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2H27007)
-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6
- 相关作者:宣丽华虞彬艳吕善广韦英姿李红玉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粗针督脉平刺治疗缺血性面瘫大鼠的机制探讨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观察粗针督脉平刺对缺血性面瘫大鼠的治疗效果,初步探讨产生疗效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 0只W i s t a r大鼠随机分为A组(粗针平刺组)、B组(基础西药组)、C组(空白对照组)和D组(假手术组),每组1 5只。所有大鼠均采用改良血管栓塞法建立缺血性面瘫模型。在治疗期间对各组大鼠进行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组于造模后1 d选取神道穴平刺,留针4 h,每日1次,共治疗1 4 d;B组于造模后1 d予强的松灌胃、维生素B1 2腹腔注射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1 4 d;C组与D组不进行治疗。分别在造模后第3、7、1 4天随机选取4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面神经伴行固有血管组织H I F-1α蛋白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N O,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E T含量。结果治疗7 d后,A组和B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逐渐升高,与同组造模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1)。A组和B组治疗7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C组治疗7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A组和B组治疗1 4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B组和C组治疗1 4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A组治疗1 4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同组治疗7 d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A组、B组和C组治疗3、7、1 4 d后H I F-1αM O D值与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1)。A组和B组治疗3、7 d后H I F-1αM O D值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A组和B组治疗3、1 4 d后H I F-1αM O D值与同组治疗7 d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A组和B组治疗3、7 d后血清N O含量与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1)。A组和B组治疗7 d后血清N O含量与同组治疗3 d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A组、B组和C组治疗3、7
- 虞彬艳宣丽华吕善广万意佳韦英姿李红玉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
- 粗针督脉平刺对周围性面瘫大鼠口唇血流速度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粗针督脉平刺治疗方法对周围性面瘫大鼠所产生的疗效及口唇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将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粗针针刺组、西药治疗组、造模组,每组14只。在3组大鼠制作周围性面瘫模型成功后,分别对粗针针刺组及西药治疗组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及口唇部血流速度变化。结果:粗针治疗1周、2周后大鼠口唇血流速度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后,粗针针刺组与西药治疗组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西药治疗组血流速度减少程度较粗针治疗组大;治疗2周后,粗针针刺组与西药治疗组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大鼠口唇血流速度均基本达到造模前水平。结论:粗针督脉平刺疗法对周围性面瘫大鼠所产生的疗效确切,并且在恢复过程中对血流速度有改善作用。
- 吕善广宣丽华
- 关键词:粗针神道穴周围性面瘫
- 粗针神道穴平刺对周围性面瘫大鼠面神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 目的观察粗针神道穴平刺对周围性面瘫大鼠面神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面瘫模型组和粗针平刺治疗组,粗针神道穴平刺治疗2周后,进行大鼠行为学评价后。剪取大鼠造模侧面神经1cm并抽...
- 王俊虞彬艳虞旻珍张欣欧阳红彬宣丽华
- 关键词:基因芯片基因表达谱粗针神道
- 文献传递
- 粗针神道穴平刺对周围性面瘫大鼠面神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观察粗针神道穴平刺对周围性面瘫大鼠面神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面瘫模型组和粗针平刺治疗组,粗针神道穴平刺治疗2周后,进行大鼠行为学评价后。剪取大鼠造模侧面神经1cm并抽取RNA,利用Affymetrix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进行检测。选取感兴趣基因进行定量PCR鉴定后,利用韦恩图和注释、可视化和整合发现数据库(DAVID)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粗针神道穴平刺后,动物开始出现瞬目反射等现象,评分显著回升,证实粗针神道穴平刺治疗可显著改善面瘫症状,具有良好的功效。大鼠全基因表达谱检测显示在被检测的29 214个基因中,面瘫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变1.5倍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 301个(4.4%);粗针神道穴平刺治疗组和面瘫模型组相比,显著改变1.5倍的差异表达基因有615个(2.1%)。利用韦恩图对上述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描述和分析,发现183个粗针神道穴平刺治疗面瘫特异性表达基因。基因功能分类分析显示粗针平刺"神道"穴后改变的基因涉及的功能包括:"横纹肌组织发育调节""血管形态发生""骨骼肌收缩""类固醇激素刺激反应""肌原纤维组装""细胞钙离子稳态调节""凋亡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织调节"8个基因本体功能,涉及"神经活性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细胞黏附分子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扩张型心肌细胞病理通路""细胞色素P450代谢途径通路""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核黄素代谢通路"7条KEGG信号转导通路。结论:粗针神道穴平刺治疗面瘫可显著调节神经、肌肉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存在特异性信号通路,值得进行深入机制研究。
- 王俊虞彬艳周斯斯虞旻珍张欣欧阳红彬宣丽华
- 关键词:基因芯片基因表达谱粗针神道
- 粗针督脉平刺对周围性面瘫大鼠口唇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观察粗针督脉平刺针法对大鼠周围面神经损伤后行为学和口唇微循环的影响,为粗针督脉平刺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面瘫模型组、粗针平刺组、基础西药组、普通针刺组5组,每组14只,后4组经钳夹大鼠面神经制作周围性面瘫大鼠模型。1 d后对后3组采用3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观察其行为学和口唇微循环改变,并与其他两组大鼠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7 d和14 d时,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较低(均P<0.05);与面瘫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行为学评分均较高(均P<0.01);在治疗7 d时,与普通针刺组相比,基础西药组行为学评分较高(P<0.05)。在治疗14 d时,粗针针刺组较普通针刺组行为学评分明显高(P<0.05)。在治疗7 d时,假手术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口唇血流灌注量明显少(P<0.05);基础西药组与面瘫模型组比较口唇血流灌注量明显低(P<0.01)。治疗14 d后,粗针平刺组、基础西药组、普通针刺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口唇血流灌注量无明显差异(P>0.05),基础西药组和粗针平刺组在其治疗14 d时口唇血流灌注量较第7天时明显少(P<0.05)。结论粗针督脉平刺疗法对大鼠周围面神经损伤后行为学有改善作用,并使造模大鼠口唇微循环恢复到正常水平。
- 陈凡宣丽华陈君叶茜茜
-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微循环
- 粗针神道穴平刺对周围性面瘫大鼠面神经电生理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粗针神道穴平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4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粗针组和西药组3组,每组14只。用微型眼科持针器夹持面神经,制成周围性面瘫大鼠模型,分别采用粗针、西药2种方法进行治疗,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 w。采用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检测面肌电图,观察面肌电图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粗针组、西药组肌电图波幅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w时西药组肌电图波幅高于粗针组,治疗2 w时粗针组肌电图波幅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粗针神道穴平刺对周围性面瘫的远期疗效较西药好。
- 陈君宣丽华
- 关键词:粗针神道穴周围性面瘫肌电图
- 粗针督脉平刺对缺血性面瘫大鼠血清NO、ET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粗针督脉平刺对缺血性面瘫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粗针平刺组、基础西药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15只,采用改良血管栓塞法制作缺血性面瘫模型后,在治疗第3d、第7d、第14d随机在各组选取4只大鼠,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ET含量。[结果]缺血性面瘫模型大鼠麻醉清醒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在3~5分之间,说明造模成功。治疗后第3天,粗针平刺组、基础西药组血清NO含量明显增多,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第7天,粗针平刺组与基础西药组血清NO含量均逐渐减少,与治疗后第3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14天,各组大鼠血清NO含量最终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治疗后第3天,各组缺血性面瘫模型大鼠血清ET含量较假手术组均升高(P〈0.05),且粗针平刺组和基础西药组血清中ET含量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粗针平刺组和基础西药组血清ET含量逐渐减少,与治疗后第3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14天,4组大鼠血清ET含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粗针督脉平刺疗法对缺血性面瘫大鼠血清NO、ET具有较好的良性调节作用,其治疗的机制与升高血清NO含量和降低ET含量有关。
- 吕善广宣丽华虞彬艳万意佳韦英姿李红玉
- 关键词:面瘫粗针神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