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30017)

作品数:15 被引量:156H指数:8
相关作者:林光辉蔡立哲曹婧彭欣傅素晶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核科学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生物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湿地
  • 9篇红树
  • 7篇红树林
  • 6篇底栖动物
  • 5篇群落
  • 5篇潮间带
  • 4篇大型底栖动物
  • 4篇盐沼
  • 4篇盐沼湿地
  • 4篇同位素
  • 4篇滨海湿地
  • 3篇植物
  • 3篇稳定同位素
  • 2篇大型底栖动物...
  • 2篇底栖动物群落
  • 2篇动物群
  • 2篇动物群落
  • 2篇生境
  • 2篇碳库
  • 2篇全球变化

机构

  • 19篇厦门大学
  • 9篇清华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出入境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篇林光辉
  • 6篇蔡立哲
  • 5篇彭欣
  • 5篇曹婧
  • 5篇傅素晶
  • 4篇吴辰
  • 4篇陈鹭真
  • 4篇陈昕韡
  • 3篇张宜辉
  • 3篇王文卿
  • 3篇林光辉
  • 3篇刘莎
  • 3篇许鹏
  • 2篇杨盛昌
  • 2篇黄敏参
  • 2篇卢伟志
  • 2篇冯建祥
  • 2篇杜晓娜
  • 1篇王参谋
  • 1篇刘飞娜

传媒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同位素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广东林业科技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第五届红...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和盐沼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为了比较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和盐沼湿地不同植物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依据《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的定量框采样法,采用孔径为0.5mm的网筛,于2010年1,4,7和10月在漳江口红树林和盐沼湿地4种植物生境定量采集,获得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数据,运用Brey的经验公式计算不同植物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结果表明:4种植物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为4.77g/(m2.a),其中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次级生产力最高,为7.44g/(m2.a),其次是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秋茄(Kandelia candel)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生境,分别为4.30,3.94和3.40g/(m2.a).互花米草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P/B值,是4种生境中最高的,为1.84,其次是桐花树、秋茄和白骨壤生境,分别为1.14,1.00和0.89.互花米草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P/B值高是因为其栖息密度以个体较小的寡毛类占优势,占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的85.30%,且小个体的多毛类,如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和刚鳃虫(Chaetozone setosa)比例高,分别占多毛类栖息密度的52.7%和24.9%.个体较小、生命史较短的种类P/B值较高.
吴辰蔡立哲蔡立哲陈昕韡郭涛傅素晶傅素晶彭欣
关键词:红树林盐沼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B值
稳定同位素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被引量:18
2013年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位于海陆交错地区,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特征、很高的服务功能和巨大的资源潜力,但同时也受到人为活动的严峻威胁。作为天然示踪物的稳定同位素为研究滨海湿地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本文着重探讨了稳定同位素在滨海湿地动物食物源和食物网结构、滨海植物水分来源和利用效率、环境污染和生物入侵等全球变化对滨海湿地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当前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如食物网研究中样品处理方式和富集度的确定,水分来源研究中水分抽提方法和仪器选择等,展望了稳定同位素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修复评价以及碳循环和温室气体排放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冯建祥黄敏参黄茜郭婕敏林光辉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滨海湿地食物网全球变化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和盐沼湿地的多毛类动物群落被引量:10
2012年
为了比较漳江口4种植物生境之间多毛类动物群落的差异性,2010年对漳江口潮间带秋茄、桐花树、白骨壤和互花米草4种植物生境的多毛类动物进行4个季度的定量取样.共获得15种多毛类动物,4个季度在4种植物生境中均出现三角洲双须虫、溪沙蚕、拟突齿沙蚕、凿贝才女虫、小头虫和加州中蚓虫.多毛类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丰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不明显;但4种植物生境之间多毛类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丰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有显著差异,且互花米草生境与3种红树林生境之间多毛类动物优势种不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漳江口红树林和盐沼湿地除了多毛类物种数与泥温显著相关外,多毛类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丰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与泥温、盐度、总有机碳、总氮无显著相关关系,其原因是漳江口4种植物生境多毛类动物常见种小头虫、加州中蚓虫和溪沙蚕均是广温、广盐及耐高有机质含量的种类.
陈昕韡蔡立哲吴辰彭欣曹婧许鹏刘莎傅素晶
关键词:多毛类红树林盐沼潮间带
湛江高桥红树林和盐沼湿地的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被引量:21
2012年
为了比较湛江高桥潮间带不同植物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根据2010年4个季度湛江高桥潮间带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运用Brey经验公式计算不同植物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结果表明:湛江高桥红树林和盐沼湿地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平均次级生产力为11.77gAFDM·m-2·a-1.其中,无瓣海桑生境次级生产力最高,为18.16gAFDM·m-2·a-1,其次是桐花树、盐地鼠尾粟和木榄生境,分别为17.67、8.34和2.92gAFDM·m-2·a-1.在4种生境中,木榄生境的年生产力/年均生物量(P/B)最高,为2.38,其次是无瓣海桑、盐地鼠尾粟和桐花树生境,分别为1.23、0.99和0.48.湛江高桥潮间带不同植物生境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差异主要与总有机碳含量、食物类型和动物个体大小有关.
蔡立哲许鹏傅素晶彭欣曹婧陈昕韡吴辰刘莎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P/B值红树林盐沼
不同提取缓冲液对红树林土壤DNA提取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针对1种典型的酸性、高有机质含量类型土壤——红树林土壤,从DNA产量、DNA纯度、土壤腐殖酸类物质的提取量以及DNA提取物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扩增反应的敏感度等方面比较了不同提取缓冲液对土壤DNA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提取缓冲液所获得的土壤DNA产量及纯度均较低;PVP(polyvinylpyrrolidone)提取缓冲液所获得的土壤DNA产量较高,但土壤腐殖酸类物质的提取量亦远高于其他提取缓冲液;酸性SDS提取缓冲液及PVP提取缓冲液所获得的土壤DNA提取物即使稀释到10?3量级亦不能获得目的基因PCR扩增条带。PVPP(polyvinylpolypyrrolidone)提取缓冲液及CTAB(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PVPP提取缓冲液所获得的土壤DNA产量较PVP提取缓冲液低,但其纯度较高,并且其纯度随提取缓冲液中PVPP浓度的升高而提高;当2%PVPP提取缓冲液及CTAB+PVPP提取缓冲液所获得的土壤DNA提取物分别稀释到10?2及10?1量级时,均能获得PCR扩增条带。综上所述,酸性提取缓冲液及PVP提取缓冲液不适用于酸性、高有机质含量类型土壤DNA的提取,而2%PVPP提取缓冲液及CTAB+PVPP提取缓冲液均能提高此类土壤DNA的提取品质。
蒋云霞郑天凌
关键词:DNA提取腐殖酸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碳库及碳汇潜力的时空动态分析
随着对海洋"蓝碳"研究的日益深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特别是在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以及碳汇潜力方面。本文通过综述当前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滨海湿地碳循环研...
林光辉卢伟志陈卉王参谋李蕊杨盛昌张宜辉陈鹭真王文卿
关键词:滨海湿地土壤碳红树植物碳收支碳通量
文献传递
中国漳江口红树植物秋茄茎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6
2016年
利用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对福建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红树植物秋茄的树干茎流密度(SFD)进行1年(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季节和树干径级对秋茄树干茎流密度均有显著影响.在夏季,胸径(DBH)为8~10 cm时秋茄树干最外层2 cm处的SFD达到最大,为38.21 g·m^(-2)·s^(-1),这与其他红树物种以及湿地乔木物种的茎流密度相当.不同径级(小、中、大径级分别为2~4、4~8、8~10 cm)秋茄每日整树蒸腾量(即水分日利用量)也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从冬季到夏季的波动值分别为0.14~0.19、0.94~1.45、1.96~3.43 kg·d^(-1).通过整合各个径级秋茄树的日蒸腾量推算得到秋茄林的日蒸腾量,再全年累加计算得到秋茄林年总蒸腾量为100.38 mm,不到当地年降水量的6%.主要环境因子对秋茄林蒸腾速率(E_s)均有极显著影响(P<0.001),其中,光合有效辐射(PAR)和饱和水汽压差(VPD)是E_s最主要的驱动因子,解释了E_s60%~92%的季节变异,且夏季秋茄E_s对PAR和VPD的依赖性大于冬季.秋茄E_s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明显的时滞现象,需要在解释秋茄林E_s季节变异时加以考虑.
阎光宇冯建祥杨盛昌林光辉
关键词:红树林蒸腾
深圳湾潮间带1995–2010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被引量:22
2011年
本文根据1995–2010年在深圳湾潮间带5条断面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分析了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H')、丰度指数(d)和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M-AMBI)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即距离深圳河口越近,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越少,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越低。空间差异还体现在越靠近深圳河口的取样断面,大个体物种,如羽须鳃沙蚕(Dendronereis pinnaticirris)和腺带刺沙蚕(Neanthes glandicincta)的栖息密度越低,而小个体、生命周期短的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和寡毛类动物栖息密度所占的比例越高,丰度生物量比较(abundance biomasscomparison,简称ABC)法证实了深圳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推测是由于深圳市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排入深圳河的污水量增加,导致距离深圳河越近,有机质含量越高。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的年和季节变化各不相同,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蔡立哲陈昕韡吴辰彭欣曹婧傅素晶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物指数潮间带
广州南沙十四涌潮间带三种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被引量:13
2010年
为了解广州南沙十四涌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于2007和2008年在十四涌潮间带选择光滩、海桑(Sonneratia)和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3种生境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对4个季度定量取样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种数、平均生物量和丰度指数上看,茳芏生境最多,光滩第二,海桑生境最少;从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上看,光滩最高,茳芏第二,海桑生境最低。ANOVA分析表明,3种生境间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密度均呈显著差异,但生物量无显著差异。非度量多维标序(MDS)和聚类分析表明,冬季光滩和茳芏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相似;3种生境的春季和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相似。同时对3种生境间群落组成和数量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黄睿婧蔡立哲叶洁琼周细平刘莎许鹏彭欣曹婧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境潮间带
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湿地甲烷产生的微生物过程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湿地甲烷排放对于全球大气甲烷浓度起着关键作用,深入了解湿地甲烷排放的微生物过程对于构建甲烷排放的过程模型和解决全球甲烷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极为重要。本文简要介绍湿地微生物产生甲烷的基本过程,以及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甲烷产生的不同途径和不同微生物种类在甲烷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重点。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湿地环境中各种产甲烷途径贡献的难点在于醋酸产甲烷途径和CO2产甲烷途径的同位素分馏因子的确定。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不同微生物种类在甲烷产生过程中的实际功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这两种技术的结合将为建立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与对应的代谢功能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李清林光辉
关键词:湿地甲烷微生物稳定同位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