的扩散.
宋希坤冯碧云郭峰冯丹青柯才焕周时强徐金森
关键词:变态
5种重金属对白脊藤壶无节幼体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本文研究了铜、锌、镉、汞4种重金属无机离子及1种有机形态的锡对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第二期无节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报告了各重金属在作用时间为2、4、8、16和24h时的最高无毒浓度、最低有毒浓度、半致死浓度及各有毒浓度产生毒性作用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不同化学形态的重金属对白脊藤壶幼体均具较高的毒性,其毒性随重金属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大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有机形态的锡对白脊藤壶第二期无节幼体的毒性要高于其它4种重金属无机离子的毒性,4种重金属无机离子对白脊藤壶第二期无节幼体的毒性大小顺序为:汞>铜>镉>锌.揭示了白脊藤壶第二期无节幼体的急性毒性实验具灵敏度高、指标明确、方法简便、取材方便、实验周期短、具重要的生态意义等优点,可应用于海洋中若干种重金属的污染监测.
张语克冯丹青刘万民柯才焕李少菁
关键词:无节幼体急性毒性重金属
生姜提取物的防污活性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以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Linnaeus)足部收缩实验和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asPilsbry)金星幼体附着抑制实验检测了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Roscoe)不同组分的防污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翡翠贻贝足部收缩实验中,生姜的六种提取物防污活性高低及其与硫酸铜的防污活性比较结果如下:乙醇冷提组分=乙醇热提组分>乙酸乙酯热提组分>乙酸乙酯冷提组分>硫酸铜>水冷提组分>水热提组分;在白脊藤壶金星幼体附着抑制实验中,生姜的六种提取物的防污活性高低排序如下:乙醇热提组分>乙醇冷提组分>乙酸乙酯冷提组分>乙酸乙酯热提组分>水冷提组分>水热提组分.本研究结果表明生姜的乙醇冷提组分、乙醇热提组分、乙酸乙酯冷提组分和乙酸乙酯热提组分均具有较高的防污活性,揭示了生姜在海洋防污中有很大的应用和发展潜力,为寻找新型的环保型海洋防污材料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冯丹青柯才焕李少菁周时强
关键词:生姜翡翠贻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