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GJW0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GJW011)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强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天文地球更多>>
- 中美气候合作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
- 2016年
- 作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构建的目标应该是建立在战略互信基础上的互利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当前中美关系的发展现状表明,中美之间的战略互疑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在增加并不断强化。(1)这种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管控,中美关系很可能难逃"修昔底德陷阱"的历史宿命。然而,这种战略互疑并不妨碍中美双方在低层次政治领域的全球性问题上存在共同的重大利益关切与开展积极合作行动,这在客观上为双方建立和增强战略互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 李强
- 关键词:气候全球伙伴关系战略互信
- 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南北矛盾
- 2014年
- 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南北矛盾是制约国际气候合作进程的主要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承担、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可持续发展三大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理解南北矛盾及其实质,可以使我们探寻解决矛盾的路径与措施,从而建立有效的国际气候制度,推进国际气候合作的顺利进行。
- 李强
- 关键词:国际气候谈判温室气体减排公平
- 国际合作的理性主义解读被引量:2
- 2013年
- 国际合作是国际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任何国际关系理论都必须对这一现象建构自身的理论解读。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性主义"是理性选择理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各种形式化或非形式化的应用,借用西方主流微观经济学中的"理性经纪人"假设,将国家视为特殊的、抽象的分析单位,认为国家的自私理性会促使其将一系列利益偏好进行排序并根据成本——收益模式进行计算与比较,从而确定利益的优先顺序而决定是否采取合作性行动。
- 李强
- 关键词:理性主义
- 中美气候合作与《巴黎协定》被引量:9
- 2016年
-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威胁,而中美气候合作已成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中美气候合作的政治共识和行动计划不仅铸就了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全球气候协议的信心,而且为《巴黎协定》确定总体目标、原则和实施路线图清除了核心障碍。更重要的是,中美气候合作将成为落实《巴黎协定》并凝聚全球共识与合作行动的压舱石。
-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